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樣的善根是多善根,什麼樣的福德是多福德,什麼樣的因緣是多因緣?

  問:我是善導慈善的一名成員。佛陀在《阿彌陀經》中,講述了極樂世界的無量清淨莊嚴,但經中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麼,什麼樣的善根是多善根,什麼樣的福德是多福德,什麼樣的因緣是多因緣?什麼樣的行動和方法,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

  索達吉堪布答:這在《觀無量壽經》中講得比較清楚[1]。首先,我們應該有虔誠的信心,然後在此基礎上,孝養父母、行持善法、不殺生、修慈悲心等,這些都是往生的正因。

  藏傳佛教的淨土法門中也說,最根本是要發無上菩提心,自己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然後觀想阿彌陀佛的萬德莊嚴。以這樣的信心,一日到七日之間,一心不亂地念佛,最終即能往生淨土。

  表面上看來,這好像特別簡單,只要閉關七天就能往生了。但實際上,這要看每個人的根基如何。假如沒有好好地忏悔,就算你念了七天,也很難達到一心不亂。因此,藏傳佛教的大德特別強調忏悔的重要性,如果能清淨往昔所造的罪障,這就是特別好的一種往生善根。

  其實,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在淨土法門方面,若能互相對應、互相學習,對淨土宗的弘揚肯定相當有利。原本在往生極樂方面,我還有很多話要講,但今天因爲時間有限,只好把重點放在分析前世後世上了。

  要知道,我們的生命十分短暫,所以求生淨土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在漢地,依靠前輩大德們的恩德,有“五經一論”這麼珍貴的法本,大家一定要值得重視,不但要從理論上學習,更要去實地修持。若能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平時也經常觀想阿彌陀佛,當我們離開這個世間時,有緣者一定會往生的。

  這一點,對每個人來講比什麼都重要。因爲我們死時一切都帶不走,而生前所造的業力,卻如影隨形、寸步不離。因此,我們一定要多積累善法功德,就算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也千萬不要墮入地獄、餓鬼、旁生,不然的話,實在太痛苦、太可怕了!

  [1]《觀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叁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叁事名爲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叁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叁世諸佛淨業正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