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十冊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爲常有,那常法怎麼樣創造萬物的,這個問題需要加以分析。我沒有精心研究過他們的宗教,但像佛教一樣經得起任何理證觀察的教義,恐怕很難以找到。當然,他們所崇拜的上帝,跟此處的大自在天還是有一定差別。

  在古印度,確實有信奉大自在天的教派,他們把大自在像作爲供養對境,佛教的布日巴尊者就曾有調伏大自在像的經曆。布日巴尊者是那爛陀寺一位著名的班智達和大比丘,後來因行持密宗至高無上的行爲,顯現上時常喝酒,行爲不太如法,最後被僧團開除。之後他經常顯示各種神通神變:有一次坐船沒有錢,船夫要他立刻下船,他手指恒河,河水即刻向上倒流,他站在恒河上,順流而上,直抵對岸。還有一次,他去一個酒家喝酒,賣酒女問他要酒錢。當時太陽挂在正中,他說:“太陽的影子什麼時候移過我,我什麼時候給你錢。”他顯示神通把太陽定住了,整整叁天沒有移動。當地的時間因此而發生了錯亂,後來國王親自出王宮,替他付了所有的酒錢。

  不久,尊者來到一個地方,那裏有一座著名的大自在天石像,他用契克印想毀壞它,但石像卻紋絲不動、完好無損。尊者非常奇怪,繞著它上下觀察,發現它頂端有一尊很小的觀世音菩薩石像,也有人說是具光佛母像。尊者把它輕輕移開,大自在神立即現出真容,懇求尊者不要摧毀石像,他將依照尊者的教導奉行。(其實我們身上應該戴一些觀音像、具光佛母像、蓮花生大士像、金剛橛像等。一個人護身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人不信佛教,即使有些信佛教,也覺得戴佛像是多余的事情,千萬不能這麼想。當然,極個別人脖子上戴的像,可能有叁四斤重,好像把諸佛菩薩都挂在身上了,走路搖擺的時候,身上就不停地“叮咚叮咚”……)尊者命令道:“從今以後,你必須供養一百個僧人,不再接受殺生祭祀的供品。”大自在神說:“印度的佛教不久就會毀滅,不過乃至佛教毀滅之前,我會盡全力供養僧衆。”這樣承諾以後,尊者當即從所在地方消失,化爲一座巨大石像,自此,他的真身沒有再出現過。

  還有一個尊者叫乍南達日巴,他是恩紮布德的傳承弟子,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當時尼泊爾有一座大自在的相(標志),神秘莫測,變化多端,若有人在它面前以堅固的信心祈禱,就能獲得眼通,並馬上成就細微的懷業、增業、誅業。它的存在對佛教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尊者爲了調伏該地的外道,便動身前往尼泊爾。那天,正在這座標志物前虔敬供養的,有包括叁大國王在內的成千上萬的人。尊者來到那裏,用契克印一指,這座大自在的標志物當即倒塌。(蓮花生大士的契克印,是降伏鬼神的手印。一般來講,有修行境界的人依此手印可降伏外道魔衆,非常有加持力。)尊者對它吹一口氣,它立即化爲粉末。人們見到他超凡的行爲,紛紛向他頂禮、皈依。

  在曆史上,印度和尼泊爾的大自在神像非常多,現在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地也有很多大自在的標志、石像等。但據我了解,他們只是把大自在當作聖尊來供養,並沒有說他是萬物的創造者。

  還有,我們學院經常念的“懷業祈請文”,很多人叫“大自在祈禱文”,最初不知道誰翻譯的。但這裏的“大自在”,是指獲得身心自在,因爲裏面有九本尊的祈禱文。這可不是大自在天的祈禱文,大家要注意啊!(衆笑)

  醜叁(大自在不能作爲能生)分二:一、宣說過失;二、遣除周遍之謬論。

  寅一、宣說過失:

  若謂因無始。彼果豈有始?

  對方若許自在天是萬事萬物的因,那自在天無始以來就應該一直存在,他未造萬物之前和已造萬物之後應該無有變化,否則,就不是常有、唯一的法了。如果萬法的創造者自在天無始即有,那麼他所生的果——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也應成無始以來就存在了。爲什麼呢?因爲這些法的因完全具足,一點違緣也沒有,果又怎麼會不存在呢?誠如法稱論師所言:“若因全具足,雲何彼果滅?”

  然在現實生活中,自在天所創造的果不可能永遠存在。一個人剛才很痛苦,現在又很快樂,過一會兒可能又很痛苦;有些人不久前在這裏聽課,今天已經離開了人間,而剩下的有些人,《入行論》沒講完之前肯定也會去世,是同一個因所造,就不該有這些變化,也不能說這個人50歲,那個人15歲,而應該是所有的人同歲。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萬法並非自在天所造,而是以各自因緣産生的。

  通過中觀這種推理,我們完全可以指出對方的錯謬之處,這樣一來,即使有些外道說“我們教派如何如何好”,自己也不會輕易相信,而是會詳細觀察“你們基道果是什麼樣的?見修行果又是如何?世俗谛和勝義谛怎麼安立的……”在這個過程中,有智慧的人不會融入他們的宗教,而沒有智慧的人很容易人雲亦雲,猶如山上的經旗一樣,風怎麼吹,他就怎麼飄,非常可憐。

  總之,大家一定要了解,大自在天絕對不是萬法的因。不然的話,快樂痛苦、春夏秋冬等不可能有遷變,應該有這個過失。

  寅二、遣除周遍之謬論:

  彼既不依他,何故不常作?

  若皆彼所造,彼需觀待何?

  對方說:“大自在天雖然是常恒的,但創造萬物時需要觀待他緣,故而不一定恒常生果。因緣一旦聚合,大自在天就創造萬法,如果因緣不聚合,大自在天也無能爲力。”

  這種說法不合理。既然你們許大自在天不依他法,是獨一無二的萬法創造者,那他生果怎麼還需要觀待其他呢?再說,假如他能創造萬法,爲何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因緣呢?只要他需要,應該就可以讓嚴冬開鮮花、酷夏下大雪,這一切他都有能力創造的,還需要觀待什麼呢?

  因緣聚合就能生果,因緣不聚合則無力生果,在這個過程中,自在天根本起不到什麼用。《中論》雲:“因是法生果,是法名爲緣;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緣?”既然不能決定生果,那幹脆不要說是自在天創造的,執著自在天爲因,豈不是以非因爲因嗎?衆生的苦樂變化、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依靠各自的因緣,而非所謂的大自在天。《釋量論》中說:“何有何變因,此外執余因,則于一切法,諸因成無窮。”倘若執著非因爲因,産生諸法的因就應成無窮了。比如苗芽本來依靠種子而生,若不以種子爲因,反而在種子以外說石女兒是它的因,或者自在天是它的因,或者說上帝是它的因……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如此一來,因就成無窮無際了。這種觀點,對方也不會承認的。

  若依緣聚生,生因則非彼。

  緣聚則定生,不聚無生力。

  接下來再繼續破斥:假如你們說大自在天需要因緣聚合才能生果,種子、陽光、水分、農民勞作等聚合時,自在天能産生莊稼,這些因緣若不具足,就無法創造出莊稼,那這樣的自在天有什麼用呢?如果一切依賴于因緣聚合,因緣不聚合,即使來一百個自在天,也不能讓石頭生出苗芽、寒冬盛開鮮花,那爲什麼說他是萬物的創造者呢?可見,一切果的生因唯是因緣,而不是自在天。

  當然,這種因緣也非如外道所許,是恒常實有的法。《四百論》雲:“一切爲果生,所以無常性,故除佛無有,如實號如來。”爲了生起果法,因才得以生起,所以因決定爲無常性。這個道理,叁千大千世界中,唯有具通徹無礙智慧的佛陀才能照見,除此之外的仙人、聲聞緣覺,都沒辦法了知,故唯有佛陀才能稱爲“如來”。

  學習這些法之後,有善根、有福報的人,會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和他所宣講的緣起法生起不共的信心、不退轉的信心。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寂天菩薩等大德的推斷結合起來,對世間事物的真相進行判斷,就會發現只有佛陀的說法千真萬確,其他任何說法都經不起觀察,這一點利根者會深信不疑。

  以前舍利子是十分傲慢的外道,有一次他看見馬勝比丘的威儀調柔寂靜,便好奇地問:“你平時學的是什麼法?”馬勝比丘說偈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意即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我的上師大沙門——本師釋迦牟尼佛,經常宣說這樣的道理。舍利弗聽後大有感悟,遂放棄一切外道禁行,和目犍連一同皈依佛陀,最終二人皆證聖果。所以對利根者而言,聽到佛教因緣生法的規律後,就會了知其他學說沒有任何價值了。

  既然萬法的産生源自因緣聚合,萬法毀滅源自因緣消散,自在天又起到什麼作用呢?一切萬法于勝義中都不生不滅,世俗中依靠各自因緣而産生——外在的因緣如種子産生根、莖、花、果,內在的因緣則以無明爲主的十二緣起産生輪回,除此之外,認爲有一個自在天在幕後操縱指揮,這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若非自在欲,緣生依他力。

  若因欲乃作,何名自在天?

  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自在天創造萬物時,是沒有欲望而隨隨便便生果,還是依自己的欲望來操作的呢?

  如果說自在天並不是由欲望支配而生果,則說明萬法是由其他因緣産生。但這個對方也不承認,因爲他們認爲自在天有意識地創造萬物。如果說自在天依欲望而生果,那大自在天就不自在了,因爲他被欲望所控製、所牽引,怎麼能稱爲“自在”天呢?你們認爲大自在天是“大自在”,其實他一點都不自在。就像有些人認爲自己是很好的修行人,但其實每天被分別妄念束縛著,修行一點也不好。

  通過這種觀察可以了知,世間上並沒有一個萬物的造作者,也沒有什麼天生的東西。有些人認爲天生的東西應該存在,實際上這只是未經觀察的說法而已。漢地有一位盤圭禅師,有次來了一位弟子向他請示:“我天生暴躁,不知道該如何改正?”禅師說:“那你發脾氣給我看一看。”弟子說:“我現在沒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會跑出來。”禅師告訴他:“這說明你的暴躁不是天生的,它只是因緣所生法。如果你把它說成是天生,將過錯推給父母,實在是太不公平了。”通過這種開示,那人馬上會意過來,再也不輕易發脾氣了。

  我們這裏個別人也是這樣,覺得:“我天生性格不好,天生愛發脾氣,你們最好不要惹我,我就像毒蛇一樣!”其實根本沒有天生的脾氣,你又不是大自在天的妹妹——也不是大自在天的哥哥,加上一個哥哥,不然有些人不舒服,開玩笑!

  

  

《《入行論講記》第十冊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