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家在世間來說,是一種不孝。請問,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問:一個人若看到社會的醜惡與人生的痛苦,于是選擇信佛、出家,以尋求解脫。但與此同時,他沒能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這在世間來說,是一種不孝。請問,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索達吉堪布答:有些人是爲了逃避而出家的,不一定有真正的出離心,即使出了家,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若因此而沒有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那確實是一種不孝。

  還有一種人,是看破世間而選擇出家,並通過修行來報答父母的恩德,這是佛教裏講的大孝。漢地的蓮池大師也說過:“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只有讓父母脫離了輪回,獲得了究竟的解脫,子女才算成就了孝道,是真正報答了父母的恩德。

  畢竟,給父母提供一些財物,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雖然這輩子會過得好一點,卻不能解決他們的生死大事。甚至,如果你爲了父母而天天造業,反而會讓他們來世墮入惡趣,感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此,這種孝順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相反,倘若自己真正看破世間,選擇出家修道,雖然父母暫時會有些痛苦,但從長遠來講,對父母的解脫和安樂是有利的。

  因此,出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我逃避,可以稱爲不孝;另一種是以出離心引發的,這是大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