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五屆:第十五屆生活禅夏令營開營式上的講話(淨慧法師)

  第十五屆生活禅夏令營開營式上的講話

  淨慧老和尚

  ( 2006年7月20日)

  

  各位領導、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營員:

  夏令營走過了十五年的曆程,從第一屆到今天的第十五屆,之所以能夠走過這樣一個漫長的曆程,能夠一屆一屆的連續舉辦,首先我們要感恩叁寶的加持,祖師的加持,我們要感恩黨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英明和偉大,感恩國家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給我們的支持和關懷,感恩河北省委、省政府,河北省委統戰部、民宗局,石家莊市委、市政府以及趙縣的縣委、縣政府各級領導對柏林寺、對生活禅夏令營、對我們河北省的佛教工作始終給予了非常有力度的支持,非常有力度的關懷。爲了表達我們的謝意,請大家熱烈的鼓掌。

  生活禅夏令營辦到第十五屆,本來我是想借這個機會做一點點小結,由于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有時候很難動腦筋,也很懶,所以就沒有很系統地來繼續思考。下面我想很簡略的分叁點來說一下。

  第一點,關于生活禅。十五年前我們根據如來禅、祖師禅,生命覺醒慈悲奉獻的精神,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理念,以及舉辦爲推動生活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宗旨的生活禅夏令營。十五年的時間,有如一彈指間,又飽含著瞬息萬變的豐富內容。十五年的曆程,生活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宗旨已經深入人心,而由此延展的一系列新的理念,使生活禅的修行法門更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我在十五年前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開營式上講話時,曾經說過:生活禅是傳統中華禅在現代條件下的具體運用。傳統的中華禅,是佛教最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法門。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求人們在現實的人生,在生活的當下完成覺悟和解脫。生活禅繼承了這一精神,同時又結合現代人的實際情況,強調在生活中實現禅悅,在禅悅中落實生活。生活禅認爲信佛學禅不是逃避人生的責任,而是要關懷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十五年前參加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的營員,在談他對生活禅的體會時說:生活禅的目的在于賦予生活以本來的意義、本來的面目。禅脫離了生活便是死禅,生活脫離了禅便是迷茫、麻木,生活禅揭示了生活與禅的內在一體性,人的生命在這種一體性中獲得了真正的意義。一位日本曹洞宗的僧人,參加了第二屆生活禅夏令營以後,談他的感想時說,生活禅正是禅的出發點,除了和尚以外,普通人能在生活中實踐和實現禅。他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用生活禅“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精神去生活。

  關于生活禅,十五年來我幾乎天天在講,更是念茲在茲地在貫徹生活禅的理念。在去年第十四屆生活禅夏令營開營式上,我對十幾年來在實踐中總結的生活禅理念做過初步的梳理,那篇講話稿已經收錄在《第十四屆生活禅夏令營專輯》當中。

  第二點,關于生活禅夏令營。夏令營按其原來的意義和功能,它是學校教育的一種課外教育活動。夏令營的活動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時間靈活等特點,是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課外和假期活動形式。社會上辦夏令營已經蔚爲風氣,宗教界辦夏令營,基督教、天主教的風氣之先,早已有夏令營的開辦,改革開放以來,也仍然在繼續。至于佛教方面,臺灣佛光山等佛教團體,也早已吸收辦夏令營的形式,注入佛教內容、擴大佛教影響、促進人心淨化與社會祥和。在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河北省佛教協會,以傳播生活禅理念爲目的而開辦的生活禅夏令營,我想大概是首創。在此我們要特別感謝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廳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指導,要感謝國家宗教局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要感謝中國佛教協會的支持,要特別感謝已故的趙樸初會長的親切關懷。生活禅夏令營從第一屆到今天的第十五屆,始終堅持愛國愛教的大方向,始終堅持積極探索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大方向,始終堅持佛教爲現實服務、爲社會做貢獻的大方向,始終堅持佛教要契理契機、與時俱進、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大方向。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培養積極向上的信仰素質,倡導“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人生態度,大力弘揚感恩文化,大力提倡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通過十五年艱苦細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大衆認同、參與、成就下,生活禅夏令營這種新型的傳播佛教思想文化的活動,分享禅悅法喜的活動,不僅在河北省佛教界形成共識,在全國佛教界也逐步爲更多的人認同、參與和效仿。組織夏令營活動的佛教團體和佛教寺院,逐漸在增加。佛教界辦夏令營,無疑將推動佛教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無疑會擴大佛教的正面影響,樹立佛教界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

  對于佛教界舉辦夏令營的意義,十五年前上海複旦大學王雷泉教授,在參與了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授課之後發表了許多積極的意見,他說:“生活禅夏令營是國內佛教界第一次舉辦的以大專青年爲主的夏令營,可以說是佛教一次真正面對社會的主體性活動。”他說:“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整個過程,充滿著濃郁神聖的宗教氣氛,夏令營活動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又不包辦代替,政教關系融洽,也向社會展示了佛教在這個時代的生命力。夏令營活動的文化品位極高,擔當幹事的法師、居士和義工,很多人都有大專以上的學曆,組織工作有條不紊,格調清雅而不俗套。”這是王雷泉教授對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發表的看法。

  第叁點,關于生活禅的意義。生活禅是在時代的呼喚中誕生的,生活禅的一系列理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佛教傳統與時代相結合的産物,有著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生活禅是中國佛教思想在當代的新探索,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在未來一定的時期內、一定的範圍內,將會成爲當代佛教主流思潮和修學的法門;生活禅的一系列理念,植根于深厚的佛教傳統,是促進社會和諧和人心淨化的積極思想取向,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和社會意義。夏令營活動深受青年佛學愛好者和佛教信仰者的歡迎,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理解,佛教界辦夏令營從一個地方發展到近叁十家,各處都有名額爆滿,人多難入的呼聲。由此可見辦夏令營深得人心,更是深合佛心祖意。我們要把辦夏令營這種弘揚佛教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的活動方式堅持到底,不能打退堂鼓。剛才夏居士在講話的時候,希望夏令營成爲百年傳承的一種弘法利生的方式。我想這是作爲一個護法居士,對生活禅夏令營的一種期許、一種期盼。我希望將來繼任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的人,現在和將來繼任趙州柏林禅寺方丈的人,要記住夏澤紅居士剛才講的這句話,使夏令營成爲一個具有百年傳承的弘法活動。

  我已經快八十歲的人了,我可能今年參加了這一屆夏令營明年就不再參加了,我要到山裏邊去修行,就不出山了,所以今年的一切活動讓它做一個了結。在佛學院第四屆畢業典禮上,我也說過,佛學院的一切活動今後我也不參與,慢慢的把手頭的一切事情做一個了結。當和尚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能忘記,我們學佛的人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能忘記,所謂要將信仰最終落實于自在解脫,這是我們大家的一個共同目標,所以從明年開始我將不參加任何的社會活動和佛教界的活動。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