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這兩首偈子,您怎麼看?
索達吉堪布答:禅宗將身體喻爲菩提樹,將心喻爲明鏡臺,這些比喻非常好。神秀大師所體會到的,六祖大師所悟入的,都通過比喻很好地表達了。這種方式在藏傳佛教中也有,如蓮花生大士師徒之間的對話,就用過類似的比喻表達了如是見解。
關于這兩首偈子的意義,從抉擇空性的角度而言,第一偈的前兩句是抉擇見解,後兩句講修的光明;第二偈則分別講了行和果。
此外,對《六祖壇經》的解釋,我覺得可以有不同方式,尤其是第二品,可從見、修、行、果或基、道、果方面來講。也就是說,結合中觀的抉擇方式來理解,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