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七冊 思考題 第八品 117~134

  《入行論釋·善說海》思考題

  (第八品)

  第117節課

  658、遠離鬧市而前往山林,這對修行有什麼幫助?若不具備這個條件,那應該怎麼辦?

  659、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時,覺得他們非常可憐,對此你如何看待?請說明理由。

  660、在衣著方面,寂靜山裏的修行人與世間人有什麼差別?今後你有什麼打算?

  661、到屍陀林和墳墓處時,怎麼樣觀想才有意義?

  第118節課

  662、有些人不願到山林裏去修行,主要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斷除?

  663、在修行的道路上,爲什麼說危害最大的就是親友?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664、當今世界上,人們極力歌頌愛情,認爲兩個人永遠在一起最幸福。這種論調正確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665、死亡來臨之前,我們應該怎麼做?在這方面,你有什麼安排?

  第119節課

  666、親友臨終時,我們爲什麼不能哭?按照世間傳統,不哭的話,大家會覺得你不近人情,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

  667、請以教證說明,爲什麼臨終時隨念佛陀非常重要?除此以外,還可以隨念哪些對境?

  668、假如你沒有機會住在寂靜處修行,那你平時怎樣安排時間?請具體說明。

  669、爲什麼說貪欲的過患相當可怕?請引用其他公案說明你對此問題的理解。

  第120節課

  670、佛經中宣說了女人的種種過患,所以有些男衆一見到女人就特別恨,這種做法正確嗎?爲什麼?

  671、異性的身體爲什麼不值得貪執?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672、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你應該怎樣守護清淨的戒律?

  第121節課

  673、很多人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特別執著,對方稍微跟異性說幾句話,自己就妒火中燒、疑神疑鬼,怎樣斷除這種顛倒的嫉妒心?

  674、有些人花費極大的財力和精力來保養身體、化妝打扮,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請具體分析。

  675、佛經中說:“增上貪欲者,不知理非理。”對于這句教言,你有哪些深刻的體會?

  676、人們以貪心來擁抱所愛的人,作者是怎樣剖析這種行爲的?你覺得合理嗎?

  第122節課

  678、男人在擁抱親吻女人時,對女人的口水也會生起貪執,對此應該如何破斥?

  679、女人細滑柔軟的身體,會給男人帶來樂受,爲什麼說這是一種顛倒執著?

  680、現在的社會貪欲縱橫,在這種環境中,你應該怎樣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

  第123節課

  681、世間人將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伴侶身上,認爲對方可帶給自己永恒不變的關懷,所以拼命地追求真正的愛情。這種做法正確嗎?爲什麼?

  682、如果一個不信佛教的人貪愛異性,怎樣引導其走出這種顛倒執著?對此道理,你能生起穩固的定解嗎?

  683、有些人雖然知道人身不淨,但卻迷戀異性的膚色、氣味、身材,應如何去除這種妄執?

  第124節課

  684、請從各方面闡述人身的不淨,並以比喻破析貪愛異性身體的妄執。

  685、爲什麼說人體是加工不淨物的機器?請用你自己的體會進行說明。

  686、假如你去過屍陀林,當時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沒去過屍陀林,那通過什麼方式讓自己對身體不淨産生定解?

  第125節課

  687、修安忍的果報是感得來世相貌莊嚴,令人見而生喜,這與破除對身體的貪執相違嗎?爲什麼?

  688、了解身體的不淨後,爲什麼不能徹底根除貪心?怎樣才能根除?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689、請具體分析身體與香味的關系,以破除因香味而貪愛異性身體的執著。

  690、明白身體的本性之後,你怎樣做才不至于墮入兩邊?

  第126節課

  691、“自迷癡狂徒,嗚呼滿天下”,對這句話你有哪些感受?請以具體事例進行說明。

  692、爲什麼說死人的城市和活人的城市一樣?明白這個道理後,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693、從因方面而言,爲什麼不應該貪執異性?

  694、在家人沒有清規戒律的約束,可以隨意享受欲樂,爲什麼作者說他們享用欲妙的機會很少?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第127節課

  695、如果貪著異性的身體,會給自己的身體等帶來哪些痛苦?

  696、當今社會上,刑事案件、貪汙分子層出不窮,其來源是什麼?若想從根本上解決,需要采用什麼方法?對此你有何感想?

  697、有些在家人認爲自己跟出家人完全一樣,甚至自己更勝一籌,這種想法正確嗎?爲什麼?

  第128節課

  698、請以教證、比喻和公案說明:貪執財色弊多利少、得不償失。

  699、爲什麼說爲貪欲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

  700、當今社會上,色情暴力等的影音資料隨處可見,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701、請具體剖析貪欲所招致的痛苦,遠遠超過其他的痛苦。你對此能産生定解嗎?

  第129節課

  702、前面已講過寂靜地方的功德,此處又再次宣說,是否有重複的過失?爲什麼?

  703、請簡述很多在家人雖然沒有機會前往阿蘭若,但在城市裏修行仍可解脫之理。

  704、修行人是怎樣看待死亡的?他與一般的世間人有何不同?

  705、有些人說:“修行必須要在鬧市,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磨練,去寂靜處是一種逃避。”他的觀點正確嗎?爲什麼?

  706、如何區別洪福與清福?你向往哪一種?爲什麼?

  707、請以實際生活來說明知足少欲的功德。爲什麼說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富翁?

  第130節課

  708、修行的方法有哪兩種?《入行論》是哪一種?這對我們來講有什麼必要?

  709、菩提心與世間的善心有何區別?你屬于哪一種?

  710、修世俗菩提心時,首先需要修什麼?應該怎麼樣修?請以教證進行說明。

  711、請以你周圍的事例加以分析,爲什麼說自己與衆生是相同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自己應該怎樣做?

  712、叁界的衆生那麼多,每個衆生的習氣愛好都不同,而我只有一個,應該如何將他們全部執爲我所呢?

  713、有人提出疑問:“道理上可以將別人與自己一起執著爲“我”,但他的痛苦是他的,我的痛苦是我的,二者互不相幹,怎麼能除他苦如自苦呢?”請對此以理作答。

  第131節課

  713、請背誦“吾應除他苦,他苦如自苦;吾當利樂他,有情如吾身”,並具體解釋其中的兩個推理。你覺得這種推理方式合理嗎?爲什麼?

  715、有些人聲稱:“旁生可以隨便殺害,因爲它們比人類低級。”這種說法正確嗎?請以理駁斥。

  716、有些人在利益衆生的過程中,耽誤了自己的修行和成就,對這種情況應當如何看待?你自己有什麼打算?

  717、雖然他人的痛苦很難受,但他的痛苦畢竟無法傷害到我,我一點也感受不到,我憑什麼要去保護呢?

  718、爲什麼說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不是一個相續?請以教證、理證進行分析。

  719、你認爲《入行論》簡單嗎?請說說你的體會。

  第132節課

  720、有人說:“如同肚子餓,只能由自己吃飯解決一樣,自己的痛苦應由自己遣除,沒必要替別人解除痛苦。”你如何破斥這種說法?

  721、凡夫人從哪兩個方面執著“我”的?請以理分析其顛倒性。

  722、爲什麼說只要是痛苦,不分自他一定要遣除?你明白此理後有何打算?

  第133節課

  723、既然一切痛苦都應遣除,爲何緣衆生而生悲心的痛苦不遣除?爲什麼說這種痛苦很有意義?

  724、爲什麼說大悲心是成佛的根本?請以具體事例說明,你通過學習本論,在這方面有哪些改變。

  725、現在學習佛法是什麼樣的時代?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726、如何看待現在的“人間佛教”?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求人天福報應擺在什麼樣的位置上?怎樣將之轉爲大乘修法?請談談你的理解。

  第134節課

  727、爲什麼菩薩利益衆生時,縱然是無間地獄也願意欣然前往?此舉與小乘行人有什麼差別?

  728、強迫出家人把僧衣脫掉,會有什麼過患?懂得這個道理後,你有哪些感觸?

  729、在講經說法時,爲什麼需要引用教證?對此你有什麼體會?

  730、你如何看待藏傳佛教?如果你周圍有人毀謗藏傳佛教,你會怎麼樣做?

  731、作爲父母,應該怎樣培養下一代?爲什麼?

  732、請以公案、教證說明:一切世間事,串習無不成。並談談你對此有哪些感受?

  733、在依止善知識時,一定要注意什麼?原因何在?請以你所見聞的事例進行剖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