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集▪P4

  ..續本文上一頁量,用數量來比多,他老人家常常用恒河沙來做比喻,恒河沙很細。現在交通便利,到印度去旅遊的人多,早年去旅遊的時候,回來的一定用小瓶裝幾瓶恒河沙,帶回來給我們看看,恒河沙確實像面粉一樣,真的是很細。你說恒河有多少沙?恒河沙的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這句話就補足圓滿,也就說自性裏面的「本自具足」,這句話是惠能大師講的,具足什麼?樣樣都具足,沒有一樣欠缺,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外面求的,外面求不到,是你自性裏本來有的。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我們今天講你的才藝、你的德行、你的能力,都是圓滿的,沒有欠缺。具足相好,相好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真善美,世間人真善美是有名無實,不是真的。可是自性裏頭真善美是真的,是實實在在的,佛家常講「萬德莊嚴」。自性裏本來具足,不需要你去設計、你去建造,不需要,它自自然然具足,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起信論》裏面,把真如的體、相、作用概略說出來。下面:

  【故經雲。】

  這沒有說哪一部經,只要說『經雲』決定是《華嚴經》,因爲這是我們修華嚴奧旨,《華嚴經》裏面的話,就不要用經這個經名。

  【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

  這話是真的,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華藏世界大了,我們今天的世界,這個地球實在太渺小!小到真的讓我們感覺得很可憐。我有一張照片今天沒帶來,下次帶來給你們看,是我們這地球人發射的無人駕駛的太空探測,探測的一個小飛機,它已經飛出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四十億英裏,拍了一張照片傳回來,地球就一點點,那個光是藍色的光,一點點的小行星。看到之後,你看這地球上的人都不能和睦相處,天天勾心鬥角實在是太可憐。在太空當中地球太小太小,太渺小!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裏面的一個星球,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分子,銀河系就很大!我們在早年初學佛的時候,佛經裏面常講的大千世界,我們都會把銀河系當作一個大千世界。以後我在美國遇到黃念祖居士,他跟我們說起來還是有關系,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跟他十年,李老師的老師是黃念祖的舅舅梅光羲居士,黃老也是夏蓮居的傳人。所以我們李老師早年在臺中講《無量壽經》會集本,就是夏老居士作的。我們在海外碰到的時候非常歡喜,因爲在海外弘揚《無量壽經》,我們就用這個本子,他在中國大陸也是用這個本子。再就沒有人采取這個本子來修學,所以我們非常投緣。

  談到佛法裏這些事情,他就告訴我,佛經裏面講的單位世界,實際上就是現在講的銀河系。單位世界是一個須彌山,中心是須彌山,太陽是繞須彌山而轉的。現在我們知道太陽是繞銀河系而轉,銀河系的中心我們中國人叫黃極,就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現在科學裏面所說的銀河的中心是黑洞,有巨大的引力,連光都不能逃過,都被它吸收。我們想想也很有道理,如果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佛講的小千、中千、大千,這個大千應當是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娑婆世界,一佛土。華藏世界可大了。在『華藏世界海』裏面,單單講這一個華藏世界,咱們不講「華藏世界海」,一個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可多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就是像大樓一樣二十層。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這個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是在第十叁層,那你就想這世界多大。像這樣的華藏世界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所以叫華藏世界海,重重無盡,那世界有多大你無法想象!

  在這華藏世界海裏面,無論你說是山也好、河也好、『樹林』也好、『塵毛等處』,塵是前面講的微塵,毛是毛孔、汗毛,這就是講一切處所,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處所,大講到華藏世界,小講到一塵一毛。這裏面我們要一定懂得,真如界裏或者是自性裏面,沒有大小、沒有先後,也就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一體!怎麼出現的?一念出現的。這個念,時間非常的短,我們無法想象,像彌勒菩薩所說的,我們是概略的計算一下,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麼短的時間。所以整個宇宙的現象都是這樣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華藏世界在內,沒有例外的,包括所有世界裏面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事實真相。既然相是虛妄的,妄依真起,它的體是真如,真如既然具足常樂我淨、具足清淨不變自在、具足如是過恒沙功德,在整個法界裏面,無論是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還是小到塵毛之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些話是真話,決定不是假的。

  【依此義故。】

  你懂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道理。

  【當知一塵即理即事。】

  『即』,就是。『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事是一不是二,理就是真如,事是現象,理是自性理體,事是森羅萬象。理在哪裏?理在事中。性在哪裏?性在相裏頭,性相是一不是二。你在事裏面見到理,這就是明心見性。

  【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

  這後面講的就是不二法門,一切人,人裏頭有理有事、有性有相,法裏面一切法、萬法,任何一法裏面也是有理有事、有性有相。『即彼即此』,彼此是一不是二。你真的要是明白、覺悟,你肯定一樁事情,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覺悟、他們明白了,這些覺悟的人、明白的人對一切衆生,這一切衆生他還沒覺悟,他還沒搞明白,他還在迷的狀況之下,這些覺悟人對他們大慈大悲。佛法裏面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條件,慈悲是愛心。佛菩薩對一切衆生的愛,對人、對事、對樹木花草、對山河大地乃至一塵一毛,他的愛是平等的,他的愛是真實的,他的愛是永恒的,他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全心全力在幫助一切衆生回頭是岸,這叫做普度衆生。衆生如果能夠覺悟到,依教奉行,回頭不難!從理上講,衆生成佛是一念之間。一念覺,衆生就成佛;一念迷,那你就是衆生,就在一念之間。這一念時間多長?要記住,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我們有沒有?真有,偶爾會有那麼一念,但是不能夠念念相續,念念相續我們就成就,就不會再墮落。所以我們的覺悟像閃電一樣,很快,第二念又迷了,這什麼原因?佛講這是衆生的習性,也就是習慣。習性不是這一生的,生生世世在六道裏面,迷于六道。而且在六道裏頭,最麻煩的事情是恩恩怨怨,執著、分別,這個恩恩怨怨造成六道輪回;沒有這些恩怨的話,你就很容易超越六道。

  所以很多宗教裏面講,六道裏頭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話說得不無道理。什麼時候你真的能放下,這些怨恨統統放下,知道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爲什麼放不下?你以爲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人對我不好,我非要報複,我恨他、我怨他,麻煩就來了。死了以後換個身體還要報複,你報他,他又報你,就沒完沒了,你這個事情多麻煩。聰明的人、覺悟的人不幹傻事了,這一生縱然別人對我不好,我知道過去我對他不好,算了,我不再報複,這帳就了了。不要再結怨,這真正覺悟的人。如果還是放在心上,還是有怨恨,這問題就嚴重,佛能不能幫助你?沒法子。佛幫助人,諸位要知道,佛是老師,老師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教給我們解決的方法,我們自己要真聽話、要理解、要真幹。爲什麼?麻煩是自己找來的,不是佛給我們的。這個宇宙,一個人是一個宇宙,所以你不要去怪別人。老祖宗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話說得好,無論什麼問題,大事小事解決都靠自己,絕不在外面。自己問題解決,外面問題同時解決,劉善人說病也運用這個道理。確實,除自己之外,外頭沒有事,所有事故都在裏頭。所以我們要知道,彼此是一不是二,這就好了。不但跟一切人,這問題化解了,跟一切事、跟一切萬物、跟花草樹木、跟山河大地,乃至跟整個宇宙,這是你真正通達明了倫理的關系,處理關系離不開性德。在這份教材裏面,後面給我們講四德,這個四德是性德裏的四個大原則。我們怎麼對人?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處事待人接物?總是從家裏做起,從自己本身做起,然後一家,家和萬事興。度化衆生首先度自己家庭,自己家庭都度不了,怎麼能度人?

  『即依即正』,依報是說的環境,正報是說自己,這是說自己跟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要懂得。現在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人擔心天災人禍,我相信你們知道的比我多,因爲我幾十年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也不看報紙、不看雜志,這個世間發生的事情很多我不知道。有很少數的同修遇到重大的事情,他們把它剪下來送給我看。所以我知道的就不多,很有限,但是我知道這個世間災難很多,如何化解?還是要從自己,爲什麼?「即依即正」。人禍是我們人事的環境,自然災害是我們的物質環境,自然災害裏面包括現在講的溫度上升,地球軸心産生變化,科學家告訴我們,南北極比從前大概偏差五度,所以地球上很多氣候改變了。我還曾經看到一個報告,一位同學從美國寄一份資料給我看,將來赤道會在哪裏?大概會在上海那邊。赤道向北面移動,現在的中國江南這些地方,包括我們臺灣都變成熱帶,四季就沒有了,這種現象很可怕。地震、風災、洪水、火山爆發,最嚴重的是地殼的變化,這些災難都無法避免。無法避免是科學裏面說的,在佛法裏有,爲什麼?佛常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就把我們問題解決了。正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如果覺悟、回頭,外面環境就改變。所以還是反求諸己,真正能夠消除災難,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