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當然,在抉擇勝義時,這種因緣也是戲論,也要遠離。龍猛菩薩在《中論》中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能取所取消于法界的智者,可以通達這樣的境界,但我們現在還不可以,故千萬不要持無因生的觀點。麥彭仁波切說,在所有的見解中,最低劣、最可怕、最有害的,就是順世外道的觀點。如果認爲沒有因果、不信善惡,平時就會無惡不作。現在社會倫理道德喪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爲見解有誤,很多人都認爲只有一世,于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爲了快樂而不擇手段,根本不顧長遠的利益。
其實,萬法有各自不同的因,這是一種名言規律,也是四理中的法爾理。所謂的四理,指觀待理、作用理、法爾理、證成理。觀待理是了知何因産生何果;作用理是了知何果觀待何因;法爾理是一切萬法的法性規律;證成理是這樣的規律依現量和比量來證成,明顯的部分依靠現量,隱蔽的部分依靠比量。這四理在《解義慧劍》中講得很詳細,學習這些以後,對認識業因果和諸法法性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因生果是一個必然規律,殺生、抽煙、喝酒、造惡業必然引生不快樂的果,磕頭、念經、行持善法必然引生快樂的果,芝麻的種子必然生芝麻,蘿蔔的種子必然生蘿蔔,爲什麼會這樣呢?任何人也無法追究,因果規律唯有佛陀才徹知。但不管怎麼樣,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你造了業因,肯定會感受業果。《分別善惡報應經》雲:“若修善業感可愛果,若造惡業感非愛果。”這一點沒有任何欺惑,大家務必要堅信不疑。如果你隨學順世外道或無神論的觀點,一輩子就會無惡不作,最終感受果報時,自己也會後悔莫及。就如同一個人不信法律而殺人放火,最後被關進監獄時悔之晚矣。所以,大家一定要對因果觀念有不可動搖、不被他轉的堅信,作爲一個學佛人,若連這一點理念都沒有,形象上再怎麼做得轟轟烈烈,也沒有什麼意義!
癸二(破常因生)分叁:一、破由大自在所生;二、破由微塵所生;叁、破由主物而生。
子一(破由大自在所生)分叁:一、大自在不成立;二、由彼所生不存在;叁、大自在不能作爲能生。
醜一、大自在不成立:
自在天是因,何爲自在天?
若謂許大種,何必唯執名?
勝論派與吠陀派將大自在天作爲聖尊,認爲他具有清淨、應供、常有、唯一、一切的作者這五種特征,他既是器世界的因,也是有情世界的因,就像有些宗教認爲上帝是萬物的創造者一樣。
古印度確有這樣的說法,但現在的印度教崇拜多尊天神,認爲梵天創造一切,遍入天維護一切,大自在天毀滅一切,此說法與這裏有點不同,寂天菩薩所針對的是古代大自在派。在印度和尼泊爾,學大自在派的人非常多,我以前也看到過,他們有些行爲非常可怕,每次要共修的時候,就在前額中間畫一個紅點,並在水池裏撒很多紅色的鮮花,然後作各種奇奇怪怪的行爲,還要念誦一些名號,甚至極個別人不惜自焚,將自己作爲犧牲品作祭祀,以獲得所謂的解脫。
在印度,各種外道比較複雜,對于他們的觀點,許多論師都進行了駁斥。那現在還有沒有這些外道呢?我曾問過居住在印度的有些藏族人,(飛來一只蒼蠅,上師念“嗡瑪呢巴美吽……”,念了叁遍就飛了,上師笑道:“也許是大自在派的一個外道到這裏來聽經。”)當時法王如意寶也問過一些人,他們各有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陳那論師和法稱論師所駁斥的外道,現在不是很多了,可是靜命論師在《中觀莊嚴論》中駁斥的外道,現在還是比較多。”我當時就想:法稱論師與靜命論師所破的外道基本上一樣,爲什麼他們這樣說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管怎麼樣,大自在派在外道中勢力比較強大,他們最不好的行爲是在節日裏殺生對聖尊供養,此舉世界上的很多宗教都不認可,尤其是與佛教的理念完全相違。其實,對一個宗教而言,只要不傷害衆生,行爲上有一定約束,大家還是不排斥的,但如果見解和行爲不如理,那它的教派就不得不遮破了。
怎麼樣遮破呢?中觀師首先問:既然大自在天是萬事萬物之因,到底什麼是大自在天呢?
對方回答說:“創造萬物的大自在天,也可以叫地水火風四大種。”(他們可能覺得,不論是身體還是物質世界,都是不離地水火風,否則有形的色法沒辦法形成。)
中觀師駁斥:“何必唯執名?”名言中,我們也承許四大種是諸法的因,但你們爲什麼要把它稱爲大自在天呢?你們所許的大自在天,與我們佛教的地水火風,只是名稱上不同而已,意義完全是相同的,如此一來,你我互相辯論就成了無義之舉。
在座的道友中,學大自在派的應該沒有,以後也不一定會學,但若對佛教沒有生起堅定的定解,以後很可能被對方的巧言花語所惑,將學佛的理念完全舍棄,然後趨入他們的宗教。因此,大家一定要對佛教的見解有所了解,不但是了解,還要經常在心裏發願。以前上師們說過,我們皈依時,並不是口頭上說皈依叁寶,也不是在包裏揣一個皈依證,逢人就說“我皈依過了,上師叫什麼什麼”,這些表面行爲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從內心中發起對叁寶的皈依之心。
有些前行教言中有個很深奧的竅訣說,剛開始修行時,一定要勵力祈禱上師。無論上師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應觀想在自己的頭頂,然後猛厲祈禱:“請上師加持我,讓我的心與法相融!”如果你修人身難得,就祈禱“一定要讓我生起人身難得的定解”;如果你修無常,“一定要讓我生起無常的觀念”;如果你修中觀的無我空性,“一定要讓我生起這種空性的見解”……以強烈的信心來祈禱,觀想上師融入自己的身心,然後從皈依開始修。
修皈依的過程中,許多上師在教言中說,首先在自己前面放一個佛像,皈依佛時,合掌猛厲地祈禱:“我從現在開始,皈依釋迦牟尼佛爲主的一切諸佛,縱遇生命危險,也不舍棄佛陀,絕不皈依其他外道本師、主尊!”皈依法時,心裏想:“佛陀您所宣說的解脫津梁之教法和證法,是我終生的依處,除此之外的亂七八糟的世間學說,我絕不皈依!”皈依僧時,再次地想:“從今以後,修學佛法的大小乘僧衆是我的道伴,除此之外的世間惡友,我再也不去交往!”發起這樣堅定的誓言後,才成爲一個真正的佛教徒。
我們了解了外道的觀點後,就能真正明白佛教徒自己本有的見解。這樣的見解乃至生生世世都不能失壞,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違緣,都應像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一樣,不被外緣的水磨掉、風吹掉。否則,見解不穩固的人,聽到外道似是而非的道理,很可能就隨波逐流,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紮下穩固的修學基礎。
外道認爲大自在天是萬法之因,如雲:“蛛爲蛛網因,水晶水亦爾,根爲枝末本,此是衆生因。”他們說蜘蛛是蛛網的因,水晶是水的來源,樹根是樹枝的根本,同樣,一切法的因就是大自在天。但我們通過正理來觀察時,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合理的。
無心大種衆,非常亦非天,
不淨衆所踐,定非自在天。
怎麼不合理呢?因爲這樣一來,大自在天的法相就不存在了。
你們認爲大自在天是唯一的,但地水火風大種數目衆多;你們認爲大自在天有思維、發心,但地水火風卻是無情法;你們認爲大自在天是常法,但地水火風沒有一個是常有的;你們認爲大自在是應供的天尊,但地水火風經常被衆生踐踏,甚至以不淨糞撒在上面,如果說地水火風就是大自在天,那我們在路上走來走去,就是在大自在天的頭上走來走去了。因此,通過方方面面的觀察可知,大自在天根本不是四大種。
彼天非虛空,非我前已破,
若謂非思議,說彼有何義?
此外,大自在天也不是虛空,因爲虛空無有動搖,而萬物的造作者肯定有動搖;大自在天也不是神我,在本品前面,神我已被遮破完畢;如果說大自在天是不可思議的,那你們又怎能了知他具足五種特征以及他的作用?假如無法了知他,你們稱之爲作者又有什麼意義呢?
現在有些宗教雖不信仰大自在天,但依靠這種推理方法,也可以推翻他們造物主的說法。我們學習中觀,應對佛教生起正確的見解,雖然世界上學佛的人不是很多,但佛教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超越其他任何宗教和世間科學。醫學、邏輯學、哲學、物理學、生物學、海洋學、化學、電學等,盡管發現了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對人類社會有一定貢獻,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一些便利,但心的奧秘和前後世、業因果的問題,這些學科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根本無法企及,有時候還會鬧笑話。心的本體和奧妙,世間人皆無法品嘗它的味道,不要說勝義中光明與空性雙運,僅僅是名言中心的特點、分類、本體,他們也是無法了解。
學佛的人,尤其是如理如實修行證悟的人,在這個世間上寥若晨星。全世界有叁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回教,我看過一些資料說,基督教有19.6億多人,回教有11.7億多人,佛教有3.6億多人,印度教有7.6億多人(雖然人數比較多,但未立爲叁大宗教之一),部落教有2.7億多人,不學宗教的有7.7億多人,這是前幾年的統計數據,當時世界人口約65億人。可見,不學宗教的人不是很多,但在學宗教的人當中,學佛的比例卻不太高。中國宗教局的領導曾在一次講話中說,光中國學佛的,就有1億多人,但個別資料顯示,這只是統計的數字,其實還有很多公務員、領導不敢明目張膽學佛,所以加上未統計的學佛人數,應該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其實,學佛是很快樂的,我們今生擁有暇滿人身,又值遇了大乘佛法,沒有隨學不承認前世後世的外道,這是相當難得的福報。如果你們以前不懂佛教的道理,皈依了叁寶以後,人生方向應該重新改變。比如你30歲之前爲自己而活著,皈依佛門以後,要爲了衆生而活著。學佛一定要學大乘佛法,一心一意爲了衆生暫時和究竟的利益,這樣發心才是順解脫分善根。否則,爲了自己而積累福報,就算整天在學《入行論》,意義也不是很大。
遇到了大乘佛法,是我們的一種榮幸,大家一定要有利他心及空性見。我再叁強調過,這兩個根本竅訣始終都不能忘,有了空性見的話,不會特別執著如泡影一般的萬法;有了利他心的話,每天活著就是爲了衆生,不可能圍繞自己的利益而造惡業。所以,這兩個關鍵竅訣,大家永遠應該記住!
《《入行論講記》第十冊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七十九節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