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樹下一宿,一生都是這個樣子。給我們後世的佛弟子做出最好的榜樣,于人無爭、于世無求。他教我們放下,他真放下。他告訴我們,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爲什麼我們現在有這麼大的差距?一語道破,「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說出來了。我們今天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不能證得;換句話說,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如如佛,你的智慧德相跟一切諸佛沒有兩樣,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是大教育家,是世間真正的好人,起心動念是爲一切苦難衆生著想,從來沒有替自己想過。教導我們「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我們一生當中所學的是什麼?我學了幾十年,總結佛菩薩的教誨,我把它總結十樁事情。佛陀教我們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五項是存心,我們要存這樣的心。這個心就是佛經上講的大菩提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真誠則不是虛妄,清淨,沒有染汙;自私自利是染汙,名聞利養是染汙,五欲六塵是染汙,貪瞋癡慢是染汙,沒有這些東西,自性清淨心裏頭沒有染汙。平等心沒有傲慢,大乘教講「生佛平等」,你看他用的字,先說衆生後說佛,衆生跟佛平等,沒有哪個人比哪個人高,沒有哪個人不如哪個人,沒有,樣樣平等!現在現象實實在在是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佛說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平等境界就出現。我們在經典裏面看到,極樂世界是平等的,華藏世界是平等的,于是我們就明白,一切諸佛如來的報土統統是平等。又何況這些諸佛如來是我們自性所現,是我們阿賴耶所變,心現識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明白了,像《還源觀》裏面所說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包括諸佛如來,一家人!一家人很親切,佛給你說得更親切,就是自己,跟自己是一體,同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比一家人還親切。誰做到這個境界?諸佛如來做到了,法身大士做到了。所以十法界的衆生沒有不佩服,沒有不景仰,沒有不學習。那不學習的,他還沒有覺悟,迷而不覺,他不肯認真學習。要是覺而不迷,沒有不認真學習的,爲什麼?他會把這樁事情看作他人生第一大事、第一目標。我這一生要把自己提升到哪裏去?到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我不希罕人間,我也不希罕天上,我也不希罕四聖法界。這些東西統統舍得幹幹淨淨,爲什麼?心淨則佛土淨,這個道理你要懂。你要不把它放得幹幹淨淨,實報莊嚴土就沒分,你跟它不相應。

  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這幾十年裏面也遇到過大風大浪,大災難。所累積的,我們沒有什麼財富,法物、典籍、修學的參考數據,怎麼樣?也統統舍掉。一次風暴就舍掉一次,舍掉好幾次。以前很懊惱,現在明白了,想起來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安排,這些災難也是佛菩薩安排的。安排什麼?你不是放不下嗎?放不下你也帶不走,非舍不可,才明白了。從這以後,我們還要不要再去收集這些法物資料?要!不爲自己了,自己不要,幫助初學、幫助別人。自己到現在不怕死,也不求長壽。對這樁事情怎麼看法?順其自然,隨他去,這就好。衆生需要我,我在這個世間多幫他幾天,他覺得不需要,隨時可以走,歡歡喜喜的走,毫無留戀的走。走到哪裏去?哪裏有緣,哪個地方就示現,多自在!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分別,我們得《華嚴》的教誨,真得受用。一定要明理,在事上才會事事無礙。

  在亂世,如果我們的心不清淨,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那是很可憐。我們自己必須要曉得,我們這一生到人間來不是第一次,過去來過很多次;如果這一生當中沒有一定的目標方向,往後還不曉得要來多少次。我說這個話什麼意思?有人聽得懂,有人聽不懂,跟多少衆生結了怨,冤親債主,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說的是這個意思。這是大問題,這是大麻煩。這個問題怎麼處理?那要大智慧,這不是一般能處理得了。這個緣裏頭有命債,欠的命債不少。一日叁餐,在從前沒有學佛,吃肉,吃了多少年?我吃了二十六年。二十六歲學佛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這個事情嚴重,不敢再吃衆生肉,吃長素。知道忏悔,知道放生,知道把功德回向給他們。這一生、過去生、再過去生,你就曉得那個冤親債主要是排著隊,排到後頭不知道有多長,幾十裏都看不到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怎麼辦?我們要成就,要幫助他們成就,他才不會障礙我們。如果我們想成就,不理會他們,他們不甘心、不情願,肯定找你麻煩,你能招架得了嗎?諸佛如來有智慧,諸佛如來教導我們,六道乃至于叁途是業感出現的。我們最徹底的方法是什麼?消除業障。真的幹,專修真誠清淨平等覺,無始劫來的冤親債主看到了都佩服你,生歡喜心贊歎你。他沾不沾光?沾光。某人跟我有什麼關系,他成佛了,他成就了。

  這樁事情,早年我在新加坡親眼看到的。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居士,在新加坡是大富長者,他是銀行的董事長。他的緣分好,晚年生病不能上班,在家裏養病。他邀請我,我到他家裏去看過他。養病沒事,他知道我在居士林講經,跟李木源居士說,把我講經的錄像帶,那個時候好像不是光盤,錄像帶,拷貝一份送給他,他每天聽經,聽八個小時,另外念佛八個小時。他睡一張床,佛像就在他的對面,一張開眼睛看到佛像。兩年,有成就了,沒有明說,告訴李木源他想往生。聽了兩年經,念了兩年佛。李木源居士要求他,「你不能走,居士林的人事不穩定」,他一走了會亂,希望他再帶領大家幾年,讓大家修學都穩定下來。他聽了想想,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又住了兩年,四年!要求我到他家裏去給他做個叁皈,他正式皈依。非常之好。好像我給他皈依的第二天他就往生。他往生預知時至,叁個月之前他在一張紙上,好像是八月幾號,寫了十幾個,家裏人也不敢問,不知道他什麼意思,他走的那一天,就是他叁個月之前寫的。所以知道,他叁個月之前就曉得他哪一天要走,預知時至,真往生。

  真往生,是從靈媒透露的信息。那個時候我們正好在那裏辦培訓班。這是大護法,第一個護法,所以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分批,四個人一批輪流助念,日夜不間斷。就有一批學生助念回來,回到居士林,突然居士林有個女居士被附身了。附身的人告訴大家,借他的身體說話,他們是老林長的冤親債主,好幾百人。他們說出來,今天親眼看到林長往生極樂世界,他們很歡喜、很贊歎,不敢障礙。現在跟居士林護法神商量,他們同意,跟著這幾位法師到居士林來,來幹什麼?要求兩樁事情,第一個要求皈依叁寶,第二個要求聽經。這個我們替他做了,我們曉得林長真往生,冤親債主幾百人到居士林來。然後就聽經,就在講堂給他供養的,供個大牌位。他說不行,講堂的光太大,他們這些鬼神受不了。那怎麼辦?要求在餐廳(齋堂),用電視機指定播放《地藏經》,日夜不能間斷。好像是兩個月,他們都走了,離開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我們親自見到的。鬼神要求皈依的那天,好像我在香港講經,悟全法師打電話給我,告訴我這些事情。我就跟他講,你代替我給他們做叁皈,答應他們的要求,在齋堂用電視機播《地藏經》講經的錄像帶。

  所以你自己真正修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的冤親債主不會找你麻煩,而且你有護法神。如果心地不清淨,還是自私自利,還搞名聞利養,搞假的,冤親債主瞧不起你。他現在不來找你麻煩,爲什麼?你壽命沒到,等你壽命快到的時候全來了。《地藏經》上有,我們自己只要細心去觀察,你看很多人臨命終時說看到這個人、那個人,他所講的人都是已經過世的親朋好友來接引他。那是不是真的?不是的。《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冤親債主變成他的家親眷屬來引誘他,把他帶走之後,再現本來面目跟他算帳。臨終關懷,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提醒他、幫助他,看到任何境界不理會,不要理他,老實念佛,這個現象就不見了。你不要怕他,不要理會他,一個心就是求生極樂世界,就是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這就對了,不能有雜念。

  知道自己這一生做錯了很多事情,得罪很多衆生,真正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學成之後,倒駕慈航來幫助他們。這就是大乘教裏常講的「佛不度無緣衆生」,這些跟你都有緣,無論是善緣、惡緣都一律平等看待。自己修成之後一個不漏,他們不管在哪一道,他有苦難,需要人幫忙,這個信息你就能收到,你就能現身,就能幫助他。到那個時候才真正知道,他跟我是一體。那個時候的感應,無論他有心還是無心,無心都有感應。爲什麼?曾經有這個緣在。你去幫助他,就跟諸佛如來應化在六道裏頭沒有兩樣,真能幫助他。所以這些冤親債主不要害怕,跟你有親密關系不要歡喜,歡喜是煩惱,錯了;被你殺害、被你冤屈的也不要害怕,要承認自己的過失,這是忏悔,他不會再怪你。我現在修學,等我有成就之後一定會幫助你。同時勸勉他們皈依叁寶。一般鬼神最喜歡的是《地藏經》,所以我們在晚上能夠播放《地藏經》的光盤很好,邀請他們來聽經,要恭恭敬敬的邀請,到第二天早晨恭恭敬敬的送他們走,這是禮貌。晚上我們睡覺,家裏有小佛堂,打開歡迎,讓他們在裏面學習,做個道場,好事,他會感激你。不要怕,他不會害你,你對他好,又何況家裏供的有佛菩薩,家裏有護法神。記住,在大經上佛常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是善念就能化解怨怼。

  人一生最殊勝、再沒能相比的,就是你有一個正確的目標,極樂世界;正確的方向,西方淨土,念茲在茲。這是我們一生當中唯一一樁大事,其它的都是雞毛蒜皮,隨緣。什麼都好,隨緣裏頭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的隨緣;有分別、有執著,我要怎樣想法、怎樣做法,就錯了。普賢菩薩教我們,「恒順衆生,隨喜功德」,這兩句話太重要!歡歡喜喜的隨緣,不要堅持自己一定要怎麼做。因爲在大乘教裏,現在我們明白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知道叁種周遍,無論是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這一起心動念周遍法界,感應不可思議。出生無盡,那就是外面境界隨著我們念頭起變化。所以我比喻就像萬花筒一樣,出生無盡。最重要的,含容空有,我們心量要拓開,真正要像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這麼一拓開,天地善神都贊歎。天神、鬼神瞧不起的是心量很小的,自私自利;心量大的,沒有不贊歎、沒有不佩服。這些善神擁護你,惡神不害你,你跟他雖然不是一類,他知你是好人,不傷害你,不找你麻煩。你表面上學善,實際上你心地不善,鬼神瞧不起你,這個常常會惹麻煩。所以我們心行要相應,要隨順佛菩薩的教誨,持戒、修定、修清淨心。學經教,經教最好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不起心不動念,自自然然得叁昧,自自然然有悟處,這就好!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四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