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八冊 第八品 靜慮 第一百叁十六節課▪P3

  ..續本文上一頁密宗大圓滿的法器,何況是這個格魯派的前行法要了。”同樣,《入行論》的大乘菩提心教言,也是最殊勝的密法,大家還是要好好地珍惜,不要隨便舍棄。

  現在跟古代不同,現在是信息時代、知識爆炸的時代,什麼學問都可以輕而易舉得到,這樣以後,人們反而對知識不珍惜了。古人爲了求法,翻山越嶺、立雪斷臂,經曆無數苦行,而現在呢,不管是經典也好、論典也好,只要打開電腦上網,什麼都能一覽無余。可惜的是,很多人的相續中堆滿垃圾,該學的、有價值的道理根本不屑一顧,對今生來世沒有任何實義的學問,反而趨之若鹜、津津樂道。

  現在世間上的一些知識,就是爲了短暫的吃喝玩樂,長遠的目標是沒有的,這是一種目光短淺。如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可怕,很多人已經發瘋了,你們也許沒有發覺,但是到了外面的話,真的是觸目驚心。那天有個道友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泯滅了,反而南韓去繼承了。他說得確實對。現在不要說佛教,連傳統文化基本上都斷層了,這一代的年輕人,孝順、人道什麼都沒有,而貪汙腐敗、亂七八糟的學問,他們有的是。

  香港鳳凰衛視的主持人王魯湘,也有這種感覺。他去韓國跟朋友喝咖啡時,幾個朋友經常用余光看大門,後來走進一個中年人,兩位馬上起來向他敬禮:“老師好!”老師坐下之後,他們兩個才坐下。通過這種行爲可以看出,他們對師長相當恭敬,這本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但現在中國人對師長是什麼樣的?大家應該非常清楚。前段時間,有一個人當了縣委書記,他老師抱著很大的希望去見他,結果他把老師狠狠地批評一頓。他一直講些大口號,說現在國家的政策如何如何,最後老師特別地失望,以前辛辛苦苦地教導他,他的知識跟自己是離不開的,沒想到一當上大官,就如此忘恩負義。

  漢地文化的現狀,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作爲外來民族的人,確實有一種痛心。其實包括我們藏地,傳統思想也受到很大的打擊,這一方面是衆生的業力所感,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的頭腦太容易改變了。以前有個歌手唱道:“不是我不明白,只是世界變化太快。”我們並不是沒有智慧,但外面的世界變得太快了,心一直跟不上這個步伐,只能每天跟著時代跑,把傳統思想、優良文化、品德良心、人倫道德統統抛棄,甚至隨意踐踏。但人類最終得到的是什麼?全部是假的學說,沒有什麼寶貴的智慧。

  尤其是現在很多人不懂因果,不承認前世後世,再加上沒有任何信仰,有時候看這個世界生起很大的厭煩心,這些人爲了短暫的享樂天天奮鬥、不擇手段,真的特別可怕。他們覺得佛教的理念過時了,跟不上時代的需要,其實科學越是發達,人心就越需要這些。上師如意寶1993年去美國時,大多數人都學基督教,也有一些學佛教的,他們覺得沒有信仰的人特別可怕。1994年美國曾作過一項全國統計,信仰宗教的人占93%,3%或5%的人既信仰又不信仰,其余的是沒有信仰者。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科學軍事各方面遙遙領先,尚且需要一定的信仰約束,有些國家卻認爲科學發展跟人的思想沒有關系,只要科學、經濟發展了,思想也會隨之進步,這種想法是完全錯的。如果精神沒有跟得上物質,追求物質會永無止境,煩惱也會越來越大。

  爲什麼現在有這麼多貪官,有這麼多非法行爲,怎麼製裁也製裁不了?原因就是人心太惡了。現在的社會真的不可救藥,可以說已經到了癌症晚期,上上下下的人心一看,不顧來世也不顧今生,不要說佛教的甚深道理,就連孔孟思想也蕩然無存,在文革期間被完全推翻。(現在有些德高望重的人想盡力恢複,但還是非常困難。)這樣之後,道德行爲沒有約束,盲目地跟著潮流跑,真的很可憐!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殊勝的大乘論典和具有價值的傳統思想撿起來,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中說:“雖此大地滿惡人,然自當持高尚行。”這是每一個修行人的責任。

  我非常希望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不要無頭腦地跟著別人跑,別人上網、我也上網,別人買新産品、我也買新産品,發瘋似的往前頭沖。現在有些高等學校的教授,無論是自己的穿著還是思想,仍保持著非常保守的傳統,這是相當有見識的人。倘若每天換一件衣服,到處尋找新的信息,頭腦中全是垃圾知識,那如意寶般的菩提心教言是不會存留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學習古大德的論典,假如這方面實在沒興趣,那也可以看先賢們留下來的教言,起碼做人有個很好的約束。現在的社會知識泛濫、信息泛濫、媒體泛濫,如果一直隨波逐流,最後自己也不可收拾。人身這麼難得,在短暫的人生中,雲裏霧裏找不到方向,把今生來世都毀壞了,那太可惜了!

  我有時候想:“在這個時代,幸好我有出家的機會,跟外面的世界沒有太多聯系,即使聯系也是一些佛教徒。如果沒有這樣,整天跟在家人混在一起,現在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可能也是白天黑夜地打麻將、過些無聊的生活,最後是什麼樣的狀態,自己都說不清楚。”在座的出家人今生有身披袈裟的機緣,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你們一定要懂得珍惜,千萬不要失去這種機會,不然到時候想重新獲得的話,恐怕也是不現實的。

  總之,大家應該經常修自他交換,成千上萬的大成就者都是通過這種修法獲得了成就。哪怕能修一天,你一天的生活也是有意義的,如果一千個人能修,對社會安定、對人類和諧等方面的利益無法言說。可是,這樣的知識現在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呢?

  

《《入行論講記》第八冊 第八品 靜慮 第一百叁十六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