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高僧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是什麼?
明朝的四大高僧是蓮池、紫柏、憨山、蕅益。
蓮池推崇淨土,由于提倡念佛,被後人尊稱爲淨土第八祖,他的佛教思想涉及律、經、教、禅、淨等各個方面,非常廣泛,他還強調叁教融合,更重視禅宗和淨土宗的融合,後人把他生前留下的大量作品編輯成《雲棲法彙》一書。
紫柏對佛教的各宗派思想和主張都采取了調和的態度。他一生重興梵刹十五所,除了大藏經以外,凡是古尊宿語錄以及著經論文集、世所不聞者,他都編輯成冊,有《紫柏尊者全集》叁十卷。
在四大高僧中,憨山最受時人推崇,他主張佛、道、儒叁教合一,並且贏得了人們的贊同。他著有《法華經通義》、《莊子內篇注》等十多種著作,涉及佛、道、儒叁教,他的門徒還彙篇了《憨山夢遊集》五十五卷、《憨山語錄》二十卷。
蕅益大師的佛學思想豐富而全面,也融合了很多內容,包括了禅學、天臺教理、律宗教法,以及一些儒家的重要學說。他主張禅宗、淨土宗與律學叁者統一,在思想理論上要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