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七屆:普茶▪P4

  ..續本文上一頁年他不紅了,我們還得再換人。

  不過,念經的這個腔調,有些內容可以根據現在的時代做一些調整,這個可以,可以探索。佛教也應該有現代的人能適應、能接受的曲調的歌,我們有一個盤給你們的,那都是你們現代的比較熟悉的那種風格的佛教歌曲,就是《趙州禅茶頌》,那個盤每人給你們一個,你們回去可以聽聽看怎麼樣,下次來還可以給我們提意見。

  男營員:我不是爲了提問題,我是感謝淨慧老和尚。

  因爲老和尚開始的時候他說了一些話,前兩天的小參我沒有去,因爲那時候我心裏很無明,不知道自己應該問些什麼,不知道自己疑惑的是什麼,但是老和尚說的那幾句話雖然沒有解答我的問題,但是我聽了老和尚的話之後,我突然就知道了我到底想問的是什麼,知道什麼是無無明,知道了什麼是色即是空,謝謝!

  男營員:各位法師好,各位兄弟姐妹好,我是來自北京。

  剛才聽到香港的同學表演了節目,我想對這次的活動就是提一個小小的意見吧,我自己個人看法。

  我們這次夏令營大家都感到很充實,五十多位香港來的同學不遠數千裏,但是我是覺得我們大陸的同學可能只是在吃飯或是什麼時候聽到他們用粵語交談,我們才知道,他們是香港的,我覺得我們大陸和香港同學之間的交流不是很到位。

  剛才聽完香港同學唱以後,我這幾天了解到我們大陸的同學也是臥虎藏龍的,大家心裏面可能是不是有人想展現一下我們大陸同學的風采,肯定有這樣的想法,我就想如果下次有機會,可以讓大家提前准備一下,然後讓大陸和香港同學有一個互動,這樣能更加增進一下了解,我覺得……

  明傑法師:你是想說PK吧?

  男營員:不是PK,不是PK,就是想說了解一下。因爲包括我來說,我現在還沒有跟香港的同學有過交流,我想有一個這樣的平臺,既然我們都是緣分嘛,就想有一個這樣的平臺,既是跟佛結緣,也是在佛的攝受下……因爲大家都是一家人嘛,我就是這樣想的,謝謝!

  女營員:老和尚、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營員,晚上好!因爲今天我感到剛才明傑法師希望我們當下這個環節提出一些問題,也是因爲法師都在場,機會非常難得,剛才明傑法師也提到,這個佛教的現代化的問題,之前我也在思索這樣相關的問題。

  首先有一點就是我一直以來我覺得有一個困惑,或者說有一種困難,就是佛學的經典是浩如瀚海的,我們可以做一種比較,當然這種比較是沒有價值判斷的。比如說基督教只有一本《聖經》Bible,這樣一本《聖經》,他就靠這樣一本經典,是非常容易在普通大衆之間去傳播的。但是相反呢,佛學經典是非常精深的、博大的、複雜的,那麼它在這個現代社會,如何去平衡現代社會的這種不管是生活節奏還是信息的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用比較精簡的方式,又精簡,但是又沒有失去佛學本身的要義,沒有通過一種世俗化而把它簡單化,或者無意識地誤解——就是容易在這種簡單化的過程中容易産生某種誤讀,如何去平衡這兩者。

  另外還有一個相關聯的,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適問,因爲我來到柏林禅寺有一個感受,就是我不太敢問問題,因爲我怕一問就錯,因爲當你問了的時候,可能是因爲你有很多精深的東西你並沒有掌握到,所以才會進行這樣的發問。但是我還是問一下吧。

  我們談到佛學的傳播的現代化的問題,我不知道諸位對現代化這種理解它是不是僅僅是在硬件設施上的,我們有電腦的,或者沒有的,或者是類似其他,現代人是不是他有一種努力去獨立尋找真理的這樣一種特質,但是我們又同時在想,我們要空心,我們要放下我們的過去,去接受經典,接受這種教化。我們又如何去理解現代人的獨自尋找真理和放下、空心這之間的關聯,大致就是這樣的問題。

  我沒有什麼選擇,可以是明海大和尚或者是其他法師都沒有問題,或者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不是一個人來回答我的這個問題。

  明傑法師:那就請明海大和尚或者他指定。

  明海大和尚:我想我先說兩句吧,如果是我說得不太到位的話,請淨因法師可以補充,因爲他的資訊可能應該比我豐富一點。

  剛才這位營員說的佛教經典傳播在大衆化這個問題上,實際上佛教界的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意識到以後,我們佛教缺少一本比較凝練,比較概括,把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義容納在裏面的一本書,這個工作是很早就有人做,我的印象——我從我師父這得到的資訊——我的印象,日本人是不是做過一本,師父是吧?

  淨慧老和尚:《佛教聖典》。

  明海大和尚:啊,對。師父點頭了,叫《佛教聖典》。

  那麼現在也仍然還有人做。當然比較基督教來說呢,我們要做的工作有點難度。因爲佛教它有叁大語系,有叁個傳承的經典。所以我所知道的,我有一個朋友是挪威的,挪威佛教聯合會的會長,一位外國人,他倒是對叁個傳承,特別是藏傳、南傳他很熟悉,他們在編一本以叁大傳承的經典爲資料的這麼一本書,一本佛教的一個冊子,現在好像也接近完成了。然後在大陸也有一些人,也有一些學者,佛教界的人把有些佛經進行白話,白話版,就是讓現代人讀起來語言上的障礙減少一點。那麼爲什麼會造成這種差異,我也不帶任何價值判斷講一下我的淺見。

  因爲這兩種宗教有不同的性格,基督教是一個天啓宗教。天,上面來啓發給人類的,所以它的教法是以一種——我們借用現在我們大陸經常用的一個詞——“指示”,上級指示,領導指示,因爲既然是指示,一般都是比較凝練的。上頭來的文件,字數不會太多的。它是外面來啓發,啓示的,訓誡的,權威式的。

  佛教是自覺性的宗教。佛陀覺悟,然後他把覺悟後的智慧跟我們分享,所以這種傳播教法的方式是可以平等討論的。所以在佛經裏面,佛陀講話都是“于汝意雲何?”他跟你商量,不是從上面指示下來的,你只能接受。“于汝意雲何”啊?因此佛教由于它可以討論,所以它是廣泛涉及到宇宙人生的各種問題展開的,因此它的經典多。從宗教的比較來講,大概是由于個性差異造成的,這個倒沒有什麼優越可論,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說,現代人獨立,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有點難,下面請淨因法師來回答。

  淨因法師:剛才明海大和尚講得很透徹,佛教裏面的所有經典,就相當于醫學裏面的《本草綱目》,我們根本不可能把《本草綱目》壓縮成一本小冊子,原因很簡單,是針對不同的病而寫出不同的藥方。佛教的特色就是剛才明海大和尚已經說了,他不是天啓的,他是針對衆生心靈上的問題,所以呢,所有的佛經都是佛陀開出的藥方。

  佛教現代化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佛教應當相當于一個超市,任何一個人進去都能拿到他想要的。現在佛教不現代化就是很多進去拿不到他想要的,要現代化就是要根據不同人:兒童、婦女、東方人、西方人……根據不同的人,看看他有什麼需求,我們製作了産品放進去,有人進來都能找到他想要的,或者是得到利益的。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marketing的問題。這個marketing你們可能覺得很奇怪,本來就是你有病了,我給你開藥方,不就那麼簡單嘛。但是現代社會有現代社會的問題,這就是attachment detachment是放下不放下的問題,大家不太明白,佛教裏面講放下,放下的不是錢,放下的不是責任,放下的不是義務,真正放下的就是你對擁有的錢、地位、名利,各種各樣的外在資源的執著的程度。放下的是一種執著的心態,拿起的是一種責任。所以放下和拿起的應該是不二的。沒有放下,你怎麼可能拿起,沒有拿起,怎麼知道你會放下。所以我認爲,我們放下的應該是一種執著,拿起的應該是一種責任。因爲佛教裏講自利利他,是相互的。放下的過程就是自利,自利的目的是爲了利他,利他以後不論是成功還是不成功,你都得要放下。成功呢,你要功成身退,你老抓著叫人家感恩你,你就找了一個麻煩了嘛!如果不成功,你更要放下。所以說,進跟退,放與不放,這個之間就是佛教的大智慧。就是要看看你對佛教的領悟了。好吧,謝謝!

  明傑法師:感謝明海大和尚和淨因法師的指導,現在有一位義工要供養大家一首《感恩歌》。

  女義工米米:尊敬的老和尚、尊敬的大和尚、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營員、各位義工,大家晚上好!我來自河北秦皇島,非常榮幸和大家一起度過了這樣的一個夜晚。這樣的一個夜晚讓我想起了七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柏林禅寺,參加夏令營的場景就是這樣子的:美好的夜晚,古柏樹,清風明月,還有手中那杯溫熱的趙州茶,一切都非常的讓人熟悉,雖然經過了很多年,我們在外面,柏林禅寺的晨鍾,對我們這些參加過的營員仍然是一種召喚。它讓我們回頭,不要忘記自己回家的路。所以這麼多年,我深信,所有參加夏令營的營員,包括一些義工,對柏林禅寺,對柏林禅寺的法師,都充滿了深深的感恩。借今晚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唱一首《感恩歌》,奉養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米米唱歌)

  明傑法師:我知道我們的營員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因爲時間關系,請大家端起杯子,飲盡這杯趙州茶,然後我們一起來聽鍾。

  黃帥居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我們一起來唱佛教四大名山四大菩薩好不好?來,大點聲!

  營員:好!

  南無清涼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峨嵋山銀色界大行普賢願王菩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九華山幽冥界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十方叁世諸佛菩薩

  明傑法師:今晚的柏林夜話到此圓滿,再次感恩老和尚,感恩各位法師,也謝謝大家!

  

《十七屆:普茶》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