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遠離四種執著

  遠離四種執著

  

  薩迦班智達著

  德蘭根迥活佛譯講

  

   薩迦班智達十二歲時,修習文殊本尊,六個月後親見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告訴薩迦班智達說:“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執著己目的,不具菩提心;當執著生起,正見已喪失。”這就是遠離四種執著。

  

   今生獲得暇滿人生,就應實修佛法,應修“遠離四種執著”法。這四句完全包括了成佛的修行關要。一、不執著今生;二、不執著輪回;叁、不執著爲自己個人目的;四、不執著戲論。

  

   一、不執著今生

   執著今生不值得,因爲人生無常,如夢如幻,何時死期來臨、死于何因均不可知。

  

   若執著今生,有哪樣可以抓得住?不管今生你怎麼樣的榮華富貴,幸福快樂,決定會死亡。無論是因打架或中毒等種種原因而死,死亡來臨之時一樣都帶不去,只有孤零零地隨業風飄蕩。再怎麼追求、執著今生,最後都是一場空。所以,必須遠離執著今生。

  

   二、不執著輪回

   輪回如毒藥,就像種子種在地裏總有一天要長出來,致我們于死地。雖然現在看起來很好,卻帶來未來的災禍。任何執著它們的人必會迷惑而感受痛苦。

  

   輪回欲界、色界、無色界,具足苦苦、壞苦、行苦。比如造了惡業,剛開始毒性沒發作之前,好像暫時沒有什麼痛苦,沒有什麼果報。但當死亡來臨或因緣成熟時,業障就會現前,惡有苦報,善有樂報,因果絲毫不爽;再比如,現在看起來極盡快樂的天人,死亡來臨時也必會墮落下界。整個輪回快樂是暫時的,快樂也是苦,根本是苦。所以,必須遠離執著輪回。

  

   叁、不執著自己個人的目的

   如果爲了自己的目的執著,就像養育敵人的兒子,雖然現在看起來讓人開心高興,但總有一天他一定會殺害你,最終必定會傷害自己。若爲自己個人的目的執著,雖然能得到暫時的快樂,最後必會墮入惡道。所以,必須遠離執著爲自己個人的目的。

  

   比如爲自己個人的目的學佛、放生,做功德等等,菩提心的味道一點都沒有,那最多也只能得到人天善趣的果報;或者自私自利,損害、得罪家人和朋友等等,那墮惡道一定有份。

  

   四、不執著戲論

   如果執著戲論,比如這是房子或柱子,這是實有或空性等顯現和概念,就像天上的雲霧,看似有水,卻不能喝而解渴。

  

   雖然我們看到、聽到的這個世界好像很真實,然而透過光明智慧好好地觀察,卻根本找不到任何實有的存在。一切都是心的顯現,是我們不清淨的心識所造。所以,不要將心住于過去、現在和未來,了知一切法皆空性,遠離所有心造的邊執戲論。

  

   所以,

  

   不執著今生,則不墮惡道;

  

   不執著輪回,則不生世間;

  

   不執著自己個人的目的,則不生小乘;

  

   不執著戲論,則可以成佛。

✿ 继续阅读 ▪ 我執與空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