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問人類痛苦的分類?
索達吉堪布答:叁界六道中,痛苦的分類比較多。拿我們人類而言,就有苦苦、壞苦、行苦這叁大根本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八大支分苦。
印度偉大學者聖天論師,還將人類的痛苦歸攝爲兩種:身苦與意苦。如頌雲:“勝者爲意苦,劣者從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壞世間。”意思是說,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壓力、競爭憂慮、“高處不勝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則是身體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強度勞動等。由此兩種痛苦,恒時不斷地損惱著芸芸衆生。所以,世間上有錢的也痛苦,沒錢的也痛苦。
過去,不少人以爲有錢就會帶來快樂,但後來有了錢以後才發現,快樂並沒有如期而至,痛苦卻反而層出不窮。對此,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所就用數據作了證明:按100分爲滿分的話,中國消費者在1994年的幸福指數是69分;1997年最高,達到71分;十年後2004年卻降到了67分。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在過去的十年裏,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剛開始覺得很幸福,但過不了多久,幸福指數就日漸下挫,最後還不如沒錢的時候幸福。
不說全世界,僅僅是中國的話,據統計每年就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相當于每兩分鍾就有一人自殺身亡。可見,現在許多人雖然穿得漂漂亮亮,看起來也開開心心,但實際上,他們內心中一直被許多痛苦所迫,壓得喘不過氣來。
不過,人生在世,苦多樂少也是難免。假如你不相信,可以看一下《中觀四百論》的前八品,裏面就專門講了世俗谛中的各種痛苦。看完之後你就會明白,人生的苦可謂無處不在,誠如佛陀在《法華經》中所雲:“叁界無安,猶如火宅。”
當然,有些人可能不太贊同:“誰說人生皆苦?我就過得很快樂。”以前有個特別愛喝酒的人,就跟我說:“你們講輪回痛苦,其實不苦,我天天喝酒特別舒服。”但你酒醉後産生的快樂,是一種瘋狂失常的顛倒意識,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快樂。
美國史學教授達林(Darrin M.McMahon),曾寫了一本書叫《幸福的曆史》。他花了六年的時間,引用大量曆史資料,去研究人類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到底什麼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最終他得出來什麼結論呢?“如同神話裏盛過基督寶血的神杯一樣,極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們的想象當中。”換句話說,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這種觀點,可以說與佛教中講的“叁界無安”不謀而合。
所以,人生本來就充滿痛苦,這一點大家必須要認識到。否則,很多人、甚至是一些佛教徒,遇到一點挫折就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平,“爲什麼我這麼倒黴,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頭上”,卻不知輪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也有人認爲:“輪回中並非全是痛苦,應該也有一些快樂。”話雖不錯,但實際上,這些快樂都是暫時的、無常的,隨時可以變成痛苦。所以,我們的快樂,就像一塊藍布上的小白點,只是偶爾的點綴,卻不是人生的底色。
此外,還有人認爲,快樂存在于感官之上,比如身體的接觸、悅耳的聲音、漂亮的東西,這些都可以帶來快樂。但這種快樂特別膚淺,有時候通過藥物也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其實來源于內心,要想離苦得樂,就必須從內心下手,用大乘佛教的良藥,徹底拔除痛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