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相,無有嫉妒生歡喜。
修習有緣喜心後,當修無緣喜心定。
通過如是而觀修,則依喜心之實相,
會令身語意叁門,任運自成寂滅樂。
修習喜無量之果,境地穩固心歡喜。
如是修後先修慈,以此依次除四執。
修慈若貪衆如親,修悲除苦因果執。
悲心微弱若有緣,以無緣喜除憂患。
修喜心若極散亂,以修大舍離親怨。
舍心若成無記法,當如前慈次第修,
以此容易至修量,獲得穩固之驗相。
修持極穩瑜伽士,順逆輪番頓超修。
依此證悟新境界,較極穩固更穩固。
如是修持異熟果,獲得增上決定勝,
轉生欲界人天身,能得利益與安樂。
同行等流恒修彼,感受得樂離違品。
轉生悅意喜樂境,衆生和合財富裕。
四無量心更增上,任運而成自他利。
修持慈無量心者,無嗔受用皆圓滿,
獲得大圓鏡智慧,相好嚴飾報身相。
悲心無貪得法身,現前妙觀察智慧,
一切法身之功德,力等十八不共法。
喜心無有嫉妒心,獲得報身成作智,
幻化種種不定相,任運自成諸事業。
修習舍心無慢癡,現前平等性智慧,
以及法界性智慧,離戲法性本性身。
慈等功德無邊際,無等人天導師贊。
皈依余師爲劣道,持四無量此正道,
趨向解脫無垢染,叁世諸佛前後迹。
因乘承認如種芽,方便智慧生二身,
果乘承認身二障,遣除依緣悲方便,
實一空性大悲藏,因果二乘同實修。
經說無始善種子,未作本來即存在,
密許本來具叁身,遣除客障顯密同,
總之經續諸道一,諸成就者說內外,
是故佛子後學者,當勤修持四無量。
如是寂性之善說,遣除衆生心汙垢,
令入歧途劣道者,疲勞心性今休息。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第七品四無量心終
第八品 發菩提心
慈悲喜舍四無量,如是詳細實修後,
當修諸法之根本,願行二種菩提心。
脫離煩惱叁有海,遣除一切畏憂罪,
摧毀業與煩惱行,引導衆生趨寂滅。
雖無現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縱入根本慧定時,智慧方便亦雙運。
身語所作皆具義,成爲世間應供處。
余善果劣將殆盡,發心攝善不盡增,
猶如水入澄清海,良田莊稼極茂盛。
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間亦多樂果,
寂滅自性菩提因,故當勤發菩提心。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愈衆疾之妙藥,
智慧日輪除惱月,亦如虛空無垢染,
功德無量如群星,恒時利樂之自性。
菩提心之福德雲,不可思議無有量,
如來功德極稀有,廣如法界無邊際。
發心爲利無量衆,欲獲真實正等覺,
此心可分爲二種,即是願行菩提心。
意樂發願實際行,猶如欲行與正行。
願心本體四無量,行菩提心爲六度。
何人俱胝數劫中,供養無量數佛陀,
僅僅爲求自利益,福德不及願發心。
佛說刹那間發心,遣除衆生微小苦,
以此可離諸惡趣,享受人天無量樂。
行心利益更無量,真實行持遍布故,
刹那行持遍勝心,圓滿數劫二資糧。
叁大劫等諸說法,義爲速圓或久圓,
一生解脫依智力,方便精進及勝智,
以此叁者而修持,則有無上廣大力。
此乃悲心之果樹,肩負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間前皆無,爲己夢中尚未夢,
何況利他菩提心,前無新生當歡喜。
菩提心從上師生,如摩尼寶降所欲。
功德圓滿之上師,爲令弟子生歡喜,
當說輪回之過患,以及解脫利益等,
初中後之諸善法,贊頌無邊菩提心。
悅意供品嚴飾處,陳設佛像等所供。
觀想遍滿虛空界,如海雲聚佛菩薩。
觀想彼臨極應理,此爲自心清淨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說如意成所願。
合掌手捧鮮花後,請住供沐衣飾等。
猶如悅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蓮花狀,
雙手合掌妙音贊,幻化無數身敬禮。
大地山海微塵數,叁界無有如是福,
獲得身禮所覆處,直至金剛大地塵,
同等數量輪王位,究竟獲得勝佛果。
以真實財意幻供,無上供品作供養。
以香鮮花酥油燈,淨水神馐與華蓋,
幡旗寶傘器樂聲,勝幢拂塵腰鼓等,
身與受用諸資具,供養師尊叁寶等。
以諸天界悅意物,無量宮具寶璎珞,
歌舞钹聲妙贊雨,百種勝飾作供養。
以林寶山蓮花湖,天鵝翩翩起舞覓,
藥等妙香如意樹,垂枝花果作供養。
蓮花飄動引密蜂,手镯嚴飾睡蓮花,
離雲日月光令開,悅意青蓮皆供養。
涼風吹拂旃檀樹,散發撲鼻之芳香,
山洞岩窟悅意處,清水滿池皆供養。
秋季夜晚皎潔月,離曜群星所環繞,
璀璨千光日輪飾,四洲世界皆供養。
鐵圍山等無數刹,圓滿妙欲作嚴飾,
十方如海塵數刹,悉皆供養佛佛子。
妙瓶寶樹如意牛,輪王七寶八瑞物,
七近珍寶廣大物,供養應供大悲主。
等持意供遍虛空,內外密之供雲海。
鮮花妙雲飾美宅,藥香甘露之雲聚,
燈光神馐樂音雲,贊聲海雲皆供養。
意幻供雲無邊際,散布美女持鬘女,
歌舞供養天女雲,獻佛菩薩令歡喜。
無始串習之習氣,業及煩惱所造罪,
成爲叁有輪回因,忏悔所有一切罪。
衆生無量之福德,恒時我誠作隨喜。
爲度一切諸衆生,祈轉無上妙*輪。
乃至有海未空間,祈請住世不涅槃。
以此善根願諸衆,一同成就正等覺。
猶如冼淨之布匹,染色色彩極鮮明,
以此前行淨相續,明現正行之勝心。
此福德果無有量,遍布法界虛空界。
叁誦皈依佛法僧,祈怙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薩,發菩提心守學處,
我今爲利諸有情,發菩提心守學處。
未救護者我救度,未解脫者令解脫,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諸衆生得涅槃。
當于晝夜叁時中,勤發二種菩提心。
一誦發願菩提心,二誦發行菩提心,
叁誦可令願行心,獲得穩固與清淨。
從即日起我成爲,諸衆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薩名,不畏叁有利衆生,
恒時唯勤行饒益,以使人生具實義。
清淨善心良田上,生長二菩提心苗,
此後爲使此二心,清淨增上當精進。
觀想衆苦自取受,自之安樂施衆生,
願至菩提不離此,輪番修煉施受法。
願學處修四無量,爲斷違品當護心,
行心學處行六度,爲斷違品當精進。
恒以知念不放逸,斷惡行持如海善。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