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淡色”與“黃綠色”蔬菜分開來吃
所謂的黃綠色蔬菜是什麼蔬菜
雖然同樣是蔬菜,但是每一種蔬菜的成分不同。最重要的事情是:必須把黃綠色蔬菜(維生素 A 的來源)與其他的蔬菜分開來,同時,必須平衡地攝取這兩種蔬菜。
所謂黃綠色蔬菜,是指100克的可食部分,含有葉紅素1000 國際單位的蔬菜。葉紅素到了人體內部可發揮維生素A的效力,然而,由于蔬菜類的葉紅素比較難以吸收之故,只能夠發揮叁分之一的維生素效力。
例如:100克青椒含有1000國際單位的葉紅素,但卻只能夠發揮出330國際單位的力量而已。100克的青椒含有葉紅素1000 國際單位,當然可稱之爲黃綠色蔬菜。關于黃綠色蔬菜的詳細介紹,請參考下一章。一個人每天必須攝取300 克的蔬菜,而其中的四分之一(即75 克)必須屬于黃綠色蔬菜。
吃時,不妨利用蔬菜的特性
含葉紅素不足 1000 國際單位的蔬菜,都稱之爲淡色蔬菜。所以說,把這兩種蔬菜分開來之後,淡色蔬菜總要占絕大多數。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去吃黃綠色蔬菜。
不過,你千萬要弄清楚,所謂的“黃綠色”與“淡色”,只是以含葉紅素的多寡來區分而已,並非以外觀的顔色來區分,像蕃茄等,就是屬于淡色蔬菜。
同時,多數的淡色蔬菜亦含有葉紅素,而黃綠色蔬菜也不見得只含有維生素 A。
黃綠色蔬菜不僅含有維生素 A,亦含有維生素 B1 與B2,比起淡色蔬菜等,更具有堿性食品的性質。又如葉菜類含有蛋白質,當然也具有纖維的效果。
作爲黃綠色蔬菜重要成分的葉紅素,具有較強的耐熱力,在任何的烹調方法下都不會流失。當然,像青椒、芹菜及生菜等,即使生吃也非常可口。
淡色蔬菜含有維生素 C 以及纖維,維生素 C 是一種不耐熱的營養素。淡色蔬菜中的生菜、黃瓜、蕃茄等,生吃起來風味俱佳,不妨把它們當成沙拉食用。除了生吃之外,還有很多種烹調法可以把它們做得美味,即使加熱,營養價值也不會流失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