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是救世之光▪P2

  ..續本文上一頁可是佛對他一樣的關懷、護念。又如經中記載周利盤陀伽的故事說:周利盤陀伽是個 [P10] 極笨的人,他與他的哥哥一同出家,住在一處。一次,他哥哥把他趕出了山門,他可憐的站在山門外哭。佛走近他的身邊,非常愛憐的問他說:「周利盤陀伽!你爲什麼哭呢」?「我哥哥說我太笨,不能修學佛法,從此再不要我出家了」!他說完這兩句話,哭得更厲害了。佛對他說:「佛法是我的,你不要怕,跟我去學」。哥哥雖然冷酷地遺棄了弟弟,但佛仍親切的把他帶回來,留在身邊,耐心的教他學習佛法。這種不舍衆生的偉大精神,只有佛的廣大慈悲才能做到。所以佛的慈悲,才是人間的真正溫暖。

  叁、佛出現人間,爲我們的皈敬處,給我們非常的力量。我們皈依了佛陀,心中即增長了力量。這是佛給我們的一種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如過去所不能作的事,學佛後能勇敢的去作;未學佛時,身心中充滿了苦痛,學佛後就感到無比的愉快。如佛弟子出門,身邊沒有照顧的人,心生驚怖,這只要自己憶念佛的功德、相好,自能減除心中的怖畏。比如軍人只要見到自己的軍旗,屹立在戰場上,他就會發生強大的力量,克服敵人。學佛人,前途充滿了光明與希望,即最後命 [P11] 終時,仍在佛力的加護中,這還有什麼失望與恐怖的苦痛呢?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護一切衆生,所以他雖然離開了人間二千多年,我們仍在熱烈的紀念他;佛陀還是時刻活躍在我們的心裏。說老實話,若佛對我們沒有深重的恩典,今天還有誰來舉行這隆重的慶祝法會呢?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衆生的快樂,悲是拔除衆生的痛苦。慈悲雖則有淺深,但拔苦與樂的原則是一樣。有人說佛教的慈悲,與孔子的仁愛,基督教的博愛,沒有什麼差別。其實,仁愛或博愛,與佛教所說的慈悲,是有很大差別的。

  一、佛的慈悲,不受階級的限製:有人這樣問:「佛教都說人類的苦痛深重,極爲可憐,是不是一學佛就不可憐呢」?其實佛教說可憐,連自己在內,因爲我們皆在深重的煩惱苦痛中,怎能說自己不可憐?真正說,唯有證悟法性了脫生死的佛陀,才是萬德圓具的幸福者。衆生如不求智慧,不斷煩惱,誰也不能說自己不可憐。事實是如此,凡是沈淪生死的一切衆生,時時在極重的悲哀痛苦中, [P12] 當然他們是佛陀慈悲護念極堪可憐的一群。但我們如好好地作──精進地斷煩惱,求智慧,一樣可以達到究竟的正覺,脫離人間的苦痛。佛對一切衆生,都予以平等的地位,予以平等的救護。慈悲並非神的特權,我們也並非永遠是被可憐的。我們要虔誠地接受佛的慈悲救護,同時也要有慈悲救護心去慈念衆生,才能離苦得樂,達到與佛一樣的大慈悲。

  二、佛的慈悲,沒有狹隘的偏私性:世間一母生養了幾個兒女,你要叫她對兒女不生偏愛,這很不易做到,可是佛視衆生如一愛子。老年的看爲父母,年紀相等的看爲自己的兄弟姊妹,年紀較小的,看爲自己的子女。世間人,要與自己相愛的才親近,不好的就遠離,人類的互相往還,處處表現了親疏的現象。佛打破了這親疏的觀念,運用自己的深廣悲智救度一切衆生。即罪大惡極的衆生,佛也還是一樣的護念他。如基督教,信我(上帝)則受上帝的恩典,可以得救;反之,你是罪人,永遠墮在地獄中,再也沒有解脫的日子。如此,即使我現在信了上帝,而我過去的祖先皆沒有信仰基督,豈不永遠墮在地獄嗎?這種仇視異己者 [P13] 、反對自己者的殘酷,實在不能使我們同情,因爲我們不能接受這殘酷的階級愛。佛法不舍一切衆生,普遍的慈悲救護,即使墮地獄的衆生,一時無從慈濟,但將來出生人天,還是一樣的拯救他,而終于要向上發展到成佛。故佛的普遍慈悲,平等救護的精神,非一切的仁愛可及。

  叁、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愛,而是通過理智而發動的:父母愛自己的兒女,有時會失去理性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兒女好;若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兒女不好,心裏則非常的不快活。佛的慈悲中,充滿了理智。佛有慈悲救濟我們的能力,爲什麼我們至今還在悲哀苦痛中呢?「……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衆生都有他們過去的善惡因果,當他惡業因緣成熟時,佛的慈悲也救不了他。佛要衆生止惡行善,但衆生偏去作惡,不信世間的因果,佛的慈悲又怎能救度他呢?我們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種種的善行,佛對我們自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護念。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會以因果的正行來救濟我們。反之,佛的威德慈悲,雖然廣大無邊,也救不了我們。佛對衆生的慈悲護念,並不因爲衆生都對佛陀有虔誠的信 [P14] 心。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原則,凡是衆生的一切行爲都是善的,自然會受善果。善心增長,雖不信佛,佛也照常的護念他,而且自然會受佛所攝引而歸于佛。不然,即抹煞了世間因果律了。佛的威德,佛的慈悲願力,雖然廣大,但衆生的業力更大。明白這,才會知道佛的慈悲願力中充滿了理性。有許多對佛法沒有正確了解的人,自己病倒了,受不了病苦的煎熬,即覺得學佛無用,這完全沒有理解佛法的正義。如人做生意,以種種投機不合法的手段,騙取錢財,結果犯法失敗了,佛又怎樣救得他呢?所以佛救護衆生,決不抹煞世間的因果律,這是慈悲中的理性表現。此外,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違反世間的因果事理,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間的真理也完全吻合。所以佛的慈悲,是悲智平等的,慈悲而能體驗真理,智慧而又能救護衆生。世間的一般宗教,祗講信仰,這太偏向了感情的愛而忽略了理智;而出世的小乘聖者,又遍重了理智,缺乏了救護的悲心。佛把感情與理智,能合成一體,不偏向任何一邊,而到達悲智平等與究竟的最高峰,這是佛教慈悲的尊貴處。 [P15]

  四、佛的慈悲,著重于徹底的救濟:如世間人的治病,治本即治病的根源,治標即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醫法,這雖能止一時的痛苦,而不能徹底的杜絕了病源。救濟人類的苦痛,世間也有兩種方法:甲、方便:如遇著沒飯吃沒衣穿的貧乏者,給他們衣食,這即是臨時的方便辦法。乙、根本的救濟,是要研究貧乏者的原因,如有人因缺乏了謀生的技能而貧苦的,那就教他學個技能;如因每年水災而貧乏的,就得想法疏通河流,這才能徹底治止他們的貧乏苦痛。佛法也如此,方便主張布施救濟等;而根本卻重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苦痛,要由自己努力解決。所以一個真正的修學佛法者,每能從佛法中,照著實行而獲得痛苦的究竟解脫。若自己不去好好地照著佛陀指示的方向努力,只想佛菩薩的慈悲救護,那是永遠不能獲得根本救濟的,永遠會流轉于苦難中的。

  世間人往往只見淺處,不見內面的要緊處。從前有人請客,客走進了主人的廚房,見煙囪直直的靠著屋檐,便非常關心的對主人說:「煙囪靠近屋檐,容易起火,最好作成曲形」。當時,主人並沒有聽從客人的話。不久,不幸失火,燒 [P16] 去了部分的房産。這時候,主人一面爲自己的房産燒去而傷心,一面又感激許多來救火的人們。可是卻把最初教他移煙囪改成曲形的那位客人忘掉了。部分的信佛者,但知信佛求救護,而忽略佛陀的根本救濟法,不能如實奉行,這等于那位失火主人那樣的愚癡。

  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難自能得到圓滿的解決。若自身不斷地去作惡,或不肯依照佛的教法去行,佛雖慈悲的救護一切衆生,但救不了你。所以我們要依佛的教法如實奉行,這也即是接受了佛的救濟。是的,佛對我們有深重的救濟之恩,希望今天來慶祝的,不要忘掉佛陀的恩德!(唯慈記) [P17]

  

  叁、降魔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在未成正覺前,由于了知苦行不能趣證解脫,于是到菩提樹下,心善思惟,降伏魔軍,經過七七四十九日,于臘月八日,夜睹明星,成等正覺。這幾天正是釋尊修道降魔的時候,所以特拈「降魔的方法」爲題,來和大衆談談。

  魔,在佛法裏,其義爲惡的力量。凡是障礙我們向上和向善的努力的,就是魔。做人應該修行善法,奉行道德,這是正途。如遇到教我們去做不善法違背道德的事,就是遇到了魔。我們要追求真理,趣證解脫,而遇到有人教我們安于欲樂,不必精進求道學法,也就是遇到魔。魔是很多的,自己內心中的惡念、煩惱,是魔;擾亂家庭、社會的安甯與和平,使大家陷于苦痛的深淵的人,也是魔。如希特勒,斯大林,他們都是障礙世界和平自由的,使世界人類不能實現和諧共 [P18] 存的生活,而掀起仇恨、鬥爭,使世界人類陷于戰爭的苦痛中,所以人們就稱他們爲「希魔」「史魔」等。佛法裏也說有魔王,這和其它宗教所說的撒旦差不多,魔王是惡勢力的統治者,不讓人超出它的勢力範圍。凡是欲求向上向善的,就是企圖跳出魔的勢力範圍,這時魔就盡其伎倆,以種種方法去擾亂它,障礙它。我們學道的人,對于此等魔事,必須有一清楚的認識,才能製伏魔的滋擾,達到自己向上向善的目的。比如,一個精進修道的人,身體忽遭重病,或遇到環境、人事的障礙,就容易起煩惱,退失道心,這就是魔力。總之。魔是代表世間生死的最大力量,你不想超出它的範圍,永遠在它的勢力範圍之內,它對你是非常客氣的。一旦你要想出離叁界,超出它的勢力範圍,它就來搗亂你了。一般的說,魔是我們向上向善的障礙。其實,魔在擾亂的時候,它底方法也是很多的,譬如它以障礙的方法來使你退心的時候,你能夠不爲它所動,它就改用軟的辦法,向你說好話,現出關心你,同情你的姿態,以遂它的目的。例如:你發起出離心,要斷煩惱,了生死,魔王就向你說:生死是不容易了的,不如居家衣食無憂,五 [P19] 欲自樂,以諸財寶,廣行惠施…

《佛法是救世之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