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浙大中文系的研究生。佛教提倡監督自己的內心,與孔孟思想中的“反求諸己”,也就是反省自我,有什麼區別呢?
索達吉堪布答:儒家思想中的反省自我,並沒有佛教分析得這麼深入。
佛教提倡監督內心,除了斷除自利之外,還包括對自我的剖析,勝義中怎樣斷掉我執,這些在《入中論》、《入行論•智慧品》中講得很清楚。而孔孟思想,只強調了怎樣在世間上做個善人,對仁義、報恩、孝順等提得比較多,卻沒有像佛教一樣,將萬法抉擇爲空性,最後證悟遠離四邊八戲的境界。
問:我是浙大中文系的研究生。佛教提倡監督自己的內心,與孔孟思想中的“反求諸己”,也就是反省自我,有什麼區別呢?
索達吉堪布答:儒家思想中的反省自我,並沒有佛教分析得這麼深入。
佛教提倡監督內心,除了斷除自利之外,還包括對自我的剖析,勝義中怎樣斷掉我執,這些在《入中論》、《入行論•智慧品》中講得很清楚。而孔孟思想,只強調了怎樣在世間上做個善人,對仁義、報恩、孝順等提得比較多,卻沒有像佛教一樣,將萬法抉擇爲空性,最後證悟遠離四邊八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