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宗教研究中心碩士叁年級的學生。藏傳佛教中強調依止上師,這是否與佛陀要求的“依法不依人”相違?您是怎麼看的?
索達吉堪布答:並不相違。佛經中講“四依”時,是提到了依法不依人。表面上看來善知識是人,好像不能依止,但實際上不是這個意思。
藏地的麥彭仁波切,曾造過一部論典叫《解義慧劍》,我以前也翻譯過,裏面對“四依”就講得比較清楚。其實,依法不依人的意思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關鍵要依止佛法所講的內容,比如修出離心、菩提心。如果一個人的名聲不錯、很有財富、粉絲也多,但他講的卻與經論不符,那要聽他的還是聽經論的呢?肯定要聽經論的。
當然,若想真正“依法”,首先要依止一位具法相的善知識,這是必需的一個前提。否則,就會像《華嚴經》中所說,假如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你再怎麼樣有智慧,也不可能精通佛法的真谛[1]。那麼如此一來,有沒有依人不依法的過失呢?是沒有的。因爲甚深的佛法若不依靠上師指點,單憑自己的智慧,肯定無法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現在有些人說:“藏地修皈依時,還要皈依上師。我們漢地就不需要,只是皈依叁寶就可以了。”這種說法不合理。其實漢地也有四皈依,像唐朝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裏,就清清楚楚提到了“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漢地不少人皈依以後,特別喜歡辦皈依證,我們藏地一般沒有這種傳統,只要是叁寶弟子就可以了,並不需要辦什麼證。你皈依的對象,可以有叁寶總集的上師,也可以直接是叁寶。但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應該明白,佛教就像世間的大學,它的教學內容很重要。這個內容相當于佛法,而佛法依靠誰來指導呢?就是上師。如果沒有上師,相當于學校沒有老師一樣,它的教學內容再好,也沒辦法讓很多人接受。所以,這之間的關系應該這樣來了解。
[1] 《華嚴經》雲:“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