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屆:傳燈法座(淨慧法師)

  【二屆】傳燈法座

  淨慧老和尚

   今天晚上這堂佛事叫作傳燈法座。這種活動目前在大陸似乎還沒有人做過。我們在佛教雜志上看到臺灣舉辦過這樣的活動,但儀式是怎樣進行的,因爲我們沒有參加,所以也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這次活動,可以說是一種嘗試,做得好不好,還有什麼缺陷,可以請臺灣來的惠空法師和其他幾位法師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今天這個活動作爲儀式來講,固然需要莊嚴、隆重、嚴肅、認真,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我們每個人的心態,看看我們每一位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態來投入這場佛事活動的。

   這場佛事分叁個步驟:第一步是忏悔,第二步是發願,第叁步是供燈。

   忏悔這個法門在佛教是非常重要的法門。我們作爲佛教徒每天都要忏悔。我們有一種忏悔的心情,才能生起慚愧心,有了慚愧心,才能有精進心,有了精進心,也才能真正地發起菩提心,發起大願心。忏悔的意義,就在于把我們以往的過失在叁寶前,在十方常住叁寶前,真誠披露,求哀忏悔,以求身心的清淨。忏悔這個法門,用個比喻來說,好比我們的身心就是一個器皿,在沒有忏悔以前,我們的身心是一個有過失的身心,就像被染汙過的器皿,如果不把它洗滌幹淨的話,就用它盛放美味的飲品,不但這美味的飲品會被汙染得變了味道,而且喝下去對身體還會有害。我們這個有過失的身心,要來接受佛法的甘露,就要通過忏悔來洗滌我們被汙染的身心。只有通過忏悔,我們的身心清淨了,輕安了,在一片法喜的心態下,來接受佛法的甘露,我們的身心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受用。

   發願,同樣是我們佛教徒每天、每時、每刻都要念念不離的。即念念不離菩提心,念念不離四弘誓願。在昨天的皈依儀式上,我曾講過,發願就是我們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開始,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個四弘誓願貫徹整個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全過程當中。我們作爲一個佛子,作爲一個菩薩行者,根本要做的只有這四件事,即“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能夠念念不忘這四弘誓願,念念按照這四弘誓願去做,那麼學佛的大事畢矣。

   接下來是供燈,供燈是從佛前點著這盞蓮花燈,它的象征意義,就是以一燈傳百千燈,使我們佛法的法燈,能夠燈燈無盡地傳下去。《六祖壇經》上有兩句話:“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除萬劫愚。”這個燈既是象征著佛教的法燈,也表明是我們每個人的心燈、慧燈。法燈和我們每個人的心燈結合起來了,也就是說把我們各人的生命和佛法的生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

   在這裏,我想到日本有一些大寺院、一些著名的大本山,在它的本堂(本堂就是我們的大殿或大雄寶殿)都必須有一盞長明燈,有許多寺院本堂的長明燈,是從開山祖師點燃以後,一直延續到今天都沒有熄滅過。我們在參拜日本比睿山的時候,到它的堂去參拜,那裏的長老告訴我們,根本中堂的那一盞燈,是從傳教大師點燃以後,一千二百余年從沒有滅過。我聽了以後,身心受到極大的震撼。爲什麼呢?我覺得,我們中國的佛教界,不要說把一千二百年前那盞象征佛法慈命的燈延續下去,甚至連一天十二個時辰要照管好佛前的這盞燈,也不是很容易的。日本的佛教能夠有今天這樣發展的形勢,同他們對佛法的尊重,對祖師清規的維護,同他們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分不開的。反觀我們中國佛教界,不管哪一個祖庭,幾乎找不到這樣的清規。甚至于連我們祖師的道場我們宗派的發源地,都很少有人知道。想起這些,真是讓人慚愧萬分,無地自容。

   今天,我們仰仗著所有參加夏令營的法師、學者、居士和營員的共同參與,舉辦這樣一個傳燈法會,我想應該說是趙州祖庭法燈重燃的象征。今天鍾鼓樓的鍾剛好也升挂起來了,我們第一次敲響了趙州祖庭重建之後的鍾聲,我想此情此景伴隨著優美的鍾聲,都會植入我們每一位的八識田中.都會成爲我們對祖庭關懷和愛護的一種永久的記憶。在此,我非常感謝各位的認同和參與。謝謝各位 !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