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藏族“獻哈達”

  西藏藏族“獻哈達”  

  獻“哈達”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節,是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純潔、誠心、忠誠和尊敬。

  在西藏,大凡婚喪節慶、迎來送往、拜會尊長、觐見佛像、送別遠行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據說,藏民進了寺廟大門,先獻一條哈達,然後參拜佛像,到各殿參觀,隨坐,到離別時,還在自己坐過的座位後邊放一條哈達,表示人雖離去,但心還在。

  “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松如網,也有用絲綢爲料的。上品“哈達”織有蓮花、寶瓶、傘蓋、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種隱花圖案。哈達的質料,因經濟條件不同而異,但人們並不計較質料的優劣,只要能表達主人的片良好祝願就行了。哈達的長短不一,長者l至2丈,短者3至5尺。

  藏族認爲白色象征純潔、吉利,所以,哈達—般是白色的。此外,還有顔色爲藍、白、黃、綠、紅的五彩哈達。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雲,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征大地。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在不同情況下代表著不同的意義。佳節之日,人們互獻哈達,表示祝賀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禮上呈獻哈達,意味著祝願新婚夫婦恩愛如山、白頭偕老;迎賓時奉獻哈達,表示一片虔誠、祈禱菩薩保佑;葬禮上獻哈達,是表示對死者哀悼和對死者家屬的安慰。

  獻“哈達”的動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與頭頂平,這表示對對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對方以恭敬的姿態用雙手平接。對尊者、長輩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平輩或下屬,則可以系在他們的頸上。

  獻哈達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們互相通信時,也在信封內附上一條小哈達,以示祝福和問候。特別有趣的是,藏民出門時也隨身帶上幾條哈達,以備在途中遇到久別的親戚、朋友時使用。關于哈達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漢朝張骞出使兩域路過西藏,向當地的部落首領獻帛。古代漢族以帛爲贽,象征純潔無瑕的友誼,因此藏族部落就認爲這是一種表示友好、祝福的禮節,而且是從中原興盛之大邦傳來的大禮節,所以就直沿用至今。還有—種說法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會見元世祖忽必烈後,帶回西藏一條有萬裏長城圖案和“吉祥如意”字樣的哈達。後來人們又對哈達的由來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釋,說它是仙女身上的飄帶,並以它的潔白象征聖潔和至高無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