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于“愚癡”與菩薩行

  關于“愚癡”與菩薩行

  

   每個人都想學佛,學佛前應該知道爲什麼學佛。

  

   學佛要把自己當成病人,上師叁寶是醫生,上師叁寶傳的法是治病的藥,你需要找醫生看病,然後吃藥才能治好病。以這樣的心態看待,學佛修行才有幫助,才有進步。不把自己當病人,不把上師當醫生,法不當藥,病是不可能治好的。

  

   每個衆生都有“愚癡”的病。什麼是愚癡呢?對佛法不了解,對佛法沒有信心就是愚癡的表現。身體得病都是愚癡帶過來的,其根源是愚癡,讓你變得貪心、自私、執著、懷疑、嗔恨和嫉妒,時間長了就容易使人得憂郁症或者癌症,甚至自殺。你們知道死亡一定會發生,也知道死亡後不下地獄的唯一方法是學佛,學佛才有救,可就是不願意去好好學佛,這就是愚癡。就好象你很年輕得了病,這個病本來可以治好,但你就是不願意吃藥,只在那裏等死,別人一定認爲你很愚癡,是不是傻子啊得了病不治在那裏等死。

  

   如果現在認識了佛法,能夠真心真意地把上師叁寶當成醫生,上師叁寶傳的法當成治病的好藥,再把自己當成很可憐需要治病的病人,修行一定會有進步,愚癡一定可以減少。對佛法有一點點信心,你的愚癡都會少一點點;對佛法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的愚癡就根本不會有,這時候你內心的光明就會顯現。每個衆生本性其實都是佛,愚癡的原因讓你們的佛性顯現不出來。想想你們的生活,其實完全沒有心的自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想學佛愚癡就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你使你無法堅持下去。本來你們無上的菩提心可以把所有的衆生都當成自己的父母,可是愚癡把你們變得象喝醉酒的醉漢一樣,頭腦混沌,誰也不認識,好人當壞人,壞人當好人……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我對你們沒有很多的要求,只希望我在與不在你們身邊,你們都能真心真意對待佛法,不要再愚癡了,不要太在意世間的事情。現在你們完全放不下世間的事情,如果放下一點點你們的快樂就會多一點。想想爲什麼有的時候別人很開心的事情放到你身上會變得很痛苦?因爲沒有學會放下。你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好好考慮死亡。有一天我坐飛機在機場排隊過安檢,想到人的死亡就好象我們在機場排隊等過安檢一樣,總有一天“死亡”喊著你的名字排隊輪到你的身上,不是你一個人,任何人都躲不過去。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不會再有愚癡的機會,但是因爲你沒有珍惜人身沒有好好學佛還是不能救自己,那個時候你們後悔爲什麼在人間活著的時候沒有好好學佛,就好象一個人喝醉了酒殺了人酒醒後再後悔也沒有用了。

  

   法王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我象小孩一樣,那時候法王都爲我們灌頂講大圓滿,不斷爲我們開示,可是我都沒有好好珍惜,有的時候還會覺得今天法王上課時間太長了,屁股都坐痛,肚子也餓了,現在想想真的很後悔。希望你們現在遇到佛法一定好好珍惜!

  

   今天講的是“愚癡”,愚癡帶給我們這麼多麻煩,從現在開始好好學佛,能遇到佛法好好學佛這是特別重要的事情,不學佛任何人也救不了你們,學佛有了信仰可以讓你的心變得寬容,可以爲你承擔很多痛苦的事情。仔細想死亡真的就象過安檢一樣,有的時候我問一些居士你們怕不怕死,他們說我不怕死,死了很好。這些都是因爲沒有學佛或者從來沒有好好修行過的結果。噶當派的人說:我們現在修苦行學佛是因爲怕死亡,看上去很可憐,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就不怕了;你們現在剛開始是嘴上說不怕死,真正當死亡來臨時會比誰都怕的。印度一位修行人講:“現在世間即使一百個佛來了你們也成不了佛”,而他們依靠一個佛就能成就。因爲他們對佛一心一意。你們是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到處亂跑,真正的佛法根本沒有修,心全都亂了,人沒有這麼多心可以接受這麼多東西,修那麼多東西自然什麼也沒學不到。

  

   你們現在有的人學入行論、學廣論,不要把他當成一種文化學習,要把他們當成救我們的根本的法,當成金子一樣看待,認真學習。你們對佛經根本不恭敬,上師給你們傳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藏經的傳承是佛陀親口傳過來的,其他所有法的傳承也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無比珍貴。這麼珍貴的傳承,不珍惜就太可惜了。

  

   下面給你們介紹一下《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典是寂天菩薩寫的,整部論典都是教你們如何發菩提心、行菩薩行。裏面有很多善巧和方便:

  

   學會一切爲衆生。比如聽課、念經都是爲娑婆世界所有的衆生,希望他們能成就,希望他們能解脫,而不是爲自己平安,爲自己工作順利;要把所有衆生當成如意寶一樣看待,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爲了天下所有衆生,如果有人要下地獄,我願意代替他下地獄,他的業障由我來承擔,需要有這樣的決心才是真正的菩薩心。

  

   你們現在都非常自私,經常想我要很出名,我有權力感覺不用求任何人,其實所有的人都是依靠他人才能生存下來的,你不可能一個人就從天上掉下來;同樣沒有衆生,你們也不可能成就。不要嘴上天天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嘴上說的阿彌陀佛風吹過去火燒過去就不存在了,這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心裏的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什麼是心裏的阿彌陀佛?擁有爲衆生獻出自己生命都可以的決心,這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

  

   學會感恩所有的衆生,特別是別人罵你的時候,你要感恩他,要想他是在教育我、是在幫助我。你們現在經常是一遇到別人罵你,馬上就生氣,對別人瞪眼睛。如果常常知道感恩別人的教誨,對衆生一心一意,盡管你沒有證悟空性,就已經是佛菩薩的心了。

  

   學會低調做人,出門在外對待任何人都要想自己比他們差很多。比如出門遇到殘疾人,要想我比他還要差,他雖然身體有殘疾但心裏是光明的,我雖然身體健全但心裏非常不健康,我比他差得很遠很遠。不要總覺得你比別人有錢比他會的東西多,覺得在單位工作時間長了總是看不慣這個人看不慣那個人,你的心很小是個小領導的心,別人也覺得你很高傲,這樣子很不好。請每天提醒自己:我是最差的,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有的時候我自己感覺是個活佛是個出家人,你們都應該尊重我,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千萬不能有,以後一有這樣的想法就要提醒自己這樣是在害自己,不是佛菩薩的行爲。

  

   學會放下自私,佛菩薩把幫別人做事情永遠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情無所謂的。比如今天你去買東西,本來要買兩個,一個給自己,一個給別人,這時候你們都是先給自己買,這樣是不對的,以後要想先給別人買,自己買不買無所謂。前幾天我去醫院早上等電梯,等電梯人非常多,因爲我很胖,當電梯快來的時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先進去否則就沒地方了,電梯一來我就先進去了,結果當電梯門關上的時候我看到兩個老太太因爲電梯超重站在外面沒有上來,當時就覺得我真的太自私,應該讓她們上來我下去,這件事情讓我難受了一天,一直想這樣子學佛太不標准了。相信類似事情你們身上應該也經常發生,希望以後凡事多爲他人考慮,出門坐車,在外吃飯等等一切事情先爲他人著想。

  

   學會控製五毒。五毒每個人都有,嗔恨心特別不容易解決,如果産生了嗔恨心要學會控製,嗔恨心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可以試著用觀呼吸的方法來對治或者轉移注意力把這件事情暫時放下不去理會,因爲越想嗔恨心會越重,就好象一杯水裏有了泥巴,你越攪拌杯子裏的水會越渾濁,不去晃杯子,泥巴會沈澱到下面,上面的水自然是清的。其他的煩惱發生了也一樣不要太在意,去做點別的事情,聽首歌,看本書,把自己的心轉移一下。

  

   每次嗔恨心出來的時候需要分析一下生氣的原因,觀察它,找到原因就可以慢慢控製。不控製任由發揮,你們會經常生氣,時間長了對身體有影響,容易得心髒病,特別是肝髒容易得病。

   以前的高僧大德們五毒出來的時候就用針紮自己,因爲每紮一次都會很痛,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慢慢地他們的五毒越來越少。你們也可以仿效這樣的方法,每當五毒産生的時候就掐一下自己的臉,臉你最在意了,掐完一定很難看,慢慢地以後想到怕痛怕難看就不敢生氣了。

  

   學會觀察別人的好。經常惹你生氣的人,你更加需要恭敬他,多想他的好。如果你總想他這個人多麼不好,時間長了他就是再好在你面前也都是壞人;相反的,總去想一個人的好,時間長了再壞的人在你心裏也是好人,要知道即使再壞的人也有善心的一面,有好的地方值得你學習。不要總記著別人的壞,記著別人的好,你每天都會非常開心。

  

   學會忍辱。有人嫉妒你、罵你的時候,你不能生氣,還要誇他說得對,罵得好,要替他忏悔,是因爲你才使他産生了嫉妒心,把他的罪過放到自己的身上,然後把自己的所有功德回向給他;好好想別人罵我是應該的,我需要承擔這個責任,我確實是個粗人,總是做錯事情,而不要想:你憑什麼罵我,你也不是我的父母有什麼權利罵我,你應該想:我真的錯了,做得不對。

  

   學會布施。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積極努力幫助別人,別人失業了希望把自己的工作職位讓給他。雖然現在你們還做不到,但要朝這方向努力,從容易的地方開始,比如把自己最心愛和珍惜的東西送給別人,再把別人不喜歡的東西拿過來自己用,這樣慢慢就可以做大的布施。

  

   學會不求回報,幫助任何人不是爲求回報,應該想: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做得還遠遠不夠,需要繼續幫助別人。

  

   學會分擔別人的痛苦,看到別人産生痛苦想到要替別人分擔。方法是:先把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端正坐姿,心裏觀想把別人所有的痛苦吸進我的身體,我所有的健康、快樂和功德通過呼氣傳給他。比如前幾天在醫院有個小朋友胳膊保不住需要被截肢,痛苦萬分,這個時候可以觀想把我的胳膊給他,他的一切疼痛我來分擔。

  

   所有的事情都是如夢如幻的,但是在我們還沒有證悟以前意識不到。唯有遠離八法,好好修行。我們每天生活在世間八法中,什麼是八法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即希望受到贊美,不希望受到批評;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希望聲名遠播,不希望默默無名,你們應該經常看看自己是否被陷在八法中,發現一個斷掉一個。

  

   人的自私有兩種,一種是爲自己的自私,這個是惡的自私;一種是爲衆生的“自私”,這個是善的“自私”。我們需要第二種爲衆生的“自私”,這就是觀音菩薩一樣的發心。

《關于“愚癡”與菩薩行》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六中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