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叁屆:企業家的生活禅(楊钊)

  企業家的生活禅

  楊钊居士

  

  尊敬的淨慧法師、明海法師、各位法師、各位學生、各位朋友: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能夠參加”生活禅”夏令營活動。在這裏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作爲一個企業家的生活禅。我的生活禅是怎樣的呢?在座的各位可能都很喜歡上網。現在我們就來進行一個互動活動——上網。上哪個網呢?第一,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網站;第二,我們要上觀世音菩薩的網站。第叁,我們要上趙州祖師的網站。大家如果用心跟我念叁遍“請開吧”這個網站就開了,現在我們首先進入網站。大家跟著我念:“南無本世釋迦牟尼佛。南無本世釋迦牟尼佛。南無本世釋迦牟尼佛。”好了我們進入釋迦牟尼佛的網站了。第二,我們進觀世音菩薩的網站。怎麼進?也是剛才那樣,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大家注意,不只是自己心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而且還要用耳朵去聽,這是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進入他的網站的一個方便。“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趙州祖師菩薩。南無趙州祖師菩薩。南無趙州祖師菩薩。阿彌陀佛!”好了,我們的叁個網站已經接通,以後出來的東西就是佛、菩薩、祖師的加持了。

  我作爲一個企業家,我的人生目標在哪裏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案例。我的人生目標是要有財富,有名利,有社會地位,有健康快樂,有家庭,有智慧 , 這也就是我的生活禅。實在而老土。

  智慧是什麼?有人說看不見,摸不著,實際上智慧是能夠摸得著的。如果一個有錢的人,沒有一點智慧,他會有錢嗎?如果一個有名的人,他沒一點智慧,他會有名嗎?其他目標的實現,亦複如是。因此我們不去空談智慧,而要踏踏實實地感受智慧究竟是什麼?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我們人生的目的呢?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有兩個字:學習。知識是靠學習來的,怎麼樣去學習呢?我覺得學習的方法有叁個方面,一是要善于觀察,二是要善于思考,叁是要善于總結。

  你不能老求佛菩薩,說請給我運氣吧,讓我成功吧。那是沒有用的。佛菩薩說我的老天爺,不要老是來求我了,你自己求自己算了,我告訴你一個方法,與其我給你一條魚,倒不如我教你去釣魚,與其我給你一堆谷子,倒不如我教你如何去種田。與其你老是來求我,還不如我告訴你一個法門,你自己求你自己好了,那個方法是什麼?財運如何得到,如何遇到貴人,如何才能成功呢?佛教說了,你明天想要有財運,你今天必須要懂得財布施,你今天布施了錢財,你明天就有了錢財的收獲。你今天能夠樂于助人,明天就會有很多朋友。你今天看到人家做好事就鼓掌,不管是財布施法布施,人家不如意的事情你令他們如意,你今天讓人諸事如意,明天你自己就會諸事如意。佛教裏說布施有叁種,財施、法施、無畏施,這叁個法門就是協助我們能夠得到財運,能夠成功的法門。

  接著我們講人生的角色,人生的策略。要想懂得人生的策略,就要懂得自己人生的定位和角色。定位就是未來自己要去做什麼,角色是應該怎麼做?古人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現在也是男人最怕入錯行,女人不僅要懂得嫁對郎,還要懂得入對行,現在的女性都要選擇職業啊。對于女性來說選擇配偶更重要,因爲男人入錯行了還可以改,而女性選錯了郎,結婚離婚再結婚,這樣折騰,很容易讓人對人生失去信心。因此人生的策略要慎重,要叁思。你們都是大學生,成功的法門對于你們來說有八萬四千種。我在這裏僅提供幾條意見供你們參考。第一要給自己的定位,自己將來要往哪方面發展?第二就要進入角色,怎麼樣進入角色?就是要不斷地努力,做到最好,時刻提醒自己,我要把自己最希望扮演的角色演到最好。怎麼樣演好呢?就是每天認認真真工作,紮紮實實做人。第叁要不斷學習,學習什麼呢?一者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優點在什麼地方,缺點在什麼地方?自己選擇的職業要能發揮自己的長處,知識型的人就去知識型的行業去發展,而不要去打拼型的勞力型的行業。二者要有知人之明,別人的長處和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用人的時候揚長避短,這樣你就成功了。第四是製定一個可行的計劃,只思考而不付諸行動是不行的,你要有一年的計劃或者叁年的計劃或五年的計劃。第五馬上行動,千裏之行,始于足下,必須要邁出第一步。

  我自己總結出成功還須要具備五個要素:第一,見困難就上,我們每天都遇見很多困難,都遇見很多煩惱,這是在考驗你,遇到困難你就跳進去,自己去解決它。許多人見了困難就怕,其實困難是你的良師益友呀,它給你個機會讓你去學習解決它。如果你老是逃避它,你一生都怕困難,你今天能夠治好這個病,每天你能夠治好那個病,明天你就會成爲一個醫生了。人生的旅途上也是這樣,遇見困難不要怕,要希望自己成爲一個解決困難的醫生,因此困難是學習的一個最好的方法。越是危機,機會就越大。第二,在困難之中學習找尋機會。第叁,激勵自己,當你遇見困難害怕的時候,你就激勵自己不要怕,相信自己一定行,即使不行也是雖敗尤榮,和困難打拼到最後一分鍾。明天你們要去托缽,托缽雖然簡單,看看實踐一下怎麼樣去求別人,當你能夠激勵你自己的時候,團隊有人怕困難了,你也能激勵別人,哎呀,我的老天爺,那麼害羞怎麼去托缽呀,好了,不管是激勵自己,還是去激勵別人,能夠說別怕它,跟它打拼,就能夠在生活之中跟它打拼,這是第四點要學會激勵別人。第五是行動。比如說,水是甜的,鹹的,還是有什麼作用啊,我怎麼說給你聽你還是不懂得,幹脆給你一杯水你自己喝下去,到底水是怎麼回事你就知道了。

  另外成功還有第叁種模式。第一,必須要有上進心,有一顆熱情的心。明天托缽你有沒有報名,可以說已經報名的人你們是有福報,有慧根的,因爲你們勇于承擔,你們有顆熱情的心。既然來這裏學習,就要像學遊泳一樣,要跳下遊泳池去才行。因此,報名的人你們已經走先一步了,有了慧根,這件事情上你們是先知先覺的。第二,雖然不能先知先覺,看看我們是不是能做到後知後覺呢?這個研討會完了,還是能夠去報名,能夠明天去托缽,我希望我們同學不會是一個不知不覺的人。到底我們希望做一個先知先覺的人呢?還是後知後覺的人,還是不知不覺的人呢?命運是掌握在你們手上,以後的生活還是掌握在你們手裏。

  第二,必須鎖定目標和計劃。人生的目標不要太多,最多一個或兩個。鎖定目標後製定計劃,我鎖定的目標首先明天給你們感受一下生活的體會,生活禅呀,怎麼生活呀?這裏就是生活,當你到了一個城市裏,你的錢包丟了,怎麼辦?同樣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都沒有,怎麼樣生活呢?那麼明天的活動“一缽千家飯”,讓我們感受如何面對困難。當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當我們的錢包丟的時候,當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的時候,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的第一頓飯是怎麼找回來的,如果找不到這一頓飯,幹脆就不要吃了。不要老是依賴別人,依賴社會,依賴父母,依賴政府,爲什麼不可以依賴自己呢?

  第叁,培養正確的思維。什麼是正確的思維?靠人不如靠自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不用依賴政府,依賴別人,還是要依賴自己。

  第四,成功的模式要培養領導人才。什麼樣的人才是領導人才呢?領導型人才需要有六種能力,第一種能力是要知人善用,包括知道自己和別人的能力在哪裏,並且善于發揮它。第二是要有激勵能力,不僅能夠激勵自己,也能夠激勵他人。第叁,必須要懂得計劃。第四,必須要懂得統籌,就是懂得控製,適當的調整。第五要善于安排時間、人力和金錢。第六,必須要懂得創新和科技。雖然說了六點,但是要學呢,一生也學不完。這裏先給你們一個概念,以後在生活中,在工作裏還要靠你們慢慢去領悟。在我們旭日集團裏,我們經常用的有叁招。解決問題有叁個方法,叁個步驟,就是懂得怎麼利用金錢、人才以及時間。第一招,作爲一個領導人必須要注意分清輕重急緩,重要的事情先幹,急的事情先幹,把不重要的,不急的事情遲點幹。社會上很多人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見什麼事情就做什麼事情,整天從早忙到晚,結果還是成績不大。第二,隨機應變,就是要學會因人製宜,因地製宜,因時製宜。第叁,事緩則圓,有些困難暫時實在找不到方法來解決,怎麼辦呢?要懂得擺一擺,不要拼命去解決,到頭來只會影響自己的健康。這是旭日叁招。

  剛才說的是個人成功的模式,下面再向大家介紹一下企業成功的模式。企業不可缺乏的叁個因素,不管是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團體也好,第一個是有效的領導班子。第二,要培養幹部隊伍。第叁,大家必須要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比如一個家庭,要爲在五年裏買到一個房子而共同努力,只要鎖定這個目標就沒有問題。這個是成功企業不可缺乏的叁個因素。其次,管理人的標准是什麼?我們的企業要選拔管理人員,要培訓管理人,要培養哪些方面的能力呢?我們主要培養六方面的能力。第一個就是必須要有歸屬感,要效忠公司。同樣的你們來參加這個夏令營,你們也要有對這個夏令營的歸屬感。什麼樣的歸屬感呢?熱愛這個夏令營,怎麼熱愛?參與她的活動,參與活動是你熱愛夏令營的一個指標。同樣你到一個公司,到一個寺廟,是否有歸屬感很重要,要培養自己的歸屬感。效忠公司又怎麼效忠,盡量的熱愛公司,參與公司的活動。第二個,主動求上進,比如明天有活動了,不要等,必須要主動。同樣從現在起就要培養自己主動的個性。那些報名“一缽千家飯”的人我要恭喜他們了,他們已經有兩個指標了,第一個他有歸屬感,第二個他熱情參與寺院的活動,管理人員的四個指標已經達到了兩個。第叁,具備責任心。你們來參加夏令營,除了寺院裏面有責任,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責任呢?我的責任是希望我這個課講好,你們的責任是希望能夠學好。怎麼樣才能學好呢?就是希望你們有股熱情,投入這次活動。第四,團隊精神。第五,尊重和照顧下屬。第六,果斷,但是命令不忘教育,有些人不懂沒有關系,幹完事情向他解釋一下我爲什麼要這樣做。

  關于管理,你們在大學裏也知道,管理有五個步驟。第一要有計劃。第二個必須要有組織。第叁是善于任用。如果一個人就自己把自己管理好,管好自己也不容易呀。第四是領導,如果一個人承擔了責任,就會考慮怎麼把工作做好。第五,控製,比如明天去托缽,怎麼樣去控製自己去克服困難,控製自己的感情。

  管理還有叁要素,那就是人事、管理、技術。在技術方面,基層人員基本上是以技術爲主,人事及管理爲輔。上層的人員,應該以用人爲主,以管理及技術爲輔。中層人員應該以管理爲主,以人事及技術爲輔。一個領導只要求對人事管理好。基層人員,如管理帳目的人員必須對管理帳目的技術要掌握好。如果一個人,能夠團結別人的,能夠管理好人事,這種人可以成爲上層的領導。一個人對某種技術掌握的好,那麼他在基層作一個技術人員就適合。因此,我們要學會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我個人覺得成功首先要“一心”、“叁肯”。一心就是事業心或者承當心。同學們大學畢業了不要老是依靠父母,繼續依靠政府,必須說我自己要依靠自己,學習獨立。未來還要成家立業,成家後還要把家的擔子挑起來。“叁肯”就是肯吃虧、肯吃苦、肯學習。首先要肯吃虧,與人相處要學會不怕吃虧。處世的要點是什麼?處世要靠打拼,打拼就不能怕吃苦,做人最重要的就要學會不要怕吃虧。左宗棠說,與人相處,先學吃虧。吃虧是需要學習的,一般人都不願意吃虧,因此必須要學習吃虧。如果你學會了吃虧,你就比較容易和人相處;如果你斤斤計較,你就很難和人相處。你懂得了吃虧和吃苦,你就會與人相處了。如果你懂得吃苦,懂得打拼,你就有機會學會做事了。做事光是靠打拼是不夠的,必須要學習。用什麼方法?用智慧,而智慧就是靠學習而來的。

  第二,叁分運氣,叁分知識,四分努力。剛才說了你的運氣把握在你自己手上,你今天的運氣是靠你昨天的努力,你明天的運氣是靠你今天的努力。因此你要財運,你就要財布施。你想要有貴人相助,你就要樂于助人。你想要諸事如意,那麼你能夠幫別人什麼,你就必須去做,這樣你將來就能諸事如意了。其中知識是可以學習來的,再加上不怕吃苦,能夠打拼就可以得到成功了。

  第叁,要懂得計劃、落實、檢討。管理的五個步驟可以簡化成叁個步驟:第一有計劃,一個月有一個月的計劃,有了計劃就寫下來。然後去落實每個月的計劃。第叁要檢討,每個星期去檢討,看看自己有沒有落實。每一月,每一年都要不斷去計劃、落實和檢討。這樣你經過一年或叁年你就會發現自己進步很大了。

  第四,就是信、解、行、證。這個是佛教的法門,意思是你對這個成功的法門你信了有多少?你理解了有多少?有沒有在實踐中去磨練,去練習

   只有練習了才知道,原來我和成功不是很遙遠,我和成功有個約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第五,行動。怎麼行動?就好像以前少林寺的師父,拳不離手,每天走路都在打拳,曲不離口,就像藝術家洗衣吃飯不忘唱歌。這樣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踐,在事上用功,每一個當下,每件事情都去學習,這樣不到一年五年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了。好了,怎麼樣學習最好呢?在工作中學習工作,在生活之中學習生活,這就是生活禅的精髓,也就是我這個企業家的生活禅的秘訣。

  謝謝大家!

  老和尚:各位營員,我首先向大家表示我的一個心態,我們請 楊 先生請了十二年,終于在第十叁年的時候把 楊 先生請來了。 楊 先生今天的講課,可以說是非常的精彩,非常的實際,非常的有用。不但對我們營員有用,對我們管理寺院,做佛教事業,也是非常的有用。所以說怎麼學習,在工作中學會工作;怎麼生活,在生活中學會生活;怎麼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這就是生活禅的方法。可以說我們所提倡的生活禅 和楊 先生企業家的生活禅非常默契。這就是佛心,禅心,人心都是一個心。 楊 先生今天的講課,可以說是要言不繁,繁言不要,都是一個字,兩個字,四個字。容易記,可操作。 楊 先生以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以一個信受奉行的佛弟子,他講的每一個字都是親身的經曆,他講的每一個字都是從他修行當中,工作當中體驗出來。所以希望我們每一位年青的朋友 向楊 先生學習,佛菩薩在哪裏?就在這裏。在我們這個世間,一個佛菩薩不夠,兩個佛菩薩也不夠,叁個佛菩薩也還不夠,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爲佛菩薩。

  阿彌陀佛!

  

《十叁屆:企業家的生活禅(楊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