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五集▪P4

  ..續本文上一頁學佛的人,心比較清淨,長年吃素。我學佛五十八年,吃素也是五十八年,我二十六歲學佛,好像是二月遇到佛法,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我大概在下半年,我記得是半年我就開始吃長素,七、八月間,七、八月間我就吃素,所以吃素也吃了五十八年。這對于身體健康有好處,素食好!人雖然年齡在長,不太容易衰老,精神體力都能保持著正常,這是證明素食有好處。所以生老病死你不能避免。另外身外的,第一個求不得,你的欲望很多,得不到,你生煩惱,你有求不得苦。第二種,愛別離,你喜歡的人常常離別,不能團聚。尤其是在家同修,年歲大了,自己老了,兒女不在跟前,到國外去了,一天到晚提心吊膽,天天想他們,他們不一定想你。縱然居住在一起,不孝順,嫌棄你,你說你多難過。好不容易把他養大,養大之後不孝順,愛別離。怨憎會,討厭的人偏偏搞到一家來,偏偏搞到鄰居天天碰頭;不願意看的人,不願意看到的事,天天見面,你說你多難過。另外一個五陰熾盛,五陰熾盛是裏面的煩惱妄想雜念太多了,八苦交煎,這日子能好過嗎?這是我們欲界的人統統要受。

  另外還有一種叫「壞苦」,你的福報縱然很大,最後享完了,享完就變壞了;不壞的時候你沒有感覺到,到要壞的時候、敗的時候,苦就來了。譬如作官,臺灣選舉選上你覺得很樂,任期滿下臺你就很難過,那叫壞苦。做生意、搞企業發財了,你很快樂,到哪天遇到金融風暴,倒閉了,苦就來了,這就說明萬法無常。行苦,行苦是你的福報很大,過去生生世世積的德行很厚,但是你不能永遠保持,時候到了,什麼都帶不去,「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叫行苦。行是剎那剎那在變化,譬如我們人從小到老,這身體天天變化,這叫行苦。誰不願意年年十八,你能做得到嗎?如果你年年都能十八的話,那行苦就沒有了。做不到!

  所以佛說叁界統苦。欲界什麼苦全都受,這可憐;色界天就高明,色界天他把欲望斷掉,欲望是財色名食睡,這個東西斷掉,斷掉的時候他沒有八苦。我們前面講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他都沒有,他無求,真的,于人無爭,于世無求,所以他沒有八苦,他有壞苦。他壽命很長,但是總有命盡的一天,壽命到了,他還是再去輪回,他出不了六道輪回,所以到壞的時候他就苦了。無色界天,這是我們講的高級凡夫,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長,佛跟我們講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底多長?那我們想一想,佛說這個世界,世界有成住壞空,一次成住壞空是一個大劫,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的壽命才到,真長,真不是短時間。可是它還是有量的,不是無量的,八萬大劫到的那一天他苦了,他保不住了,還是從無色界裏,就是沒有身體,他那個靈魂要墮落,還是要墮到下面來投胎。所以佛說叁界統苦。那怎麼辦?最好是超越叁界,超越叁界證阿羅漢果,六道輪回的苦永遠沒有了,這是真的。我們現在想超越六道輪回談何容易,要修四禅八定,縱然修到四禅八定,還是出不了六道輪回,必須再向上提升,修九次第定才能超越輪回。

  這是釋迦牟尼佛把我們現前生活狀況的真相說出來,生天難,生色界天難,生無色界天更難,難又不能解決問題。現在世尊告訴我們有一個方法比那個容易多了,成功了,比生無色界天高明太多,那是什麼方法?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不在我們娑婆世界之內,它不在我們六道,它也不在我們十法界,無比的殊勝,只要你真幹,你這一生決定成就。善導大師講的沒錯,我們要相信。傳聞當中,這個傳聞也不是隨便的,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應化身到中國來的。韓國、日本人相信,我到那邊去訪問,問他們:你們知不知道善導大師、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他們相信。他們世世代代傳說,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善導大師講的話,不就是阿彌陀佛親自告訴我們的嗎?所以我們要相信,要認真的依教奉行。怎樣才能去?放下才能去。這個世間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放不下,想去,那去不了的,必須徹底放下。我在這一生當中,什麼是我這一生第一樁大事?求生淨土,親近彌陀。我要立這個志,要發這個願,我一定要做到。這個世間所有一切事情是附帶的,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有緣不能不做,不做是你人道沒有盡,你有父母你得孝順,你有兒女你要好好教他,這是盡人道。雖盡人道,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心,我心就是阿彌陀佛,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你看人道你也做好了,佛道也修成功了,這就對了。

  所以虛空身,實實在在講就是常寂光土,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它跟我們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念自性,念自性佛,我們念法身佛,他就會有感應。感應也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他「亦作衆生身」,這就是叁十二應。「乃至法身也」,他也能夠現法身。你看法身跟虛空身它是交換的,法身裏面乃至虛空身也,虛空身乃至法身也,我們就曉得法身跟虛空身是一不是二。法身是法相,虛空身是法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這就講到究竟圓滿。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五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