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北大哲學系畢業的博士,現今在讀博士後。我想請教堪布一個問題:我們無論做任何事,在某些方面都很相似,不管做生意還是蓋寺院,都需要聚合資源、做些判斷,還要排除一切幹擾。在這個過程中,怎樣才能既把事情做好,又不增長貪心、分別心?
索達吉堪布答:不管是做世間的事情,還是建造寺院等佛教道場,都需要積聚各方面因緣。許多人在做的時候,逢人便講、滔滔不絕,這也說明他對自己的事業特別重視。但重視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産生分別念、貪嗔心,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可實際上能不能完全做到呢?這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人格而定。
比如在藏地,很多地方經常修造寺院,有些是以十分正當的途徑,依靠有福報的大施主捐款建成;而有些則到處化緣,最終帶來各種不愉快的現象,對神聖的藏傳佛教也是一種抹黑,讓人們都以爲“藏傳佛教是四處要錢的”。其實,佛教並非僅僅修個寺院、建個佛塔,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物作爲代表,如果是這樣,那麼佛教滅盡之後,這些道場依然存在,佛教教義有沒有都無所謂了。要知道,外在的建築只是提供一種條件,最關鍵的還是內在的思想。就像我們今天在這裏聚會,並不是喜歡這棟房子,或者想看看我這個人,而是因爲我在藏地修學了很長時間,你們希望通過這種交流得到一點收獲。同樣,我來北京大學也是如此,並不是想參觀這裏的建築,或看看你們每個人長得什麼樣,而是想了解這裏不同的思想氛圍,這才是最爲重要的。
正如剛才所說,藏傳佛教有非常深的思想體系,這個沒有了知的話,反而因有些人的不如法行爲,對藏傳佛教産生邪見,最終毀壞自他,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所以,判斷任何事情時,不能僅憑表面現象一概而論,理應一分爲二地去分析,否則就會帶來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