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念佛求往生要多長的時間?十分鍾、二十分鍾足夠了,真就能往生。你要是用參禅這個道理來講,心裏就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確實沒有第二個念頭,功夫做到家的時候,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就一個阿彌陀佛。這樣用功,《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根利的、善根深厚的、煩惱輕的一天就能往生,頂多七天,若一日到若七日,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古人講念佛的功夫,用比喻來講,風吹不透,雨打不濕,功夫像銅牆鐵壁一樣,這叫真念佛。
我們現在念佛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夾雜著妄念,夾雜得太多,還沒有念幾聲佛號,一個念頭起來了。尤其現在人,身上帶著手機,電話多的人,你自己想想你一天接多少電話?在電話上講多少句話?你的功夫怎麼能成就?真要念佛,全部把它杜絕,不跟人講話,什麼事情統統放下,沒有攀緣心,功夫才能成就。那你先要看破,看破是什麼?這世界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輪回是苦的,你就不會留戀,你就徹底放下。有度衆生、幫助衆生這個弘願,但是現在衆生都不聽,他不接受,我暫時離開,我求生淨土。這邊衆生什麼時候緣成熟了,在想我了,我就來,衆生有念就感,你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應。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沒成功也可以再來,爲什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他,他能夠像法身菩薩一樣倒駕慈航,這太殊勝了,十方世界沒有的。我怎麼知道這個?四十八願裏面講的,阿彌陀佛自己說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不是假話。阿惟越致是什麼?七地以上,七地以上就八地,八地、九地、十地,這樣的菩薩。是不是我們一往生到那裏就證得?沒有,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給你的,加持給你,這是無比的稀有殊勝。因爲你不是靠阿彌陀佛,靠自己修,修到那個得相當長的時間,修到七地要相當長時間,不是容易事情。可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到那個地方,蕅益大師講得好,他在《彌陀要解》裏面講得很清楚。你說他是菩薩,他不是,他煩惱習氣沒斷;你說他不是,他起作用的時候他真有這個智慧、真有這個德能。阿彌陀佛借用的,不是自己修的。所以這個法門十方諸佛贊歎,真的是難信之法,成就這樣殊勝,方法這麼簡單、這麼容易,真是萬修萬人去,這個用才真正叫妙用。
我們今天學了之後,最重要相信,信難!真是難信。我跟同學們報告很多次,我學佛不是仰慕淨土進門的,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進門的。而方老師介紹我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對于這部經也有莫名其妙的愛好,說不出理由。他介紹我,我一看真歡喜,尤其看清涼大師的《疏鈔》,跟這個法門、跟這部經有緣分。可是對淨土就生不起信心。早年,民國四十年代的時候,我離開了工作,到埔裏跟忏雲法師住茅蓬。那時候茅蓬裏面五個人,叁個出家的,兩個在家的,出家人有忏雲法師、有菩妙法師,還有一位達宗法師,兩個居士,朱鏡宙老居士,那年他老人家七十歲,我叁十歲還是叁十一歲的樣子,我們五個人住茅蓬。所以茅蓬裏面所有的工作我一個人承擔,年輕!燒飯、洗衣服,照顧他們生活,我在那裏做義工。忏雲法師給我定的功課,讀經、拜佛,拜佛規定一天拜八百拜。在茅蓬裏面,晚上八點鍾就休息睡覺,那時候沒有電燈,點蠟燭,早晨二點鍾起床,點個油燈讀經、拜佛,早課是叁百拜。拜完佛之後就准備早飯,廚房工作是我做的。上午拜二百拜,下午拜叁百拜。指定我一些,那時候最主要的是《印光大師文鈔》、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還有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忏雲法師要我看,還要我把它科判畫出來,畫成表解。這表解畫了之後,才曉得佛法不可思議,一部經一目了然。我在那裏住了五個月半,我離開忏雲法師,到臺中李老師那裏學經教,去聽經學經教。好像我離開那裏兩個星期,八七水災,茅蓬也受了一點損害。這是那個時候,住茅蓬的時候接觸了淨土,但是沒興趣。
親近李老師十年,李老師是印光大師的學生,淨土是他傳的。他老人家確實苦口婆心,把淨土介紹給我,我不懷疑、不反對了,但是沒有興趣接受。李老師甚至說出這麼一句話,他說:不管怎麼樣,你看古今多少法師、大德、居士都修這個法門,我們看到前人的樣子我們也來試驗一下,如果真的修不成功的話,那別人也上了當,我們上一次當也無所謂。用這種話來勸我,我很感激老師。我什麼時候才相信淨土的?我講《華嚴經》講了一半,講了一半的時候,有一天突然想起來,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成就的?善財童子修什麼成佛的?五十叁參一生圓滿成就。《華嚴經》講了一半,往後翻,翻到後面,文殊、普賢到《華嚴經》最後,統統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仔細看看五十叁參,五十叁參是我講過一遍,都沒有留意到,只是照清涼大師《疏鈔》去講,你看多粗心大意。再用心細細觀察,善財是文殊傳法的弟子,得意門生,肯定是跟老師學同樣的法門,老師是求生淨土,文殊菩薩求生淨土,那善財當然不例外。再一看果然沒錯,五十叁參第一個參訪的德雲比丘,德雲比丘修般舟叁昧,專念阿彌陀佛。我們中國人講先入爲主,這第一個善知識很重要,表法的意思很深,先入爲主。
再看最後,第五十叁個,五十叁個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看到這個地方我很受感動,真的不是假的,淨土真殊勝。《華嚴經》到最後,文殊、普賢帶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我從這裏才相信、才接受了。我在臺中十年,李老師沒有把這個理跟我講清楚,他要給我講清楚,我會相信,我不會懷疑。我到我自己講《華嚴經》的時候,從頭到尾細心去觀察,看到了,才知道這個法門殊勝無比。以後老師把夏老的《無量壽經》批注給我,我看到梅光羲大師的一篇序文,就死心塌地了,才真正接受了淨宗法門。我接受之後,我那個時候發心,這一生當中專講《無量壽經》,不講《華嚴》了。所以這次《華嚴》,前天給諸位報告,是開心法師、黃念祖老居士跟韓館長叁個人啓請的,我答應他們我把《華嚴經》講一遍,真的是隨緣妙用。下面賢首國師還有,我們再看底下。
【又真不違俗故隨緣。俗不違真故妙用。】
法確實是妙法,這就是真俗不二,『真』是自性,『俗』是業報,六道是俗,十法界也是俗,十法界接近真,六道遠離了真,雖遠離,實際上並沒有遠離,真俗永遠是沒有辦法離開的。爲什麼我們說遠離?我們迷了,雖然在面前不認識,所以就遠了,古人說「道不遠人,人自遠之」,就是這個意思。道就是真如、就是自性,不遠我們,我們自己把它看遠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六道叁途的依正莊嚴,不就是『真不違俗』嗎?自性隨緣,隨十法界的緣,隨六道的緣,隨叁途的緣,沒有不隨緣的,不隨緣相怎麼現前的?這是隨緣。我們能夠在俗裏面見真,那就是妙用。所以見性之人常說,沒見性的時候,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到處尋師訪道,希望遇到真正的高人點一點開悟,遇不到。趙州和尚在曆史上是有名的,八十歲沒有開悟,還行腳,還要到處去參訪,那個心也是真,天天都在想著怎麼悟入。一旦開悟,說一句話,「得來全不費工夫」,爲什麼?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道就是性,他怎麼?他在俗裏面見到真,在相裏面見到性,這就妙用。惠能大師開悟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爲我們示現的也是這樣。經上記載,釋迦牟尼佛是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每天晚上都看星星,沒有開悟,這一天豁然開悟,這從相上見到性了。一定要緣成熟,緣不成熟不行,這個機緣是非常的巧妙,像我們世間人開保險櫃一樣,號碼對得很准確,差一點就打不開,必須對准,一下就打開。
這是講開悟的那個緣分,也就是心真正凝聚在一點,這個時候剎那之間,一點妄想都沒有。我們懂得這個原理,這是賢首大師在這本小冊裏講得很清楚,這一剎那的時候,你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你的緣成熟了。不定什麼緣分,外面的緣分,或是見色,或是聽聲音,或是聽人跟你說法,一觸動就悟入。如果自己沒有這個條件,什麼緣都沒用處。就是真正練到是,某人將悟未悟,到了開悟的邊緣上,這個時候高明的人他要幫助你。這個邊緣上是你的心已經放下執著分別妄想,那就妙用現前,一觸動,豁然開悟,如來智慧德相現前,一時頓現。頓現什麼現象?前面講的叁種,你見到自性清淨圓明體,見到從體起二用,二用皆具足叁種周遍。物質的現象、精神的現象統統都具足叁種周遍,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這叫明心見性,這叫大徹大悟,這叫妙用。這一段還沒有講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十叁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