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爲什麼在明末開始複興?
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後,設立了僧官和考試製度,還頒布了製度牒,並且刻了藏經(南藏),還對僧籍進行了整理。他還下旨將當時的寺院僧分爲禅、講、教叁類。後來,到了明成祖永樂帝時,也大興佛教,並且任命臨濟僧道衍爲當朝的宰相,對佛教作了大力維護。
在明成祖以後,明朝的各個帝王也都信仰佛教,當時,同時盛行的有禅宗、淨宗、喇嘛教叁大教派。
到了明朝中葉以後,老百姓陷入了民不聊生的困境之中,朝廷爲了擺脫現狀,開始出售佛教的經牒,于是,佛教僧團很快就膨脹起來,並引發了明世宗毀佛事件。但是,也正是由于這次事件,才喚醒了沒落中的佛教,佛教從此時開始了複興。到了明朝末年,又出現了四大高僧,即蓮池、紫柏、憨山、蕅益,他們大力弘揚禅教諸宗,並且提倡禅、淨、教、戒爲一體,主張儒、釋、道叁教合流,由于他們的大力推動,佛教開始在廣大百姓中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