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對初學者的一點建議

  對初學者的一點建議

  

   開示1:關于皈依與發心

  

   你們學佛過程中經常容易受到各種影響,遇到各種違緣。人的心是很不穩定的,一件小事就可能改變你學佛的信心。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教你們學佛,但是每次來都看不到你們學佛的進步,還和原來一樣。我想這和你們學佛的發心不正確有關系。

  

   什麼是正確的發心呢?比如皈依心,正確的皈依,心裏需要先確定一個想法:對輪回看淡了,衆生太苦了才皈依。你們好好想想自己對輪回、出離是怎麼樣的,我看你們對世間輪回還是很愛,覺得輪回很好玩兒,這樣的心態佛法不可能融入心裏。

  

   我們皈依的目的不應該是爲自已得解脫,而是爲所有的衆生能夠從輪回痛苦中解脫而皈依。你們天天說學大乘佛法,可是自已的心不要說大乘,連小乘都不如,每天嘴裏講菩提心,其實心裏都是自私。真正的菩提心是媽媽對待孩子一樣的愛,比如孩子生病媽媽希望她能代替孩子生病,這樣的發心才有點像菩提心。

  

   皈依就象我們蓋房子需要打一個穩固的地基才能把房子蓋好一樣。有一個正確的皈依、發心再加上對叁寶的信心,修行才能成功。

  

   正確的皈依與發心以後,就要開始認真修行。如何修行呢?修行不是靠一個佛堂,真正想學佛很多場所都可以;學佛也不需要限定時間,好象只有早晨晚上才能學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學佛的時間肯定不夠,學佛24個小時都可以。

  

   要真實一點學佛。

  

   比如對待金剛道友:道友之間不要吵架,要相互恭敬,象親兄弟姐妹一樣看待;自已要低調,把金剛兄弟當成佛菩薩的轉世。

  

   對待父母:佛法裏講要把父母當成佛菩薩,現在的社會看待父母都不重要,能孝順父母的孩子太少了,以前都是孩子聽父母的話,現在變成父母聽孩子的話。我希望你們要多聽父母的話,孝順父母。這些都對你們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幫助。

  

   看看動物們,它們也希望快樂開心,比如牛早上起來知道去吃草,晚上回來喝水再睡覺。它們也是希望快樂的,只是不會說話。我想你們不可能比他們還差。你們真的需要好好想想,先不要去想成就、解脫,這些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先要好好研究佛法中對你有用的。本師釋伽牟尼佛也說對他講的法不需要全部了解,只要把你需要的用上就可以了。

  

   你們今天皈依了明天就想去極樂世界,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的想法,是把佛法當成了傳銷,以後佛法就不珍貴了。了解佛法的最根本後再去學佛才有意義。

  

   你們很多人什麼事情都明白,只是不想去做。要多觀察身邊的無常和人的生老病死。把小時候到現在的照片全部拿出來看一下,你會發現所有的你一直都在變化,這就是無常;老人也不是生下來就這麼老的,都是一天天變老的,有一天我們也會像他們一樣變老。

  

   不要覺得自已已經在修行,非常了不起,你們還差得很遠。念幾個咒不算什麼,家裏養的鹦鹉天天教它,它可以學會天天念。磕頭也一樣,機器人設定好程序可以不停地磕頭,可是它們都不能成就。

  

   我現在知道你們爲什麼學佛。大部分人都是感情出現問題、事業不順利才學佛,很少有人是因爲真正對輪回看淡、覺得衆生太苦爲他們解脫而學佛。

  

   發心的不正確讓我們的修行沒有進步。我想你們談戀愛經常愛發誓,非常堅定的誓言,比如生生世世和愛人在一起什麼的,如果可以用那樣的發心爲衆生解脫而學佛,你離解脫就近了。

  

   開示2:怎樣正確學習佛法

  

   第一:佛法不能爭論,哪個教派好哪個教派不好,如果這樣你下地獄的路就找好了。不要把佛法當傳銷,自已修好了,周圍的人自然會向你學習。有的人天天勸家裏人象自己一樣學佛,家裏人沒有見到你學佛變得更好,爲什麼要向你學習呢?自已還是個病人,怎麼能救別的病人

  

   第二:學佛不需要很多錢。這是個愚癡的想法。學佛不需要花一分錢照樣可以學得很好。

  

   第叁:要趁自已年輕時學佛。老年人學佛是很困難的,因爲人是地、水、火、風組成的,人老時四大都要衰減,水老的時候經常控製不住大小便;地老的時候感覺哪裏都很冷,身體哪裏都痛;風老的時候你會感覺身體輕飄飄的。年輕人地、水、火、風都很強,這個時候學佛非常容易進步。

  

   第四:觀我們面前發生的所有無常,每天都看到的很多災難性的報道,不要把他們當成新聞。前幾天的上海大火一下子燒死50多人,被燒死的人一定不會想到他會被燒死,換了我們哪一天?怎麼死?真的不知道!

  

   好好學佛,自已的光明智慧自然會出來,那個時候死亡就像是過橋一樣輕松,自然沒有任何痛苦。

  

   開示3:關于修行人與不修行人的區別

  

   我們知道所有的衆生都不願意苦,想要快樂,自已也是一樣的心態。怎樣才能真正的快樂呢?要把自已的本性融入身體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身體不舒服,心裏不舒服都會讓我們不開心。

  

   如果你是修行人,有傲慢心也好,貪心也好,可以通過修行幫助我們減少這些煩惱。修行人的痛苦和煩惱每天都應該減少。如果你是修行人,就算有一天死亡來臨,你也會因爲了解佛法而對死亡不産生恐懼。你會認識到死亡實在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時間到了而已。自己在世間修法也夠了,從而坦然地面對死亡。可以100%地減少你的痛苦。

  

   不修行的人死亡來臨時就很可怕了,以前造的業、殺的生都會在臨死時顯現,亡者會不斷呼喚親人快去救他,那個時候就全都晚了。

  

   修行人需要不斷思考:自已做了什麼事情,有沒有爲衆生打開“解脫的路”方面做些什麼;學佛學到了什麼?要觀自已的心,了解暇滿人身需要諸多因緣的聚合才能得到,這麼難得的人身這一世我得到了,就需要活出真正的人生價值。

  

   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呢?爲了滿足自已的欲望而傷害別人的生活不是有價值;每天坐在那裏什麼也不做也不是有價值。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是遇到佛法,學習佛法,永遠愛護衆生!

  

   開示4:關于最大的敵人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已。外面敵人隨著時間都可以慢慢過去並消失,自已心裏的敵人到死亡時都一直跟著你。什麼是自已的敵人呢?就是五毒,貪、嗔、癡、慢、疑,五毒讓你每天做不該做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都不去做。比如做生意賺到了一萬元錢,真的得到了又想要賺兩萬,這就是貪心這個敵人讓你永遠不知道滿足,感受經常的痛苦。

  

   開示5:關于和平

  

   世界的和平需要人心的和平。人與人之間要相互信任、恭敬,而不在于武器有多先進。武器的先進只是感覺暫時的和平,實際上卻是真正破壞和平的因素。

  

   開示6:關于慈悲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心裏不斷教導自已時刻爲他人考慮。這樣,家庭會和睦,事業也會順利。很多家庭父母經常吵架,小孩子聽見、看見會受影響,長大了心理會有陰影,容易憂郁症,甚至自殺。要多種慈悲的種子,不傷害任何人的心。

  

   答問錄:

   問1:爲什麼學佛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剛開始熱情後來難以持續下去?

  

   答:因爲你們沒有真正把輪回當成痛苦,沒有好好思維,認識輪回的苦,沒有放下對輪回的愛,佛法沒有融入到你們的心裏。

  

   要把世間的輪回看成火山爆發時一樣可怕,象農村的廁所一樣髒臭,就好象得了膽病的人讓他喝酥油茶、吃豬肉那樣惡心…….如果把輪回當成這樣,對叁寶就會有堅定的信心,學佛自然就會越來越精進。

  

   你們年輕人學佛的心象股票一樣,今天特別想學佛,明天另外一件事情突然發生就不想學了,就膩了,越來越退失信心。

  

   現在你們能學習廣論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不要把它當成一種世間文化學習,要把它當成修心的幫助方法,一步步把廣論放到你的心裏。你們現在學習廣論無法進步的原因,就象拿著水壺往一個漏的瓶子裏倒水,倒多少、流多少根本存不住;又好象本來壺裏的水很清,你卻往壺裏撒土讓水變得不幹淨,所以,廣論無法進到你的心裏。

  

   現在佛法太多,活佛堪布也太多,讓你們有了耐藥性一樣,應該少見一些。學佛最根本不是像念佛機一樣不停地念佛,這個不主要。最主要的是出現各種事情時禅觀自已的心,然後一步步改變。就好象我們往一個瓶子裏裝東西,今天裝一點,明天再裝一點,終有一天瓶子能裝滿。廣論也不是一下子就全部都能理解的,也要一點一點來。

  

   我希望你們每天上課前先坐下來,心靜一下,想想今天上課的目的:爲天下所有的衆生離苦得樂而學習。因爲天下所有的衆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要救父母,不要覺得衆生和我們沒有關系,如果你的媽媽在印度,雖然很遠,她一樣還是你的媽媽,衆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只是我們回憶不起來。所以,爲天下所有父母得解脫而學佛,修行一定會進步的。

  

   問2:對于《心經》、《金剛經》讀了不懂其義怎麼辦?

  

   答:一般是修行比較高的人能了解佛陀寫的經,你們剛開始學佛不太容易了解,就好象你們在讀幼兒園卻要看大學課本一樣,肯定會看不懂;不但看不懂,有時候還會讓你們對佛法産生誤解。建議你們先看以前高僧大德們寫的論,比如《入行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等,論讀懂了,《心經》、《金剛經》自然就會懂了。

  

   多讀論,佛法比較容易進到你的心裏。佛法進不了你的心,你們還是會很痛苦,特別是現在的小女孩兒,很多都得憂郁症,甚至自殺。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小女孩的心胸比較狹窄,很容易痛苦,又沒有信仰,痛苦來時承擔不了。特別需要依靠一個信仰,比如佛法來幫助你們分擔痛苦,這樣本來你們100%的痛苦,佛法來幫你承擔了50%的話,就會好很多。

  

   人都需要溫暖,外面的太陽只有白天才能給你溫暖,有的時候即便是白天,如果各種條件不具足也不會有溫暖;而佛法可以讓你從心裏長出一個太陽,這個太陽會給你24小時的溫暖。

  

   問3:初學者先學經還是先學論?

  

   答:論通常是已經修行圓滿的上師給大家關于如何學習佛法的開示。現在人的貪嗔癡太重,業力太深,福報卻非常少,直接閱讀佛經,已經很難參悟到經文的本意,能夠讀經真正證悟的人更是非常的少。就像冬天的北方,因爲寒冷大地封凍,地裏是長不出蔬菜的。人心也一樣,現在的人,心已經被世間的表象所迷惑,不太容易看得到自己的本性。所以,作爲初學者,應該先學論,好好修心觀無常,不斷聞思修,一步一步按道次第深入。

  

   問4:如何對待不相信佛法的人?

  

   答:每次去寺院拜佛或者誦經的時候,要對衆生生起慈悲心,這是菩提心的根本。對于不學佛的人或不願意聽佛法的人,在我們還沒有能力、成就之前,可以不去或根本就不去度他。因爲那樣的話,對自己、對別人都不會有什麼好處,反而有壞處。比如,我們自己本身就是病人,如何幫別人看病呢?又比如一壺好茶,如果茶杯倒扣著,無論倒多少,都不會倒入杯中;如果杯中放了泥巴,再好的茶也可惜了,也不會再有人要喝了。所以要像真正品茶那樣,放平水杯,備好茶葉,慢慢地將茶水滲透倒入杯中。

  

   問5:如何對待單位領導批評?

  

   答:無論批評的對與否,都應該心懷感恩之情接受,理解領導是希望你或單位更好才對你提出各種要求的;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領導,看到下面的員工工作不符合要求,你一樣會要求他改,而不會管他是否願意接受。任何一個領導都希望自已公司的員工符合自已的要求。因此,對待單位領導的批評不要心懷不滿,更不要起嗔恨心,學會忍耐,暫時的“吃虧”不是失敗。

  

   問6:怎樣把世間的學習和佛法都兼顧學好?

  

   答:這個是不太可能的,就象水和火是不可能兩者並存,你身體一半出家一半在家會變成佛不是、魔也不是。我認爲應該先好好學佛,世間的東西只要認真去做就可以了;如果佛法學好了,叁寶自然會加持你,安排你後面一步步的事情。

  

   問7:周末經常會有學佛的課程,可是又要上學,兩邊覺得都很重要,如何平衡?

  

   答:這需要你自已有一個觀點,聽自已的話,不要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比如說今天的課你心裏知道非常重要,那就去上課。其實實際情況自已心裏是很清楚的,就像錢包裏裝多少錢只有自已最清楚別人不知道一樣,不要總聽別人的,聽太多心裏會亂的。

  

   問8:肉吃多是否死亡時會感受業的果報?

  

   答:肉吃太多不要說死亡時,現世果報就會直接顯現,會生各種病、壽命減少等等,死亡來臨時此業力也會在中陰顯現,比如吃過的魚這個時候會來找你,非常恐怖。中陰的時候還是很可怕的。

  

   問9:學習藏語是否很好?

  

   答:非常好,可以學習安多音的藏語。

《對初學者的一點建議》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