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想輪回的痛苦
前行非常重要,無論顯宗還是密宗都必須修學。尤其是密法,修行次第性要求特別高。先是前行,後是正行,最後空性等等,一步一步上去,才能獲得一層一層的悉地。因此前行是基礎,學佛要想成就一定要從前行開始。
前行包括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回痛苦和因果不虛。今天主要開示輪回痛苦。
輪回你們誰都會說,但是具體地去修習輪回之苦的卻幾乎沒有。今天我直接給你們講具體的修法,希望能真正幫助你們改變自己的心。密法不是靠一步步的細致分析和推理,像學者搞文化研究一樣,而是上師直接給弟子傳講具體的修法,弟子根據上師教言認真修習。現在的密法分析太多了,分析太多就不是密法了。我今天只講具體的修法,不會有那麼多分析。你們無始以來的福德因緣這生成熟,以難得的緣份轉爲人身,又遇到佛法,特別是遇到密法,真是曠劫難遇,非常難得。希望你們好好珍惜,按照我所說的認真地一步一步地去修習。
什麼是輪回呢?
就好象你是被關在一個封閉的瓶子裏的一只蜜蜂,在瓶中飛來飛去,無論怎樣努力,卻永遠困在這個瓶子裏。只能不停地流轉,投生叁善趣如同在瓶子的上半空間,投生叁惡趣如同在瓶子的下半空間。但無論是生于善趣還是墮入惡趣,都始終飛不出這個瓶子。六道衆生就是如此這般接連不斷地投生、流轉,這就是輪回。
爲什麼要觀輪回的痛苦?
無始以來帶過來的習氣使得人的本性都變得硬硬的,我們需要用各種方法讓自已的本性軟下來。就好象牦牛皮剛剛開始時特別硬,經過塗抹酥油,再打磨之後,皮子才慢慢軟下來,可以做衣服、皮包和鞋。我們現在的本性就好像剛剛開始時的牦牛皮,也需要用各種方法讓它軟下來。軟下來了,自已真正光明的本性才有機會顯現,才能看到。觀修輪回之苦可以讓我們的本性變得不再堅硬。
那麼,如何觀想輪回的痛苦呢?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然後坐下來,呈這樣坐姿:左腿盤屈左腳緊靠右腿根,右腿屈立在胸前,右胳膊肘支在右腿肘上,右手托腮,左手放在左膝上。佛法上稱爲痛苦的坐姿,瑜伽行者的坐姿,通過這個坐姿可以喚起你們對痛苦的憶念。
接著,內心觀想:“輪回真痛苦,這種痛苦就象火燒磚窯一樣的燙,並且永無止境……。”同時,觀想所有的衆生也和你一樣都在窟洞裏受煎熬,都在火坑裏叫著:“哎啾啾,我太疼了、我太燙了……。”進一步觀想叁惡道裏地獄、餓鬼、傍生分別經曆的那些痛苦,嘴裏說:“真的再也呆不下去,真的受不了啦!我必須要趕快離開這個地方,再也受不了!我不願意再輪回,我害怕輪回!”
這個時候,觀想你的上師在你的頭頂上方出現。頭戴五佛寶冠、身體金色並發出耀眼的光芒,右手拿著一個鈎,上師對你說:“你在叁惡道已經轉了很多世了,這裏的痛苦太多太多,沒有絲毫的快樂,趕緊逃離此地,你今天有機會逃離這種痛苦。”這個時候你聽見上師的聲音,並且真正意識到你在輪回裏確實呆得夠久了,時間太長了,從今天起我要認真聽上師的話,決心跳出這個輪回的火坑;不是我一個人,而是帶著所有的衆生一起跳出火坑。一定要認真這樣觀想。
如果真的發了這樣的心,接著觀想上師手上的鈎鈎住了你的心,把你帶離火坑。你從此就跳出了火坑,同時你發現自己手上也有了與上師手上同樣的鈎……。于是也像上師一樣把所有其他衆生都救離火坑,直到把叁惡道裏那些可憐的衆生一個一個都解救出來爲止。
在這世間唯一能夠救度我們脫離輪回痛苦的只有叁寶,再也沒有別的了!這世間不乏大力神、大力鬼等等,種類非常多。但是他們之中能夠脫離輪回之苦的一個也沒有!因此能夠救度我們的唯有圓滿一切功德、斷除一切過失的叁寶!
以上觀想最好能連續叁天或七天,無論白天、晚上盡可能多多觀想。
另外的方法:
比如,你可以觀察街上乞丐們可憐的生活,想象他們也許曾經是很有錢的人卻一下子被淪爲乞丐,很可能有一天自已也變成他們那樣在街上行乞;
或者去醫院看那些正經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正無力地躺在病床上,唯有痛苦的呻吟。雖有親人日夜陪伴在床邊,卻不能絲毫分擔病人身體所感受到的劇烈痛苦,真的是愛莫能助;
多去菜市場看那些即將被宰殺的活雞、活魚、活蝦、活蟹等等,看到它們被關在籠子裏或在魚池裏,唯有默默等死。還有案板上擺放著的那些衆多血淋淋的豬、牛、羊的屍體,那些心、肺、肝、腸正在被人們爭相購買,愚癡的人們可曾聽到動物們的呼喊:“不要吃我!不要吃我!”;
走在大街上,你應該會經常看到那些羸弱的流浪小狗,他們正在焦急而熱切地尋找自已的主人,哪裏知道無情的主人已經把他們抛棄;
還可以觀想,獨自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你曾經住過,曾有很多朋友住在那裏,可如今卻樓去人空,雜草叢生,變成一片淒涼的空地。
這樣的觀想越多越好,只要能堅持,不要幾天,你看破輪回、體會輪回之苦的能力就會增強,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執著、熱愛輪回;看破了輪回,體會到了輪回之苦,你們的心就會軟下來,心軟下來再去修行就容易成功。
修行不在于念多少咒,磕多少頭。當然,做這些也很好,能積累福報。但離真正的修行和解脫還挺遠。這些都只是一種善巧的學佛方法,而真正的修行需要這樣的觀想。這樣的觀想讓你有動力去修行;這樣的觀想讓你下定決心一心學佛;這樣的觀想讓你不再執著此生;這樣的觀想讓你有機會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