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二屆:道智法師禅修開示(道智法師)

  道智法師禅修開示

  (2004年7月24日)

  

  昨天大和尚給大家講了毅力的訓練,打坐的姿勢,今天我們在毅力訓練的基礎上訓練專注力,也就是集中注意力到一點。我給大家介紹兩種方法;一個是數息觀,也就是數呼吸;另一個是念佛,數佛號 。

  先講數息觀。數息觀和不淨觀,這兩個法門在佛教裏並稱二甘露門。在佛陀的時代,每年夏季的叁個月安居裏,佛陀和諸位比丘,都要修行這個法門。數息觀也被稱作 安那般那 ,有一本經叫《安般守意經》,就是專門講解這個法門的。如果這個方法修持得好,可以證得最圓滿、最究竟的果位。呼吸,就是指出入息。開始的時候,因爲我們的心念比較粗,不能觀照到出入息的細相。所以可以只數出息,或者只數入息。這樣所要照顧的對境比較單純,心念就容易放松專注,自然地就會産生調整身心的力量。一般我們出息的時間比較長,入息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數呼吸的時候多數出息。另外數出息,也較易得定。但身體不好的同學,可以多數入息,時間久了,會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下面講一下如何數。開始呼氣的時候,一邊呼氣, 一邊在心中默數,“一”;然後吸氣,再一次呼氣,默數“二”, …… ,這樣每一次呼氣,數一個數,連續地數下去,一直數到十。再從一數起,從一到十循環地數。這裏有一個要點,就是不要把注意力刻意地放在數字上面,氣息出去的時候,心裏面明明了了地知道出去了,輕輕地隨著數“一”,氣息回來的時候,知道回來了,靜靜地觀照著它。氣息再出去,再輕輕地數“二”,不著意地,隨著呼吸靜靜地數。這樣慢慢地,使心境自然進入一種清澈明淨的狀態,一種心息合一的狀態。如果在數的中間,心念離開了所緣的對境,也就是離開了對出息的觀察,生起了其他的妄想雜念,把我們這個數數打斷了,那麼就放棄已經數好的數,翻回來從一重新開始數。平常我們的呼吸,每一分鍾大約在十次至十六次。我們在數呼吸的時候,不要故意地控製呼吸,要把整個身心調整到自然的狀態,恬靜自在地隨著呼吸默數。

  那麼怎樣才能在坐中保持身心的調和,心念的專注呢?最重要的有叁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調整好坐姿,二是調整好出入息,叁是調整好禅坐時的心態。概括起來就是“調身、調息、調心”。昨天大和尚已經講了坐姿的方法和要領,我們現在再來談一談調息的內容。

  數息有四相,調息也有四相,一是風相,二是喘相,叁是氣相,四是息相。前叁種都是屬于氣息不調和的相狀,只有後一種達到息相的時候,才被稱爲調和相,此時也是入定的征象了。風相是指什麼呢?它是指我們呼吸很粗重的時候,氣流通過鼻孔時會産生很大的摩擦聲。平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靜坐中,心裏面很安靜的時候,那個聲音聽上去就像是呼呼的風聲。第二種是喘相,這時候雖有呼吸,卻沒有明顯的聲音,可是氣息出入的時候感覺滯澀,有障礙,不通暢;第叁呢是氣相,達到氣相的時候呼吸也沒有聲音了,出入也沒有障礙了,但是氣息不是很細。風,喘,氣這叁相,統統屬于不調相。真正的調相是第四種息相,此時不僅呼吸聲音消失了,氣息的出入十分流暢,而且氣息呈一種綿綿的,似有似無的感覺,在經書中描述這種狀態有八個字,十分優美,“綿綿密密,若存若亡”。這個意境我們可以慢慢來體會,來把握。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一直保持下去,很快就可以入定。

  開始練習數息法的時候,有常見的幾個問題。首先,大家可能會不自覺地控製呼吸,這樣胸裏面會感到很憋悶,久而久之,身心不僅不會調柔,反而漸漸變得僵硬。其次,數得久了,慢慢地心裏會出現很急燥的情緒,感覺很無聊,甚至還會昏昏欲睡。出現這種狀況是很正常的,因爲在日常紛亂的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于讓心念不斷地追逐外境。打坐的時候呢,身心漸漸安靜下來,但是這種慣性的散動力量又使心念無法長時間地安住在專一的狀態裏,這時候就會表現出煩躁無聊的情緒。

  不管是數呼吸,還是數佛號,主要的作用是訓練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于一點。平時我們的心總象個猴子一樣,老是跳來跳去的,一會兒這個念頭起來了,一會兒那個念頭又起來了。根據經書的記載,在一分鍾裏面,可以産生960 個念頭,你們想想那多可怕啊。我們看到一個境界,聽到一個聲音,心念就追著它跑了,沒有一刻的自主和自在。但是如果每天能堅持一段時間做數息的練習,散亂紛擾的情緒和習氣就會漸漸變弱,內心也會越來越專注,越來越平靜快樂。如果數息數得好,一直修持下去,籍由這個法門,可以證得甚深的果位。佛陀本人在菩提樹下七日成道的時候,使用的就是這個安般法門。

  大家現在把腿子盤起來,在打坐之前,我們先做一個運動。先輕輕地活動一下頸、脊椎和腰。單盤、散盤、雙盤,都可以。坐的時候,要自然地使脊椎豎直,不要挺胸部。頭自然地挺直,下颌微收。如果有些昏沈,可以睜開眼睛。不昏沈的同學,眼睛可以閉八分,睜二分,不要全部的閉起來,目視微垂,看前方二尺到叁尺的地面。先深深地吸一口氣,在緩緩地將氣吐盡,一面吐氣,一面觀想所有的煩惱和汙濁都隨著這口氣流走了。如此反複地做叁次。然後心念沈靜下來,開始數呼吸。(止靜)

  (開靜)在起坐的時候,不要急急地起身,因爲此時身上的細法還沒有散開。要緩緩地反複搖動身體,撮撮手,按摩一下頭部,胸部,還有腿。感到恢複到平常的狀態。再放松起坐。

  數息是訓練專注力的一種禅修。下面我們還要學習數佛號的方法,就是讓大家通過一個外在的東西,把注意力更容易地專注在一點上。如果感到數呼吸不是很適應的話,我們可以跟著佛號聲,數佛號。數佛號的時候,還是把腿子盤起來,正身端坐。我們在打坐之前呢,都要有一個暖身的運動,就是活動一下身體關節。另外最好在自己頭腦清楚,體力充沛的時候打坐,比如說早晨剛起床的時候,如果能堅持下去,效果會非常好。

  大家集中注意力聽佛號,不要出聲跟著念。如果在家裏,沒有佛號聲,可以在心裏自已念。念佛號時可以將聲音拉開,將佛號拖長,也可以快念快誦,關鍵的一點是心裏面不要生雜念,把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營員靜坐)

  (起坐後)不知道各位這一坐是不是比上一坐感覺到更輕松,更涼快呢?是不是數佛號跟我們比較相應啊?數呼吸開始很多人會感到不適應,刻意地控製呼吸啦,心裏感覺很悶啦,出息很難啦。如果聽著佛號聲,專注在佛號上,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自已在家裏打坐的時候,還要注意選擇一個安靜的場所。我們還是初學,不能盲目地效仿過去的大德祖師,因爲他們已能把握自已,隨意自在了。而我們尚需要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沒有幹擾的地方,這樣打坐效果比較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