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蛋白質來源的大豆
含有二基乙酸的大豆蛋白質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大豆等一般的豆類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尤其是大豆,一向被稱之爲“田園之肉”,因爲它具有與肉、魚相似的蛋白質。
一般說來,植物性食品的蛋白質,總是比不上動物性食品的蛋白質。這與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著密切的關系。
大豆的蛋白質具有植物蛋白質少見的二基乙酸,很遺憾的是,只含有很少的氨基酸。不過這種缺陷可用雞蛋來補充。生的大豆含有危害人體的蛋白質,所以大豆不要生吃。如今,大豆已經被製成各種加工食品,因此,只要有效地利用這種蛋白質就行了。
豆腐吸收了大豆的一切營養
製作豆腐的過程是:把大豆浸上一晚的水,使組織軟化後,把大豆碾碎(在家庭製作的話,可利用果汁機),再用十倍于大豆的水煮過之後,再用紗布過濾。這種白汁就是豆漿,遺留下來的就是豆渣。
大豆蛋白質的 80% 將流入豆漿裏面,即使豆渣也含有不少蛋白質。豆漿裏面的脂肪則已經變成細細的粒子。
把這種豆漿加入凝固劑,就會變成豆腐了。在過去,所謂的凝固劑就是使用含鎂的無機鹽,後來,改用含有鈣質的無機鹽(硫酸鈣)。
大豆蛋白質同鎂或鈣質起反應之後,就會凝固起來。所以說,利用硫酸鈣凝固成的豆腐含有比較多的鈣質,營養的含量當然就比較豐富了。
在這種情況下製成的豆腐含鈣量,在每100 克中可達 120 毫克。
盒裝的豆腐只含少許鈣質
最近的豆腐,很多是使用蘭克頓的凝固劑製成。那是盒裝的豆腐,吃起來很滑膩可口。但由于這種豆腐不加鈣質,所以比不上一般豆腐的營養。
每天最好都吃大豆製品
除了豆腐、豆幹以外,大豆製品還有炸豆腐、豆醬等等。總之,蛋白質豐富的大豆製品相當多,價格又便宜,不妨多多利用。由于大豆製品是傳統的食物,多數人都熟悉它的烹調法。那些不吃肉、不吃魚的素食者,最好每天都吃一些大豆製品。如果是老人的話,千萬不要吃太多,最好把它們烹調得淡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