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宗的佛相千奇百怪,而不同于顯宗,顯密佛相有什麼差別?

  密宗的佛相千奇百怪,而不同于顯宗,顯密佛相有什麼差別

  顯宗菩薩乘和密宗金剛乘的佛,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

  佛法認爲諸佛之間有叁點完全相同,稱“叁平等”:

  (1)諸佛成佛的條件完全相同,即福慧資糧平等;

  (2)諸佛斷悟境界完全相同,諸佛之間沒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

  (3)諸佛事業相同,即救度衆生的態度和作用相同,諸佛之間沒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別。

  以上叁點說明諸佛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是,諸佛也有不同個性,如形象、膚色、種姓、性別、名稱、專長和成佛的具體道路等等。

  顯教是密教的基礎,密教是顯教的高級階段,顯教和密教在總的教義原則上是一致的。顯密割裂、重顯輕密、重密輕顯都是錯誤的做法,乃智者所不爲。

  宗喀巴大師說:“顯密的差別不在智見,而在方便法門。密法的“捷徑”就捷在修定的許多方便法門上。”

  顯法需要經過叁個無量劫才能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數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憑修積資糧和破執斷惑的特殊方便法門。因此,宗喀巴大師稱密法爲“比佛還難得的寶中之寶”,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現。

  無論顯密,歸根結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內核的見性真智。至于佛的形象形態,那完全是一種適應衆生心理形態的方便化形,沒有一定的模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