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說人生中痛苦占多數,快樂是短暫的。我雖然才二十幾歲,但已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因此很贊同您的觀點。
不過,我有個疑惑是:痛苦是欲望太多導致的,但如果要禁欲,則會帶來新的痛苦。比如,佛教主張吃素,但讓我不吃肉的話,我會感到痛苦;如果不讓我結婚,我肯定也很痛苦。因此,爲了消除痛苦,就要減少欲望,但減少欲望本身又帶來了新的痛苦,這個矛盾怎麼解決?
索達吉堪布答:吃素或者持戒,如果對你來說非常痛苦、難以做到,佛教也並不會強迫你必須做,而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根基,循序漸進地進行。
比如,佛教中的居士五戒,你可以只受一條,也可以受兩條、叁條、四條,或者五條全部受持。在五戒都能做到的情況下,假如因緣具足,還可以受更高層次的戒律,比如八關齋戒、菩薩戒等。並不是你自己不想受戒,非要讓你受;或者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非要讓你做,沒有這樣的要求。因此,佛教的戒律和修行,是根據各人的根基來選擇的。
但你如果沒有受持戒律,行持一些不如法行爲,果報也是不虛的。因此,即使沒有受戒,對于傷害衆生、危害社會的行爲,還是要盡量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