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了。爲什麼我們一代不如一代?我們現在明白了,學了這麼多年,搞清楚了,我們的基礎不如他。好像蓋大樓一樣,他是個幾十層的,我們怎麼蓋都蓋不上去,爲什麼?地基沒打好。地基不好,怎麼往上提升都提不上去。他們的基礎比我們好,他們真的從小(嬰兒時代)父母就把《弟子規》表演給他們看了。他們的根從什麼時候紮的?從出生到叁歲,這一千天真正是講的紮根教育。這種教育的時候,嬰兒還不會說話,還不會走路,他一出生,他眼睛就能看,耳朵就能聽,大人在他面前言談舉止,他的印象太深了,所以中國諺語有所謂「叁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這有道理。
現在我們這一代的人紮根的教育是什麼?是電視。你們想想看,現在小孩一出生睜開眼睛看什麼?看電視,在電視裏面學,學暴力、學色情、學殺盜淫妄,這是他的根,這還得了!這個要把聖賢倫理道德教給他,那多費勁!所以現在愈來愈困難了。尤其現在的法律學外國,跟著外國人走,問題嚴重,爲什麼?父親不能教兒女,老師不能教學生了。中國古人所謂「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現在父母要是處分兒女,打罵他,你侵犯人權。鄰居,在外國是這樣的,鄰居打抱不平,去打電話給警察,讓警察來把小孩帶走,處罰他的父母,你對你的小孩,虐待他,不人道,你怎麼辦?不能教了。學校的老師,現在我聽說現在的學校學生給老師評分,這老師教得好不好,學生來認定,所以老師想要留在學校得討好學生、得巴結學生。學生不高興了,都說你不好,下一學期學校就把你解聘,就不要你了,這怎麼辦?人生在世,這兩個是大根大本,所以佛,你看叁福頭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完了,這兩條沒有了,根本的根本斷掉、拔掉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你說這多可怕!這怎麼辦?
所以親近善知識,沒有孝親尊師的心,你就得不到東西。我們跟老師還能得一點點,得個老師百分之一,不敢說多,靠什麼?靠小時候父母教的孝親尊師。現在人不懂,沒有這種心態,你就學不到東西,尤其現在的學生心浮氣躁。從前我們對心浮氣躁沒重視,說說,現在提到這句話,我們真正看到了,而且看到危機。所以說我們想辦班,到哪裏去找老師?今天幾個好老師,叫鳳毛麟角,到哪裏去找?每次他們辦「幸福人生講座」,還能找到七、八個老師,不容易!我覺得這是叁寶加持。是不是佛菩薩應化的不敢講,但是在理上說是有可能。這些老師那麼熱心,不辭辛勞來跟大家講課,講得那麼樣感動人,談何容易?我們看到很歡喜,人數雖然不多,但是這些老師如果說不退心,認真學習古聖先賢,他們將來的成就不可思議。這也得要大衆有求好的心,才能得到佛菩薩的感應,所以衆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真正的好事,我們要怎樣培養下一代優秀的老師,儒釋道都缺老師。誰來幹?勸人不如勸自己,自己真正覺悟,真正回頭發心,這個事情沒人幹,我來幹。真幹,真能成就,得守住兩個條件,這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前最後留下來的遺教,第一個是「以戒爲師」,第二個是「以苦爲師」,你得具備這兩個條件,你就能成就。什麼是戒?《弟子規》是戒,《感應篇》是戒,那是戒律的根本。世尊在世,沒有《感應篇》,沒有《弟子規》,世尊的教學是從小乘開始,在鹿野苑講《阿含經》十二年。《弟子規》的教義,《感應篇》的教義,在《阿含》裏面,《阿含》分量太大,散在《阿含經》裏面。《感應篇》跟《弟子規》是在中國古聖先賢教誨裏面,把它抄在一起,集合在一起,這個很難得。所以世尊教學,教導後人,要先學小乘後學大乘,不先學小乘就學大乘,佛不承認,非佛弟子。
佛教傳到中國,小乘經典翻譯得很完備,我們的《四阿含》跟現在的巴利文經典,南傳的,兩個一對照,我沒做這個工作,這個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這一對照,巴利文的經典比我們小乘經大概只多五十部的樣子,那就很少了。小乘經將近叁千部,你看多五十部,這分量很小,可見得翻譯得非常完整。當時在中國有兩個宗派,成實宗、俱舍宗,都是從這裏打基礎的。可是唐朝中葉以後,我們中國佛教界就不學小乘,所以這兩個宗也沒有了。不學怎麼辦?我們中國人,無論是出家在家,用儒、用道來代替小乘,這個行。所以在最近這一千五百多年,代代都有高僧大德出現,說明用儒道來代替是可以的。我們今天學佛,小乘丟掉了,《弟子規》不肯學,《感應篇》、《陰骘文》不肯學,所以我們學佛就出了問題,因爲沒有根,怎麼向上都提升不了,問題出在這裏。能在這上紮根就會有成就,你紮得深你有大成就,你紮得淺有小成就,沒有這個根,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可以說在佛法裏頭結個緣而已。
今天「請轉*輪」使我們想到沒有師資了。眼前最重要的大事,我們怎樣來幫助佛法,來培養師資。我們真有心,這就有感,我們相信佛菩薩會有應。真正求佛菩薩人多了,我加個「真正」,真正求佛菩薩,怎麼叫真正?我們依教奉行就是真正,口皮上求佛菩薩,心裏留戀五欲六塵,那不會有感應。我們真能把自私自利,我常常講十六個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這十六個字放下,那就是真心,會有感應。我們這樣啓請,佛菩薩會應,佛菩薩會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接受我們供養,接受我們護持,他來做樣子,像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像祖師大德示現在中國這片廣大的佛土來教化衆生。如果不是真正幹,那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起心動念還是損人利己,這樣念佛有什麼用?這樣求佛也沒用處,跟佛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這次江本博士在高雄做的報告,很多同學們去聽過。江本跟我也是老朋友,他這十幾年水結晶的實驗做得好,我很贊歎。水實驗說明什麼一樁事情?感應道交。你看我們人有感,有起心動念感,它就有應。我們以善心感,它的結晶非常之美,你們從照片上可以看見,那個照片是從顯微鏡拍攝下來放大的。我們的心行不善去對著這個水,水結晶就很醜陋。我們怎樣跟佛起感應?善,純淨純善,就能跟佛菩薩起感應;我們的心不善,跟妖魔鬼怪起感應,這是真理,這一點都不假。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真正懂得我們老祖宗教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問題就解決了。解決問題不在外面,解決問題在自己。解決社會問題,解決天下問題,統統在自己,這妙絕了。向外,決定解決不了問題,縱然解決,是一時,後頭有後遺症;唯有向內心去求解決,什麼後遺症都沒有,圓滿解決,這是佛法,這是聖賢教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