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瑜伽的意思是什麼?
瑜伽源自古印度文化,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支。而我們現在所說的瑜伽,主要是指一些可以修身養性的方法。
瑜伽是一種通用的身心修持術,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公元前200年的瑜伽行者帕壇伽利寫的《瑜伽經》是其經典代表作。在瑜伽中,所有身心修行的人不管屬于哪個派別,都被尊稱爲瑜伽士。
古代印度瑜伽可以分爲五大派別:
一是哈達瑜伽,是一種以呼吸與身體修煉爲主的教派,追求人體極限。
二是勝王瑜伽,其經典代表作是《帕坦加利瑜伽經》,注重靜坐與冥想,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叁摩地境界。
叁是智慧瑜伽,也稱爲知識瑜伽,是以理性的思維和邏輯思辨來對真理進行探索。
四是虔信瑜伽,也稱爲至善瑜伽,是追求超越情感的至善大愛,以冥想、誦唱、禮拜等嚴謹的宗教生活與積極的行善來達成瑜伽。
五是行動瑜伽。積極投入到現世生活中,以實際行動來達成功德圓滿,例如聖雄甘地就是行動瑜伽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