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四种执着
萨迦班智达著
德兰根迥活佛译讲
萨迦班智达十二岁时,修习文殊本尊,六个月后亲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告诉萨迦班智达说:“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执着己目的,不具菩提心;当执着生起,正见已丧失。”这就是远离四种执着。
今生获得暇满人生,就应实修佛法,应修“远离四种执着”法。这四句完全包括了成佛的修行关要。一、不执着今生;二、不执着轮回;三、不执着为自己个人目的;四、不执着戏论。
一、不执着今生
执着今生不值得,因为人生无常,如梦如幻,何时死期来临、死于何因均不可知。
若执着今生,有哪样可以抓得住?不管今生你怎么样的荣华富贵,幸福快乐,决定会死亡。无论是因打架或中毒等种种原因而死,死亡来临之时一样都带不去,只有孤零零地随业风飘荡。再怎么追求、执着今生,最后都是一场空。所以,必须远离执着今生。
二、不执着轮回
轮回如毒药,就像种子种在地里总有一天要长出来,致我们于死地。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好,却带来未来的灾祸。任何执着它们的人必会迷惑而感受痛苦。
轮回欲界、色界、无色界,具足苦苦、坏苦、行苦。比如造了恶业,刚开始毒性没发作之前,好像暂时没有什么痛苦,没有什么果报。但当死亡来临或因缘成熟时,业障就会现前,恶有苦报,善有乐报,因果丝毫不爽;再比如,现在看起来极尽快乐的天人,死亡来临时也必会堕落下界。整个轮回快乐是暂时的,快乐也是苦,根本是苦。所以,必须远离执着轮回。
三、不执着自己个人的目的
如果为了自己的目的执着,就像养育敌人的儿子,虽然现在看起来让人开心高兴,但总有一天他一定会杀害你,最终必定会伤害自己。若为自己个人的目的执着,虽然能得到暂时的快乐,最后必会堕入恶道。所以,必须远离执着为自己个人的目的。
比如为自己个人的目的学佛、放生,做功德等等,菩提心的味道一点都没有,那最多也只能得到人天善趣的果报;或者自私自利,损害、得罪家人和朋友等等,那堕恶道一定有份。
四、不执着戏论
如果执着戏论,比如这是房子或柱子,这是实有或空性等显现和概念,就像天上的云雾,看似有水,却不能喝而解渴。
虽然我们看到、听到的这个世界好像很真实,然而透过光明智慧好好地观察,却根本找不到任何实有的存在。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是我们不清净的心识所造。所以,不要将心住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了知一切法皆空性,远离所有心造的边执戏论。
所以,
不执着今生,则不堕恶道;
不执着轮回,则不生世间;
不执着自己个人的目的,则不生小乘;
不执着戏论,则可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