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若想實現“心淨國土淨”,理應從自他做起。
索達吉堪布答:因此,希望大家的一些觀念,要從根本上改變。否則,再怎麼提倡“心淨國土淨”,實際上也淨不了。假如我們的內心都是害心、殺心,佛陀在《阿含經》中也講了[1],這就是外物衰損的因,以此會感召天災人禍層出不窮,諸多災難此起彼伏。而且,我們死了以後,去向是什麼呢?就是地獄、餓鬼、旁生,這是誰都不願意的。人活在這個世上,無非只有幾十年,爲了這麼短暫的一期生命,而造下彌天大罪,給自己帶來萬劫不複的痛苦,這實在太劃不來。
所以,一個人的將來是快樂還是痛苦?完全取決于自己一念間。藏地有句名言是“心善地道善,心惡地道惡”,也就是說,心善的話,前途是光明;心惡的話,前途是黑暗。佛陀在經中也經常說:“萬法唯心造。”爲什麼呢?因爲心善就會聚集許多“正能量”,投射的外在世界會非常美好;反之,倘若我們的心很惡,外境就會出現“負能量”,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痛苦。
這一點,在日本學者所寫的《水知道答案》中,也有很充分的說明[2]。有些人認爲這不可信,實際上並非如此。假如你去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心對外境真的會起到很大作用,這個世界美好與否,跟人們的內心有直接關系。對此,東西方的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承認,佛教的《大乘起信論》中也說:“叁界虛僞,唯心所作。”
因此,要想我們的國土清淨,就先要淨化我們的心靈。只有心地善良、行持善法,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陽光更燦爛,花朵更鮮豔。否則,人人都在造惡業的話,絕不可能帶來外境的舒適安甯。所以,這個世界需要我們每個人來維護,你也好、我也好、他也好,都肩負著這個使命!
[1]《增一阿含經》雲:“世尊告諸比丘: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
[2]書中通過實驗的方式說明,“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訊息,會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水能受到心念的影響,而産生不同的結晶,善的結晶美麗,惡的結晶則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