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凡夫人整天都在搞非法和不善業,沒有必要再以善知識或上師的名義勸他們造惡業了。因此,看到親朋好友中有吸煙的人,應該想辦法勸他們把煙戒掉。
當然,給他們講來世的果報,有些人不一定聽得進去,應該從醫學、健康的角度來勸導,這樣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其實在古代,醫學就已認識到了煙草的危害:明朝《淇南草本》中指出:“煙草辛熱,有大毒。”清朝養生專著《老老恒言》中說:“煙草味辛性躁,熏灼耗精液,便昏昏如醉也。”近年來,有人做過一項統計:90%的肺癌、75%的肺氣腫和25%的冠心病,都是由吸煙所導致的。全世界每年約有250萬人死于吸煙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很多人認爲吸煙能令通體俱快、非常舒服,卻不知道它是慢性殺手,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深受其害。美國曾做過一項實驗:將青蛙丟進煮沸的鍋中,青蛙受到強烈的刺激,會奮力一跳,躍出鍋外。而後,仍將這只青蛙放進裝滿涼水的鍋中,在鍋下逐漸加溫,青蛙毫無覺察地在溫水裏悠然自得,直到它感到水燙無法忍受時,再想躍出水面卻已動彈不得。很多人也是如此,若遇到猛烈的痛苦或刺激,自己就會馬上避開,而喝酒、吸煙等漸漸侵損身體時,很容易失去戒備而招致災禍。所以,不說佛教的因果,僅僅是想到自己的健康長壽,吸煙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現在社會上的人特別喜歡吸煙,一支接一支不斷抽著,將每個月的工資都變成煙,從鼻子裏飛走了。他們雖然知道吸煙對身體不好,但是煙瘾很難戒掉。其實要戒煙並不困難,只要在諸佛菩薩或具有加持的上師面前,至心懇切地發願,即可得到不可思議的庇護。蓮花生大士說過:“一旦在任何一位善知識面前發誓,並真正把煙戒了,我會像你的影子一樣護持你。”佛教徒心裏有一種信仰,再加上佛陀和上師的加持,戒煙應該沒有問題。我就遇到好幾個人,本來煙瘾非常大,但後來痛下決心後,從此就再不想抽了。
即便你不信佛教,那也可以效仿有些世間名人的戒煙經曆。譬如,清朝的乾隆很喜歡吸煙,幾乎一有空就抽。後來他經常咳嗽,太醫說:“皇上的咳,是吸煙傷肺。若要治咳,必先戒煙。”乾隆很聽太醫的話,戒了煙,咳嗽也治愈了。
馬克思也一度煙瘾很大,他常常一邊工作,一邊吸煙。他曾說:“《資本論》的稿費,還不夠支付我寫作時需用的雪茄煙錢。”後來,他得了氣管炎,醫生禁止他吸煙,他就下決心把煙戒了。
美國前總統裏根,希望2000年之前把美國建成一個“無煙國家”,于是自1985年起,他決定戒了煙。(這個願可能沒有實現,現在美國吸煙的人還是比較多。)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原來吸煙一支接一支。後來爲了創建無煙國,給全體國民作表率,他以身作則主動戒了煙,一舉戰勝了多年癖好。
還有,戴高樂 、列甯 等等,也是爲了自己的健康而戒煙。他們用世間的理念或一種誓言,完全可以戰勝自己的習氣。
其實一個人不吸煙的話,絕對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我們學院幾千人,吸煙的一個也找不到,學佛的氛圍非常不錯,我們這裏跟外面有很大差別,看不到喝酒的,看不到吸煙的,也沒有各種各樣的非法行,但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個人都過得十分充實、快樂。還有不丹國家,是全世界著名的無煙國,原來法王如意寶去時非常高興,他老人家說:“一個國家全民信教就很難得了,而全國都信奉蓮花生大士和甯瑪巴,甚至抽一支煙的人也沒有,這樣的國家在曆史真的很少見。”(不丹吸煙的人,我們當時沒有看到,曆史上也這樣說,但不知道具體有沒有。)本來,販賣香煙的利潤比較高,但不丹國王要求整個國家不准賣煙,這使舉國上下得到了無窮利益。
正如前面所言,單單從關心身體的角度講,大家也盡量不要吸煙。煙草及其燃燒後所産生的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有害物質(也有說600種)。1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可殺死1只老鼠,長期吸煙的人,大量尼古丁累積在體內,勢必對健康構成極大威脅。現代醫學家還通過試驗發現,抽1支煙會折壽11分鍾。所以想長命百歲、健康無病的人,最好是不要吸煙。
從佛教因果的角度講,吸煙的過失更是罄竹難書。宗喀巴大師曾說:“以邪願魔之惡物,不必說是直接用,甚至藥中配煙草,七日服用,則病人、醫生二人,地獄之中七劫不得解脫。”阿哦仁波切(華智仁波切)也說:“倘若指甲上放少許煙而吸,此罪業以誦一億觀音心咒也不能忏淨。”當然,這些教證闡述的角度,是警告大家吸煙過失的量非常可怕,而不一定真有這種過失。比如伏藏大師降魔金剛說過:“僅僅嗅聞煙味者,雖是八地大菩薩,也要墮黑繩地獄一次。”可是大乘教典皆承許八地菩薩不會墮惡趣,那他爲什麼這樣講呢?就是爲了說明吸煙的危害程度特別嚴重。譬如,有人要做一件特別惡劣的事情,你知道後會警告他:“不要犯這個罪啊!如果犯了,即便是國家總統也要坐牢。”這話的份量非常重,就會引起那個人的注意。
但不管怎麼樣,我們平時接觸吸煙者,還是要盡量注意。當然,有些人因爲工作關系,聞到煙味是經常的,你在單位上班,所有的人都吸煙,不接觸他們是不可能的,那怎麼辦呢?你回到家後應該忏悔。有時候我家來一些不信佛的領導,他們難免會在家裏吸煙,但我不得不接待、不得不應酬。藏族人基本上都懂規矩,在出家人家裏或佛堂裏不會吸煙,但有些對佛教一無所知的領導,來了之後就馬上吸煙。我心裏很不舒服,表面上還要裝作舒服,等他們走了以後,馬上打開窗戶,燒煙煙、薰香……伏藏大師繞那朗巴說過:“于壇城前若吸煙,智慧本尊不降臨。”所謂的壇城,就是我們的佛堂或修行人住的地方,在那裏最好不要吸煙,如果有人去吸煙,你所修持的本尊都會遠離,修什麼法也很難得到感應。所以,大家要盡量遠離這些人。但我也擔心,有些居士學佛很虔誠,而她的丈夫喜歡吸煙,那兩個人通過什麼方式來共處呢?可能只有自己經常念金剛薩埵來忏悔,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
不僅是吸煙的過失非常可怕,賣煙的過失也相當大。夏噶措智讓卓大師說:“賣香煙者將于五百世中淪爲餓鬼。”我們獲得這樣的人身,一定要明白哪些有功德、哪些沒有功德,尤其是吸煙、喝酒這些行爲,可以說是低劣者的做法。這樣一說,也許很多人都不高興,他們認爲自己懂這些很了不起,根本不知道有害處。其實著名歌星王菲的孩子是兔唇,有些醫學專家說,就是因爲她吸煙太多所致。因此,要想對今生來世真正負責,就要明白吸煙的過失非常大,吸煙者連叁寶和護法神也沒辦法護持。瑪吉拉准空行母在預言中說:“在爭鬥時代的最後,將會有一種人們放在口中的東西,具有貪、嗔、癡、慢、妒等五毒。它源自于中國,傳到蒙古,並將爲西藏人所吞食……如果禅修者吞食煙毒,就算修行百劫,也無法證悟本尊。在未來世,他們還會徘徊在惡道中,就算是叁寶也沒有辦法救護。”因此,大家不能一邊吸煙一邊祈禱叁寶。
在短暫的人生中,我們應爲佛教做一點有意義的事,假如經常“吞雲吐霧”,其結果只會損害健康、毀壞佛法。現在很多文明國家都規定,在公共場合不准吸煙,並將5月31日定爲“世界戒煙日”。我覺得這個節日非常好,若經常有一些戒煙日、放生日,通過各方面來宣傳這些功德,人們自然會了知如何取舍。
以前在吉林省還是哪個地方,有次在同一個賓館裏,戒煙協會和煙草協會同時在開會。當時煙草協會的勢力比較強,廣告和標語打得特別大,而戒煙協會的力量比較弱,處處顯得特別可憐——這好像是幾年前的事了,我有一點點印象。所以在末法時代,你高舉佛法旗幟的話,這個力量在哪裏都很微弱,可是作爲發了菩提心的人,哪怕在公交車上遇到吸煙的人,也應該給他講一講吸煙的危害。有時候我坐車時看見有些司機吸煙,不管自己坐多遠,就一直在旁邊講吸煙的過失。當然給他講來世因果,他也聽不進去,但若講一些醫學知識,坐了一兩公裏後,有人還是有戒煙的現象。所以,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在不同的場合勸別人戒煙。
現在有些佛教徒認爲:“喝酒有一點過失,吃肉也有一點過失,但吸煙不應該有過失,因爲它只是一種草,可以給身體帶來快樂……”這些造惡業者爲了維護自己,可以講許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但這些相似的道理在因果面前無法顛撲不破。所以你最好不要一天到晚宣揚惡業的功德,就像小偷整天講偷盜的好處一樣,正常人是不會承認的。倒不如有一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行爲很可憐、很可怕,用慚愧心來對待。
說實話,現在社會上的壞人比較多,在壞人的群體中,誠如薩迦班智達所言,智者怎麼會受到恭敬呢?就如衆多毒蛇居住的地方,再亮的燈火也不能發出亮光 。比如你今天去參加會議,所有的領導都喝酒、吸煙,只有你一人不喝酒也不吸煙,再加上還不吃肉,大家就會覺得你精神有問題,肯定把你當成瘋狂者。當然,若是出家人,面對社會算是好一點,因爲沒有頭發的人,不喝酒、不吸煙理所當然,如果你剃了光頭拿一瓶白酒,除了濟公和尚以外,不一定會受到大家贊歎。但是作爲在家居士,面對衆人的誤會、反對、毀謗時,還是應該勇敢,不要隨順他們,認爲造惡業很光榮,不造惡業、行持善法很羞恥,不吸煙喝酒就在世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月稱論師說過,在瘋狂的世界中,即使有一些精神正常的人,也很難面對這個社會,最後不得不像那個國王一樣發瘋 。可是具有正知正念的佛教徒,不管別人怎麼看待你,也應該堅持高尚的行爲。如果能按照傳承上師的教言,盡心盡力行持有功德的善法,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佛法弘揚到各一個角落,這對自他的利益是不可言說的!
《吸煙之過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