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教講用利他心來指導我們的行爲,明顯強調行爲的動機,這樣是否對行爲的後果不夠注重呢?
索達吉堪布答:做任何一件事情,“因”才是最關鍵的。“因”好了,“果”自然就好;“因”不好,“果”也不可能好。就像農民種莊稼,種子顆粒飽滿的話,才能結出沈甸甸的果實。同樣,行爲的動機正確了,行爲的後果才會圓滿。
所以,佛教中強調動機,並不是不注重後果,而是最有智慧的注重後果。當然,有時候自己發心非常好,但事情卻沒有成功,這不是對結果不重視,而是由于因緣不具足。
問:佛教講用利他心來指導我們的行爲,明顯強調行爲的動機,這樣是否對行爲的後果不夠注重呢?
索達吉堪布答:做任何一件事情,“因”才是最關鍵的。“因”好了,“果”自然就好;“因”不好,“果”也不可能好。就像農民種莊稼,種子顆粒飽滿的話,才能結出沈甸甸的果實。同樣,行爲的動機正確了,行爲的後果才會圓滿。
所以,佛教中強調動機,並不是不注重後果,而是最有智慧的注重後果。當然,有時候自己發心非常好,但事情卻沒有成功,這不是對結果不重視,而是由于因緣不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