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空有一體,空不毀有,有不礙空”是什麼意思?

  “空有一體,空不毀有,有不礙空”是什麼意思

  “空”不妨礙俗谛的“有”,“有”是必須作爲承認的前提的,只不過看成是假的、暫時的聯系。有也不是本質上的有,是緣起的有,臨時的有,各種組合條件的有,沒有自性的有,所以說“有不礙空”。“有”是事物的現象,“空”是事物的本質,這兩個概念並不矛盾。

  從衆緣和合的現象上看是“有”;從不依賴因緣,脫離周圍事物關系的單一、獨立和一成不變的自性上求卻不可得,便是“空”。“有”是體,“空”是性,互不影響,互不妨礙。

  認識到“有”而認識不到“空”是墮入常邊;認識到“空”而認識不到“有”是墮入斷邊。有空統一,認識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空無色,離色無空,色空互爲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才是正確的。

  從真谛的意義上是“空”,是否定概念,即無;從俗谛意義上是“有”,是肯定概念,是有。若不分真谛俗谛,籠統地說任何事物都是非空非有,這就講不通了。

  “非空非有”是非常矛盾的,非空非有中間沒有第叁者存在,不是空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空,不可能有第叁種情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