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九集▪P4

  ..續本文上一頁下,再把起心動念放下,你就醒過來,還源,妄盡還源。這種事實真相多深奧,如果不是佛菩薩出世,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事情?全迷在夢中,以爲夢是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世尊給我們這個信息,我們可以常常做這樣一個想法,每天晚上作夢醒過來之後,你就想佛跟你講的「夢幻泡影」,你慢慢就會覺悟。覺悟之後有什麼好處?你對現前所有一切人事物就不會執著,你的愛心會生起來,全是我自己變現的,我愛我,那些人都是我,樹木花草是我,山河大地是我,遍法界虛空界是我。這個觀念生起來好,爲什麼?你就證得法身,證得法身不就成佛了嗎?佛明了一切萬法都是自性變現的,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一切萬相是從性生的,因此一一法裏面都含有遍法界虛空界圓滿的信息,所以這裏才告訴你「一塵出生無盡遍」。現在再告訴你,不但是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還包容,這個含就是含攝的意思,一切空,空是空間、時間,時空全部包括在其中。它都用一塵,舉最小的物質現象來做比喻、做個例子。

  【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

  這是講爲什麼它含容空有,這從一塵,我們要從一塵看世界、看宇宙、看遍法界虛空界,它在理上講是一不是二。『塵』是物質,它沒有自性,這個性是講體,它沒有自體,它是依真如本性爲自體,真如本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說之爲空。可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從它生起的,依他起性,從它依他起性。『幻相宛然』,現象,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全是幻相,爲什麼說它幻相?就跟我們作夢,夢中的幻相一樣,夢中醒了不就沒有了嗎?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你哪一天明心見性就沒有了,夢醒了。六道裏頭是夢中之夢,這一定要知道,第一重夢醒了還有第二重,你就曉得有第二重必定還有第叁重,夢境也是重重無盡。你是在第幾個層次?這是佛爲我們說出宇宙之間的奧秘,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幻相宛然」,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的相,跟這個地方就完全相應,你就知道這相是幻相,相從哪裏來的?念來的。彌勒說得好,「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念念就是幻相,相不是真的,是有形、是有識,但是物質跟精神現象它存在的時間太短,短到我們無法想象,我們肉眼看不到,阿羅漢的天眼也看不到。我們從佛經上,世尊給我們透露的信息,八地以上可以說他們看到。他們的心清淨,真的像《楞嚴經》上所說,他們所證得的是楞嚴大定,在那個定功,才能夠見到物質跟精神的真相。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現象,就是這種真相的相似相續相,就像我們看電影,看電影銀幕上的畫面,我們以爲是真的,如果我們看放映機裏面的膠卷,才知道全是假的。我們凡夫今天看的,是看到銀幕上;八地菩薩看的,是看到放映機裏,知道是幻相。幻相有沒有?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真有,相有體空,事有理空,這不可得。這一塵裏面有空、有有。

  【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于有表。】

  幻色就是現象,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這些現象沒有自體,所以它跟空真的沒有兩樣。《心經》裏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說這個真相。它雖然是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存在的時間太短,佛常常也用閃電做比喻,《金剛經》四句偈裏面就講到,「如露亦如電」,電是講閃電,閃電很快就沒有了。但是閃電的速度還是很慢,我們眼睛還是看到。我們的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的生起速度太快,我們眼睛看不見,眼睛能看見的決定是它的相續相。所以『幻色無體必不異空』,這就是色不異空;下面這兩句是空不異色,『真空具德』,真空就是自性。佛法裏面,把現在我們一般人觀念上這個空間稱爲頑空,不是真空,這個空是假的,這個空間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現象,我們稱之爲自然現象,它不是真的。「具德」,就是惠能大師開悟說的第叁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說這麼一句話。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得比他詳細,佛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本自具足」,具足是什麼?圓圓滿滿,一點缺陷都沒有。佛是講叁樣,第一個是智慧圓滿,你有圓滿的智慧;第二個是德能,今天科學裏面講能量,你具足,沒有欠缺;第叁個是相好。這叁樣東西把一切萬事萬物都包括,是你自性裏頭本來具足的。『徹于有表』,這句話顯現在有的當中,你看自性,自性裏面本自具足的這些智慧德相,在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裏面顯現出來,「徹」就是現出來。這一句就是能大師五句話最後一句,「能生萬法」,雖然自性裏頭什麼都沒有,沒有現相,但是它能現相。爲什麼能現相?自性裏面具有這種德能,我們現在講有能量,能量會轉變成物質,能量會轉變成精神,是自性能量在現象裏面顯現出來。下面這兩句好:

  【觀色即空。】

  這現象你真的會看,會看的人可了不起,就在現象上,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你看到空性,禅宗裏面講你見性,性在哪裏?色就是性。

  【成大智。】

  你自性裏面的智慧現前。現前怎麼樣?

  【而不住生死。】

  了生死。沒有生死,哪來的生死!不但是了生死出了叁界,出了叁界,叁界是六道輪回,算不了什麼,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十法界,超越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他回歸到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是自性,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在哪裏?『觀色即空』就是,就回歸自性。那就是惠能大師做出的榜樣給我們看,你看他見性的時候跟我們說了五句話,重要。我們今天修行修什麼?實在講就是修這五句,修這五句就見性。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要記住,我們的真心是清淨的,所有一切染汙、分別執著妄想都是假的,假的我們要把它放棄、要舍掉。菩薩六波羅蜜就修行六個綱領,第一個講布施,是不是叫你施財、施法?那都是小事,那是在練習。真正叫你施什麼?你把妄想分別執著布施掉,那你功德就圓滿,你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一現前,後面全得到,般涅槃得到,不生不滅。能大師第二句就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滅。第叁句「本自具足」,這是性德,就是此地所講的真空具德,這一句就是本自具足。「本無動搖」,你的心是常定,沒動過,真心沒動過,會動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後頭「能生萬法」,所以萬法是自己,不是別人。能生萬法,我們就比喻說他會作夢,夢有沒有什麼原因?沒有原因,你作夢能找到作夢的原因嗎?找不到,沒有原因,它是虛妄的,你就不要去找它,你要找它那你就錯了,不理會它就沒事。這能生萬法,萬法是虛幻的幻色,沒有自體,自體就是清淨心。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心。修清淨心你就不能不放下,你不放下就不清淨。放下難,真難,不是那麼簡單!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法就是方法,門就是門徑,佛給我們開了八萬四千門徑,每一門都是教你放下。我們今天選擇的是念佛法門,這個法子方便,無論什麼念頭起來,阿彌陀佛取而代之,一句阿彌陀佛把它換過來。這有什麼好處?縱然不能恢複到清淨心,跟阿彌陀佛有緣,這一生開不了悟,不能大徹大悟,到極樂世界再開悟,換一個修行的場所。這個好,比什麼都好,用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不成功,而且當生成就,不要等到來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九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