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二屆:關于死的討論(明契法師)

  關于死的討論

  明契法師(瑞士)

  

  今天下午走進這個大廳的時候,有人問我:“這是不是一堂瘋狂英語的講座?”對不起,讓大家失望了,這不是一堂瘋狂英語的講座,想聽瘋狂英語的同學可以去那邊的殿裏。這是開玩笑,但是我還是想對瘋狂英語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不知道這種英語的學習方式是不是非常有效,但是我想它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因爲這種方法告訴我們不要害怕犯錯誤。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學習速度比我們成人快得多,就是因爲他們不怕犯錯誤。

  紮西德勒!這是藏地的問候語。爲什麼用這個問候語呢?因爲在來夏令營之前,我在西藏呆了16 天。我建議大家趁著還年輕,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去西藏看看。不要到我這個年齡再去,因爲高原的氣候對于年老的人是比較困難的。藏傳佛教和禅宗有不少的區別。

  去年我和大家談的話題是如何使自己感到幸福,我們所有的人都希望幸福。你們現在大概只有二十多歲,而我比你們要年長近五十歲了。今天要和大家談的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了很長時間,也許它和我的年齡一樣長。在來中國之前,我和我的學生、同事討論這個夏令營的話題,他們都不敢確定你們是否會感興趣。我告訴他們,即便你們不感興趣但我還是要告訴大家,因爲這是我的責任,這是一個大家應該了解和考慮的話題。那就是關于死亡的問題。

  你們都是青年人,可能會覺得現在思考這個問題還爲時尚早。當我像你們一樣年輕時,我也不肯思考它,覺得這是等我變老的時候才應該考慮的問題。但是我當初的想法是錯的,爲什麼是錯的呢?也許當我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到自己終有一天會死去的。在叁四歲時,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我在床上躺著,把保姆喚來。我問她,我是不是有一天要死?保姆笑了,她說,你現在還這麼小,怎麼想這個問題呢?但是我對死亡的問題很好奇,不肯讓她走開,拉著她的手,不停地問。最後她只好告訴我,是的,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知道這個事實讓我很震驚,你們可能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和經曆。

  佛教和許多日常的生活問題包括死亡問題有密切的關系。佛陀經常教導我們,應該對所有的生命有愛心。爲什麼要這樣呢?因爲衆生都會失去他們的生命,所以對于死亡的恐懼是普遍的。透過佛教的基本知識,你就能感覺到這個話題的重要性。

  學習佛法的時候,應該牢記幾個最基本的真理——四聖谛。第一條就是,痛苦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的科學研究能夠證明,人對死亡肯定有所恐懼,有所思考。如果你去看心理醫生,他會讓你講講自己做的夢。在夢中,你可能會表現出各種欲望,日常生活當中可能意識不到的一些欲望,而且在夢裏經常會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這種對死亡的恐懼,會引起我們的痛苦,如果今天能把這種恐懼從大家的頭腦中趕走的話,那會解放我們頭腦中的很多能量。

  第二個真理是導致痛苦的根源是欲望。有人知道這一點和死亡有什麼關系嗎?人們都想永生,那麼想得到永生的自我是什麼呢?這個自我其實是我們的幻想。認識到這一點不僅對解脫死亡的恐懼很重要,而且對解決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都很重要。無我的境界才是解除欲望的根本。

  下面再談談第叁點,欲望的根源是無明。無明和自我有什麼關系呢?大家經常會有一種錯覺,認爲世界上的事物是永恒的。比如說森林裏住著一個野人,他從來沒有見過機器。有一天,他來到一個村莊,那裏剛好有一臺攪拌機,而且正在轉動。這個野人非常好奇,就把手放到機器裏去了,你們說會發生什麼事?他肯定會受傷。你可能會說,這個野人太愚蠢、太傻了,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用這種方式在生活著。宇宙就象一個大機器,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我們總是把手伸進去,想抓住那些不能永恒存在的東西。

  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佛陀的教導,感到很奇怪,他們會說,我當然是存在的呀。這是因爲他們誤解了佛陀對“我”的解釋。正確地理解這個概念,對于一個佛教徒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把手指放到桌子上,我用一個錘子敲一下,你會怎麼樣呢?你會說,噢!這個自我確實是存在的。其實你所說的“我”是指你這個身體、感受和思考等等,但這個“我”並不是佛陀所說的“我”。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的親人和朋友過世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平時非常珍惜的這個身體並不是永遠存在的。同樣,它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如果吃很多東西,你會變胖;吃的東西少,你又會消瘦。周圍環境的不同也會影響你,比如說身邊的朋友對你不好,你會不開心,所以你想去珍惜去保護的那個自我並不是永恒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佛陀說,欲望來源于無明。當你對某一件事情,對自我非常執著的時候,總會有痛苦産生。比如說如果你對愛很執著,有一天你的愛人離開的時候,就會感到很痛苦。

  我剛才所講的一些問題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是很基礎的知識。不知道我有沒有講清楚?如果你還不清楚的話,應該認真學一學佛教的基礎知識,然後再進一步研究更多的問題。我們建大殿的時候,要先打牢地基,如果地基不夠堅實的話,大殿就不堅固。學佛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學會不執著,就可以擺脫欲望對我們的控製。如何擺脫這種執著呢?你要放棄對永恒存在的自我的幻想,放下這種永生的欲望,就會熄滅它所帶來的種種苦惱。佛教有很多分支,在柏林禅寺我們研究禅宗。“禅”有一層意思是禅定,也叫“冥想”。如果深入禅定,你會觀察到自己的思想,會看到每個想法的産生,成長,以及逐漸地消失。

  通過冥想,你會發現所有的事物都會有出生、成長、成熟、衰竭和消亡的過程。有人會以爲,所有的思想都是他們創造的,是由他們控製的,其實並不是如此。因爲這些念頭、思想只是一種幻覺,當你把這些妄想清除掉的時候,什麼都不存在,什麼都沒有。所以在冥想的過程中,你應該觀察,自我是一種幻覺。一旦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你就能夠理解爲什麼沒有必要對自我那麼執著,而當你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你也就解除了對死亡的恐懼。

  佛陀離開父王的宮殿去尋找痛苦的根源,他說:“如果我能找到痛苦的根源,就把它清除,這樣我就能夠解脫痛苦”。現在我來講講,如何找到痛苦的根源,然後怎樣來擺脫痛苦。我想改變一下講課的方式,我希望大家能夠參與談話。因爲剛才我說了很多,大家卻只是坐著,現在大家發言我坐下來。誰提第一個問題,請不要害怕犯錯誤,最壞的錯誤就是你不問問題。

  某營員 :我想知道的是,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對生活有更深的思考,又是怎樣將東方和西方的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契法師 :謝謝你問這個問題,第一個問問題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我是如何對東方的佛學感興趣的,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我可以簡短地做一個解釋。我的家庭信奉的是西方的宗教。在這個宗教裏,每個星期天,大家都會去某一個地方講講你這一星期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講一些你並不相信的東西。我把這種宗教叫做兩個大腦的宗教,平時的時候用一個大腦思考,周末的時候用另一個大腦思考,而周末的這個大腦是和現實生活脫離的。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我死的那一天到底是在使用哪個大腦呢?我曾經在日本生活過,也會講日文,在日本的時候,我發現佛教使用的是同一個大腦,在世俗生活中和宗教生活中都是以同樣的方式思考問題。用一句流行的話說,我覺得是佛教是現代的和科學的,而西方宗教與現在社會是脫離的。

  某營員:尊敬的明契法師您好,您認爲生死是一種事實還是一種信仰?

  明契法師: 這個問題非常好,非常重要。不同的佛教流派,關于死亡有不同的教義、教導,無法說誰是正確的誰是錯誤的。沒有人有權利告訴你什麼是最正確的,你必須自己來做判斷。關于死亡的教導,藏傳佛教與禅宗是很不同的,可能我們在一些書中已經看到了這種差別。在佛經上確實記載了佛陀講述前世的經曆,但是佛經上也同樣記述,佛陀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事物是永恒存在的,是永遠不變的。你們每一個人必須自己做出這種判斷和決定。

  我是一個禅師,一直在學習禅宗,那麼我就遵循佛陀的教導——沒有什麼事物是永恒的。菩提達摩從印度來到中國傳法的時候,和梁武帝有過一次很著名的會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但現在沒有時間講給大家聽了。皇帝問了他叁個問題,第叁個問題是:“當你死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們猜猜達摩祖師是怎麼回答的?達摩說,我不知道。皇帝就問,你爲什麼不知道呢?達摩說,因爲我還沒有死。我們所有在坐的人,總有一天都會了解死亡的真相。爲什麼這麼說呢?假如一個村子裏有一個最愚蠢的人,今天晚上死去了,那麼第二天早上,他會比所有活著的聰明人,那些思考死亡、研究死亡的人,都更了解死亡。如果你相信輪回的話,不會有任何一個出家人會說你錯了,我也不會這樣說,但是,你應該小心,即使是相信輪回的人,他們的目的也不應該是去追求再生,我們的目的應該是停止輪回再生。佛教的目的不是再生,佛教的目的是成佛。佛是無欲的,而欲望是把人從一世帶到另一世的根源。

  某營員:我是一個佛教徒,相信輪回,可很多信佛的人,他們並不相信輪回,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明契法師:你有權利去相信它,多數的佛教徒都和你有同樣信仰,但是在禅學院不是這樣教導學生的。我也關注和了解過一些關于再生輪回的科學研究,甚至包括一些僞科學研究。有一位愛爾蘭的女士有著很神奇的經曆,她能非常清楚地回憶起往世的各種細節,但是後來被發現是不真實的。當然現在對往世輪回沒有否定的證據,我請大家對這個問題保持一種很開放的心態。有一位西藏的佛教大師說,如果現代科學能夠證實再生是沒有的,那我就不再信佛。我希望你們也擁有這樣開放的思想。

  某營員:請問在以基督教爲主導的西方,您如何向大家宣傳佛教,有什麼困難嗎?你對西方佛教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展望?

  明契法師: 這也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第一個我要說的是,西方人對于佛教有巨大的興趣,令我非常驚奇的是,在西方,每天在街上都會有人把我攔下來向我提問,問我關于佛教的各種問題。有時我會有這樣的感覺,所有的西方人都對佛教感興趣。每次我辦講座的時候,都是人滿爲患。第二個問題,在西方傳播佛法有困難,而且有非常大的困難。因爲基督教的社會是比較保守的,對其他的宗教有所排斥。他們有一種觀念,只要是歐洲人就應該信仰基督教。近來,在意大利有很多穆斯林的移民,羅馬教廷的一些重要人物說了一些話,大概意思就是說意大利的土地應該是羅馬教廷的土地,意大利的空氣應該是羅馬教廷的空氣。這是不是有點瘋狂了?這種看法十分荒謬。因爲羅馬教廷也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去傳教,也派使者到完全信仰佛教的國度裏去。如果他們可以在信仰佛教的國度宣傳自己的宗教,那麼怎麼能說某個國度只應信仰一種宗教呢?所以我的回答應該是很清楚的了。

  

《十二屆:關于死的討論(明契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