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叁集▪P3

  ..續本文上一頁融成一體。法界是什麼?法界是真誠,法界是清淨,法界是平等,法界是正覺,法界是慈悲,法界就是自己,法界就是一切衆生,確實融成一體了。這個境界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永遠不會再犯錯誤了。錯誤是什麼?有我、有你、有他,這錯了,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在哪裏?悟了就是。衆生在哪裏?迷了就是。迷悟不同,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不同。性相同,相相同,理事、因果都相同,只有迷悟不同。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建立教化,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下面還有一段:

  【若有衆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不爲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下面說『若有衆生』,這個衆生是有緣衆生、根熟的衆生。爲什麼?他能夠『入此大止妙觀』。「大止」是什麼?真放下。我們現在麻煩的,知不知道?知道,有沒有放下?放下了,可是一轉眼,境界現前,老毛病又出現,沒真放下,口裏放下,心裏也想放下,其實沒放下,還是老毛病。結果是什麼?生生世世依舊搞六道輪回,在六道裏面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搞這名堂。說實在話,非常辛苦,非常勞累!佛菩薩看在眼裏,笑笑,自作自受!佛菩薩生生世世對我們來教的,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我們都回不了頭,從這個地方才稍稍能夠體會得煩惱習氣真難斷。爲什麼難斷?五十八年前章嘉大師給我講過,我們凡夫在六道裏生生世世被六道習氣的熏染時間太長了,理上講可以頓悟、可以頓超,這是從理上講,事上可不容易。事上你試試看。事上能頓悟、能頓超,佛法裏常講再來人,他不是凡夫。他是什麼人?有兩種,一種佛菩薩來示現的,另外一種,他生生世世修行,功夫修得差不多,這一生當中成熟了,火候夠了,成熟了。像燒開水一樣,火候不夠,沒開,必須火候夠了,開了。所以在我們這個世間看到頓悟、頓修、頓超,這兩種人。

  我們自己曉得,我們過去生中也是生生世世修行,功夫不得力,所以到這一世還沒有把握。可是我們要記住,我們真的是無比的幸運,功夫不夠,在這一生當中也能夠做到功夫圓滿的效果,這不可思議,這就是念佛法門。前面說過,我們今天要把煩惱習氣放下不容易,放不下,可是念頭轉變一下,這可以做到。我在順境裏面起了貪心,起了貪戀,造業了。古大德教導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的貪心剛剛起來,不怕,要覺得快,覺就是回頭。念佛人的覺就是提起佛號,我的貪心起來,阿彌陀佛,這就是覺,貪心斷掉了;逆境,瞋恚心起來了,阿彌陀佛,把瞋恚也打掉,這叫功夫,就是要覺得快。功夫在什麼時候?日常生活裏面、工作裏面待人接物,一切時一切處,要好好的記住,爲什麼?隨時隨處會發生,一發生,馬上轉念頭,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可以走上上乘的路子,妙不可言,真實殊勝無比的功德利益。所以這個法門要是遇到,佛菩薩說的,這不是別人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無量劫又無量劫稀有難逢的緣分,你怎麼會遇到?遇到要真正能抓到,你一生成就。蕅益大師說得好,他告訴別人,他說我求生淨土,我不想很高的品位,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足了。這話什麼意思?他把妄想放下了。別人求往生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品位,誰真的能提升?諸位同學細心想一想,蕅益大師真的提升了,不想就往上升了。你往上想,升得有限,不想就升到頂頭去了。這就是徹底放下,圓滿的信心,堅定的大願,一句佛號,萬緣放下。在這個世間幫助一切衆生,隨緣隨分,圓滿功德。不要去作意,隨緣隨分,念念都是圓滿的,這多難得!這叫大止,這叫妙觀。

  大止妙觀那個現象是什麼樣子?就是底下這一句,『無思無慮』,再沒有分別,再不執著,于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心是定的,心定就生智慧,不生煩惱。思慮是煩惱,無思無慮,煩惱斷了,智慧生了。爲什麼?底下一句說,『遠近齊照』,智慧生了。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的定慧天天上升,法喜充滿,無論什麼人向你請教問題,對答如流,回過頭來自己想一想,不知道智慧從哪來的。古人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如同鍾鼓,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鍾鼓音聲之美,美不勝收。一般人聽不到,爲什麼?心浮氣躁,他欣賞不到。什麼人能夠欣賞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鼓裏面空空的,什麼都沒有,鍾裏頭也是空空的,也什麼都沒有,那個音是真的音。你用聞性去聞,不是耳識,耳識是有染汙,耳識聽不到妙音,聞性能聞到。觀世音菩薩用聞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是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明他怎樣修成的。釋迦牟尼佛問文殊菩薩,娑婆世界衆生選擇法門,哪一類的法門比較能適合這個世界衆生的根性?文殊菩薩選擇觀世音菩薩,耳根。說明娑婆世界人六根根性最利的是耳根,看不清楚,他能聽清楚,專心的他會聽清楚。所以觀音菩薩跟這個世間特別有緣分是有原因的,不是無緣無故的。

  我們聞到真正的妙音,我剛才說過,你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就聞到,不一樣,聽了會開悟,有這樣好的效果。聽了沒有開悟是沒有聽進去,有障礙,甚至于還錯解了意思,這真的不是假的。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很多人聽經、讀經,錯解如來真實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爲什麼錯解?他是用他自己的煩惱習氣,用他自己爲本位的價值觀,把佛經的意思錯解了,甚至于還批評佛經,嚴重的時候毀謗佛經,這些事情在現代社會裏頭常常見到。所以現在佛法弘揚非常困難,他沒有恭敬心。印光大師一生呼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現在沒有恭敬心,有什麼心?有批評的心、有挑剔的心,他怎麼能得利益,不造業就算不錯了。如果批評、毀謗,那造業,不如不聽,不聽不造業,聽了還造業,這問題多嚴重!不但佛法,現在連世間法亦如是。中國自古以來對聖賢人尊敬,聖人所說的誰敢不聽,誰敢批評。所以自古以來,這幾千年來,社會的長治久安有道理,靠什麼?孝敬,孝親尊師。

  古德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古時候人教兒女,教他學聖學賢,沒有教他升官發財的,沒有這種教育,讀書志在聖賢,你看他的目標多麼純正。今天目標、價值觀完全顛倒,古聖先賢東西不要了,要外國的,外國樣樣都好,中國古聖先賢比不上外國。現在中國社會混亂,災難這麼多,自作自受!真正難得,外國的科學家,日本的江本勝博士,從水實驗裏面告訴我們,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全是有機體,有機就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懂得人的意思,接受人的意念,人有善念,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歡喜,人有惡念它們都憂愁。這個實驗把古聖先賢教誨的奧義證明出來了,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全世界所謂是自然的災害,能不能挽救?在中國古聖先賢、佛菩薩他們的心目當中,答案是肯定的,斷惡修善,世間災難就沒有了。爲什麼?我們每個人心都是善良的,念頭善、思想善、言行善,花草樹木善,山河大地善,沒有一樣不善,自然災害沒有了,連帶包括瘟疫都會沒有了。

  深度催眠當中告訴我們一樁事情,愛,人人能把愛心發出來,愛心充滿宇宙,什麼災難都沒有了。諸佛菩薩的世界沒有一個不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所以哪裏有災難,聽都沒聽說過。我們今天怎麼回事情?慈悲喜舍四個字沒有了,所以災難爆發。慈悲喜舍再不講,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就滅絕了。充分學習,發揮自己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個世界毀滅了,你有好地方去,你到天上去。佛告訴我們,天人修上品十善再加上四無量心,他就步步高升,從忉利天升到夜摩天,升到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不明了的人他還迷惑顛倒,明白的人要真幹、要真信。

  所以無思無慮『任運成事』,你的功德是圓滿的;你有考慮,有計劃要怎樣做,做得雖然好,有副作用,不是圓滿的。放下思慮,放下煩惱習氣,無思無慮是正常,恢複正常,成就不可思議。這個話現在很難叫人相信,我不按照計劃,我不想我這能做事嗎?我告訴同學們,胡小林這兩年半做試驗,他就試驗一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的公司所有的章程、規約統統不要了,讓大家學《弟子規》,依照《弟子規》的教訓去辦事,公司也不開會,什麼報銷單他也不批,也不罵人,也不管事,公司的業務一天比一天成長,真不可思議!過去因爲思慮過度,得了焦慮症,幾乎把命送掉,現在明白了。古人真了不起,無思無慮任運成事,難得!這個要試驗,不試驗沒有人相信。過去幾年我們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提出《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能夠化解沖突,幫助社會恢複安定和平,也是沒人相信。我們在湯池小鎮做個實驗,沒想到不到半年成果卓著,居然和諧社會、禮義之邦就看到了,你能不相信嗎?這個實驗成功了,我們向聯合國報告,什麼地方做什麼地方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的人生,這個地方少災少難,和諧安定,人人有禮,人人有義。我們得的結論,通過這個實驗,證明中國《叁字經》上所講的,人性本善,實驗出來了;第二個我們得的結論,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中國幾千年來重視教育,人是教得好的。

  下面是比喻,就像『寶珠遠近齊照』,寶珠是你的智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福報充滿虛空法界。『不爲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小乘人心量小,只顧到自度,不願意利他,外道知見不正,爲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這都是障礙,大乘人徹底放下。這叫『定光顯現無念止』。重要的是把念慮放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