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七屆:“我的善緣”分組茶會(節選)▪P5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這樣的緣可以感到這樣的果,其實這樣的果呢,比較專業一點我們把它分爲叁種果:一種叫做異熟果,就是說我們這一生所感得身體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還有一種果叫做增上果,就是我們感得周邊的環境,親戚呀,朋友啊,一些近緣等等;還有一種果叫做等流果,就是我們生命當中的一些習性和習氣。剛才我聽小雪和她的母親分享她們這個故事的時候,有個很深的感觸是,小雪,我們以她爲實例來說,實際上她這一生中所感得的異熟果,就是她的身體並不是很好,因爲她是盲人嘛。但是她所感得的增上果,就是她的環境卻是很殊勝的。你看有很好的父母去照顧她,不管在求醫的時候還是學習的時候都會有很多善緣來成就她,這就是她的增上果很殊勝。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更重要的一點是說,她雖然有不太好的異熟果,有很好的增上果,但是她在面對這些好的和不好的境遇的時候,她和我們的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爲我們普通人,我們遇到不好的東西,我們可能很排斥它。你看她,比如她遇到那樣不好的父母,她沒有任何的感受,然後她遇到很好的環境的時候,她也沒有說習以爲常很高興,而是說:我已經遇到這麼好的環境了,應該怎麼去幫助別人。所以她等流果裏面的習性是什麼呢?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是她很懂得去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二個是她遇到不好的境緣的時候,她沒有去抱怨反而是很努力地積極向上。我聽她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她和她的母親反複的在講叁個字——不放棄,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善緣。我覺得今天聽了她們的故事之後,在以後的生命當中,會成爲我的一種動力,以後遇到任何好的和不好的事情的時候我都會學會不放棄,不抛棄。謝謝大家!

  第叁組(主持人:明憨法師)

  明憨法師:今天晚上我們在這個清涼的月光下,在柏樹叢中來座談,談我們每個人的善緣,因爲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學習要靠各方面的緣來維護。佛教講的這個緣呢,就是各方面的條件,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無數的條件來組成,當然我們現在這個狀態是很成功的狀態,就是說我們周圍的這些緣,都是成功的緣,都是善緣。我們大家喝茶,來各自談自己的善緣,這樣就可以互相促進,加強我們珍惜善緣的這種心念、心態。

  我們這次座談本身也是一個善緣,因爲如果我們每個人發揮得好,大家都把自己心裏的話說出來,每個人聽到以後也有一定的鼓勵,所以本身我們這個活動,也是一個善緣。我們平時講加持力,什麼是加持力呢?這個加持力也是得到好的信息,得到這種可以使我們向上的力量,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加持力的通俗解釋。

  我們喝喝茶,大家都來談一談,談我們各自的善緣,希望我們這一組本身的善緣也更加具足,大家都隨便地說,我們也可以坐得攏一點,再近一點,這樣聲音就好。誰來談一談,大家在醞釀啊,剛才這兩位介紹的,非常感人,恐怕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類似這樣的事情也很多。佛教講衆生,一切的生命,它本身都具備這個慈悲的功能,所謂的愛心。我小的時候,有一個語文老師,他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他的家屬又在路邊撿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是一個盲人,他家裏的經濟情況非常差。我老師他只有一個母親,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這個老師他的父親去世了,他有個弟弟也不能自立,就他成家了。他們一家六七口人,我這個老師也非常的本分,如果要再加一個小孩,本身這個小孩還是一個殘疾的,這樣他的生活就非常地緊張。後來我就上班了,以後又出家了,究竟他家裏的情況怎麼樣,我光知道當時他的家屬是非常的慈悲,覺得這個小孩要是不撿來肯定就死掉了,撿來自己就要對這個小孩獻愛心啊,他照顧這個小孩肯定要比照顧他的兩個小孩要周到。可惜的是我老師的太太在我出家前後去世了,他叁個孩子怎麼照顧的,也不知道。

  還有趙縣有一個居士,她家裏也有孩子,她也在路邊撿了個小孩,這個小孩可能是腦癱,先天性的腦癱,我們大家也給她想辦法來治療,我們老和尚也給她說治不好,但是她信心很大,後來我到真際禅林,她抱著小孩去,不過結果也不好,這個小孩死掉了,這個居士非常傷心。

  你們說我講的這兩個是不是善緣呢?跟剛才她們兩位情況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結果不是很理想,不過說明人的善心、人的善念、奉獻、發慈悲心,這是我們的本能。佛教講最根本的,我體會比較深的是觀一切法空,一切的現象都是空性的,所謂的空呢,就是所有的現象是各方面條件來組成的,我們就沒法自我把握,自我把握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這是現象。那麼我們知道這個現象怎麼辦呢,還要不舍一切衆生,來獻我們的愛心,來獻我們的慈悲心。好,大家誰來說?

  營員1: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家長裏短的事,我家裏就我媽媽和我奶奶,我奶奶有一點重男輕女,小的時候我媽媽和我都不是特別喜歡我奶奶,由于我爺爺過世了,所以我奶奶跟我們住在一起,之前因爲我媽媽還是老實人嘛,所以在起居飲食上對我奶奶照顧得非常周到,但是我們感情上對她都沒有任何投入,後來通過學習,明白無論她怎麼做,我們要從我們自己做起,跟她結這個善緣。因爲不管我們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要一日叁餐的去照顧她,所以我們爲什麼不懷著一顆結善緣的心去做這些呢?在我們開始轉變心態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帶上我奶奶出去玩,回來感覺我奶奶很興奮,我媽媽心中的包袱也放下了,她告訴我們由忍氣吞聲變成懷著一顆“這樣對你是成就我”的心來對待她,然後家裏氣氛就變了,我奶奶由占據家裏的主人變成一個家裏的成員,一個附屬的老人,所以她在這個家裏覺得過得很自在,她的情緒也變好了,我家裏還是老樣子,沒什麼改變,只是這些細微的變化,然後我們自己心結也打開了。她的行爲在以前是我們憎恨她、討厭她的一個原因,但是從這個感恩和善緣來講,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感激她的原因,我奶奶她之前的做法會促使我們思考這個事情,思考與她的關系,通過這個思考和對佛法的學習,身邊佛菩薩加持,我們得到的好朋友的幫助,我們真的從這裏體會到要好好結這個緣,之後真正得到解脫的是我們自己本身。這個緣分我的體會是從我做起,每當遇到這個事情,要做判斷、做決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正確的判斷,反正人相遇、事情相遇這因緣的際會,一定要從我開始結一個善緣,這個善緣傳遞下去不管變成什麼,我沒有做錯,這個事情最後還是會成就個人,我是這麼想的。

  明憨法師:好,這個李居士她講得很好,就是說我們平凡的家庭生活,裏邊也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對待,所謂我們的修行也好,我們的生活也好,我們要來面對、要來突破、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就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一個結善緣的心態,從自我做起,從家庭做起,然後再影響到社會,這樣很重要,也非常的實際,我想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有這個原則,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們的思想就是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再慢慢來影響社會,一個好的心態就會感召到很好的緣,好,我們誰還來講?

  營員2:師父、各位營員大家晚上好!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爲接觸佛法很特殊,這個緣分很深很深。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來柏林禅寺參加活動的前兩天,我們在濟南開推廣傳統文化的會,有個學員晚上剛下了火車就被狗咬了,咬得還挺嚴重,而且跟狗的主人發生了民事糾紛,都到了公安局。因爲沒有親人在濟南,在這種情況下想到了我們,給我們打了電話。我們老師十二點多的時候起身,因爲我們對濟南也不熟,就開了車,什麼也不想,先走再說,先動起來,就這樣也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地點,車上一直放著佛號,菩薩啊,加持加持,也沒多想,但走了一個小時後下車看了前面,因爲當時已經很晚了,沒有人,就到了一個小賣部,問了一下路,這個地點在哪裏,路人說,前面就是。一點彎路沒有走,也沒有問路,開了一個多小時路程,這是非常特別的一個事情。到了之後,當時的氣氛也比較激烈,因爲民事糾紛嘛,想要多賠點款的意思,但是我們老師到了以後,因爲時間也比較晚了,已經一兩點了,說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早上六點在這裏我們再說。而且發了一個願要爲雙方都考慮一下,我們老師處理完這個事情又送了對方一些好的書籍、光盤,關于佛法的,結了這麼一個緣。到第二天去了之後呢,氛圍特別特別好,而且狗的主人那一家,他的女兒是學佛的,通過一些其他方面的溝通,我們這個被咬的學生和狗的主人後來就跟母子一樣,關系非常好。爲他人著想,把惡緣轉成了善緣。所以我講出來跟大家分享,因爲我們年齡還小,在以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常常存一顆爲別人著想的心,身邊的善緣也會越來越多,就這樣,謝謝!

  明憨法師:好,他講得也很好,一個善心就會感召善緣,這個很重要,佛教講一切唯心造,我們現實也是這樣,我們有個好的心態,就會有好的感召力,我們每個人想一想,自己身邊這樣的經曆也會很多。

  營員3:師父,我講一下,要是時間長了請您打斷一下,我不太清楚我這算是善緣還是孽緣。怎麼說呢,因爲我本身是學習畫畫的,初中就開始學一直到大學,就一直學這個。因爲從小開始學畫畫,家裏一直是供我學,我上大學以後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就是我上大學,我的學費、生活費,我都自己掙。這樣一邊上大學,一邊在畫廊代課,相當于是一個老師。去年的時候,因爲今年我正好畢業,去年的六月份,我在一個畫室裏代課,當初我們在北京學畫畫的時候,吃過虧,就是老師對我們不太負責任,回過頭來我上大學以後,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標准,以後帶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對得起他們,你教畫畫,你不能只教這一時,有的時候你的這一句話會影響他一輩子。所以那段時間代課自己很用心。我爲什麼說不知道這個緣是孽緣還…

《十七屆:“我的善緣”分組茶會(節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