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通達藏密的思想精髓?

  問:怎樣通達藏密的思想精髓?

  索達吉堪布答:因此,有些人對藏密的諸多誤解,一定要盡可能遣除。假如你想深入了解藏密,則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文字上的,一是修行上的。當然,後者依靠有次第的修證,內心對密宗精髓的體會,遠遠超過了前者的字面理解。

  你們在座的有些人,若想修持藏密的話,首先應該從加行開始修。按照大圓滿的傳統,加行分爲共同加行、不共加行兩種。共同加行是觀修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痛苦、因果不虛,這些道理,要靠依止善知識才能通達。而且,修行最關鍵是要有一種信心,否則,就算你精通了千經萬論,道理講得誇誇其談,內心也不會有真實收獲,反而很容易變成“法油子”。

  在藏地,一般人都明白,純粹以學術研究寫的書,與內心有所證悟寫的書,二者可以說有天壤之別。就像有些高僧大德,因爲前世的善根非常深厚,今生不需要苦思冥想、殚精竭慮,自然就能流露出很多智慧法語,這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我的上師法王晉美彭措,即是如此。我依止他老人家接近20年了,他是我一生中最佩服、最敬仰的人,我雖然也遇到過國內外不計其數有智慧、有悲心、有才華的人,但上師的境界確實無與倫比。我這樣說,並不是故意贊歎自己的上師,而是站在非常客觀的立場上,以公正的態度來評價的。我們很多人寫書時,需要翻閱大量資料,構思很長的時間,而他老人家根本不用做這些准備,寫什麼都是短短的時間中一揮而就,智慧猶如源頭的活水般源源不絕。

  記得1990年上師去印度時,當時顯現上眼睛不好,看不了任何文字。但他老人家給高級佛學院演講時,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包括《華嚴經》、《法華經》的很多教證,也是一大篇一大篇地背下來。講完之後,我們幾個弟子對照原經文,發現竟然完全一模一樣。這種智慧,普通人再通過怎麼樣的勤修,也不可能短時間就獲得,它在藏傳佛教中叫“意伏藏”。不知道你們研究過沒有,伏藏是藏地最殊勝的一種法要,特別特別稀有。以前美國波士頓、華盛頓有幾個博士,專門研究藏傳佛教的伏藏法,但可惜的是,這方面的漢文資料現在不是很多。

  其實所謂的“伏藏”,是往昔蓮花生大士爲利益後世衆生,將許多珍貴無比的佛法,以神通隱藏在神山、湖泊、虛空等中,並授記後來的某些大德進行開啓。這些大德到了授記的時間,就會前往埋藏伏藏的地方,直接取出一些小小的寶箧,通過空行文字的提示,他們便能打開自己的意伏藏,心中自然流露出許多儀軌、法義,用文字寫下來的話,足足有好幾函,用現在的話來講,有好幾十本書的內容。這些讀起來,絕不像分別念所寫的東西,而且裏面的修法極爲殊勝。所以,具有證悟的人所體會到的佛法境界,跟學術研究的人截然不同。

  剛才我也講了,假如你想真正了解藏密,就要先修持加行,從人身難得、壽命無常修起。修完了這些共同加行後,還要修不共加行,即皈依、發心、忏悔、供曼茶、上師瑜伽,以及破瓦法。這些加行需要修很多年,等自己生起了穩固的境界,才能再進一步修持更高的密法,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等等。

  這些甚深修法,我以前翻譯過不少,盡管一再強調過不能公開,但有些地方還在偷偷地賣。不過賣了也不要緊,沒有得到傳承、尤其是沒有信心的人,就算手裏拿到了法本,也會覺得跟其他法本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像《六祖壇經》,人人都可以看,但沒有緣分的人看了,覺得跟《道德經》、《聖經》沒多大差別,而有緣者看了之後,有可能當下就會開悟。

  尤其是甯瑪巴的大圓滿,我多年來通過長期研究,覺得它確實能夠直接斷除煩惱,直截了當地揭示了佛陀的密意。這樣的法門在末法時代,的的確確難遭難遇。你們想要修持的話,必須先得過灌頂,並修完了加行才可以。有了這樣的基礎,在具德上師的指導下,依靠自己的信心和精進,很容易就能通達甚深境界。

  這些年來,由于語言、交通、曆史等原因,很多大學生對藏傳佛教、尤其是密宗的誤解特別多。前不久我去香港中文大學,在點評一些佛教論文時,就直言不諱地說了:“現在很多大學生有這樣的信仰、對這方面感興趣,非常好。但有點遺憾的是,你們對藏傳佛教認識得還不夠、了解得還不深,文中描述的唐卡文化、屍陀林、人骨法器,只是以一種好奇心來看待,並不明白它背後的甚深涵義。”

  藏傳佛教中的任何曆史、任何修行,實際上完全都經得起推敲,它是被無數典籍和前輩大德所印證過的,絕不像民間一些神神道道的宗教。大家若想真正通達,不能知道了一點點就自以爲是,而需要各方面的深入了解。

  今天我也沒做什麼准備,想什麼就說什麼了。下面看大家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互相探討一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