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華中科技大學的老師,我相信宗教對社會來說有非常根本的意義。但如今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相比,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西方的教堂都建在社區裏頭,對社會的參與度也非常大,而佛教基本上都在深山老林。所以,佛教是不是應該向基督教學習,對社會的參與更積極一些呢?
索達吉堪布答:這位老師提的問題很好!佛教的寺院雖然不完全都在深山裏,但不少確實建在比較寂靜的地方。
現在,基督教在一個城市裏有好多教堂,有些是經過批准的,有些並沒有,只是以一種家廟的方式存在。他們在慈善、醫療、教育、衛生、環保等很多方面,積極地融入社會,這方面可以說超過佛教。
所以,前段時間,我也呼籲佛教團體要奉獻愛心,不能只是個人主義,燒香拜佛求自己解脫,從來不去關心社會。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如此,但許多人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剛才這位老師提得也對,我們佛教徒今後應該關心社會,要有一種組織性、規劃性,同時對社會負起責任。要知道,佛教的利他精神無與倫比,可我們佛教徒的行爲遠遠不夠,這方面還是需要提升。
也正因爲如此,藏地有些寺院原來建在山溝裏,現在開始靠近城市了。去年有些人問住持:“你們出家修行不是要在寂靜的地方嗎,怎麼現在搬到路邊來了?”住持回答:“我們要隨順世間,攝受更多的衆生。如果在山裏的話,交通不方便。”所以,我們藏地也有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