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十四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會不會原諒他?你會不會幫助他?會,爲什麼?你知道。就是這麼個道理。要知道,我們地球上這些衆生迷失自性太久了。

  在中國,這個環境好,世世代代老人都教你。但是,我們傳統的教學至少也丟掉五代了。換句話說,你自己不知道,完全迷失了,連自己家庭曆史不知道,國家曆史不知道。家庭曆史不知道,你的親情,親情是天性,但是發不出來,被蒙蔽了;國家曆史不知道,你沒有愛國的心理;鄉土的地理不知道,你不會愛這塊土地。中國古人教學,科目沒有像現在這麼多,最重要的科目兩門,一個是經,一個是史。經就是學問,史就是曆史,代代承傳,你知道你才能産生愛國的心、愛家的心。人如果不讀史地,你對這個國家沒有感情,你對你這塊土地也沒有感情。這是什麼?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大亂之道!中國古人非常重視,特別重視家庭曆史。所以中國人有祠堂,中國人有家譜。家譜是家庭曆史,你要是很清楚、很明了,你怎麼會不愛家?你怎麼會不愛你的鄉裏?那是你出生的地方。

  經是學問,那你曉得,佛教這個教學的教科書統統稱作經,大學問!講什麼東西?我們很簡單、很扼要的可以說,經典裏面所講的倫理,倫理講關系;道德,道德是講這個關系怎麼樣相處;講因果,講科學、講哲學,科學、哲學包括前面講的叁門,都講到究竟圓滿,大學問。可是現在社會很多人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成迷信,不願意去碰它,不願意去接觸它,太可惜了!這個不能怪古人,不能怪經教,只有怪自己愚癡,這一生沒有遇到好人,愚癡,空過了這一生。我們年輕也愚癡,但是很幸運遇到好人,遇到方東美先生把這個事情給我講清楚。我明白了,回過頭來去讀佛經,才發現這裏頭有這麼好的東西,在世間法裏面找不到。那些宇宙的緣起、生命的起源,今天科學跟哲學在全世界都還沒有定論,有許多種說法,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沒有想到在《華嚴經》裏面我們讀起來真的是心服口服,努力依照它的理論方法來學習,逐漸的契入境界。雖然還沒有入,我們的方向目標是正確的,所以是愈學愈歡喜,確實體會到的是煩惱輕、智慧長。你說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遇到別人冤枉我、侮辱我、毀謗我、陷害我,我能不生氣嗎?我能不報複嗎?生氣、報複是人之常情,爲什麼現在就沒有這個念頭?這是佛法裏把這個事實真相說明白了,化掉了,知道什麼?知道一切衆生跟自己是一體。我常常比喻,因爲我們自己也好多次有這種經驗,不小心牙齒咬了舌頭,把舌頭咬破流血了。舌頭跟牙齒是一體,舌頭跟牙齒當中沒有矛盾過,沒有說怨恨,沒有說報複。爲什麼?一體。現在我們念頭轉到這上面來了,無論怎麼樣陷害,甚至殺害,也沒有怨恨心,也沒有報複心。爲什麼連殺害都沒有?知道殺害是假的,不是真的。我,我會死嗎?不會死,我不生不滅。生死是什麼?生死是肉體,肉體不是我。所以佛法裏,頭一個就叫我們要學絕不能承認身體是我。身體是什麼?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不是我。衣服壞掉的時候換一件,身體不好使用了換一個。靈性不滅,不生不滅。

  最初這一念,這一念不覺,我們曉得這一念非常微細,這一念,給諸位說,像自性一樣,這一念也不是生因之所生,它沒有原因。可是第二念就有原因,第一念是它的因,它就有第二念,但是最初的那一念是沒有因的。這個話不好懂,但是你細心去體會,逐漸也能夠意識到這個事實真相。我常常跟人談到這個地方,我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我們發生在自己身上,別人身上也有,我看見的,但是自己身上也有。我們年輕做學生的時候是在抗戰時期,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仗。那時候我們做學生,小學生,跟日本人打仗那一年,我記得我叁年級,小學叁年級。可是當時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小學就有軍訓,就有軍訓教官出現在學校裏,教軍訓。軍訓裏面,也是不定期的,常常有緊急集合,教官一吹哨子,馬上服裝整齊就到操場去排隊。會有這些事情發生,服裝穿得很整齊,忽然想到帽子不見了,到處去找找不到,去問問別的同學,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那個同學指著你的頭,你頭上戴的不是帽子嗎?摸摸,果然不錯。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例子相同,《楞嚴經》裏面講的,這最初一念無明,他就舉這個例子,「演若達多,迷頭認影」,跟我們這個例子意思完全相同。有沒有原因?沒有原因。你能找原因嗎?帽子戴在頭上忘掉了,一緊張的時候就慌亂。第一念是這種意思,沒有原因。第二念就有原因,就有生因。我們這第一念起來之後,念念相續,二念、叁念、四念,念念相續,這就有生因。佛對這個事情講得微細,所以經典你是愈看愈歡喜,欲罷不能。這裏頭啓發我們自己真實智慧,我們自性裏有圓滿的智慧,但是沒有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我們真實智慧顯不出來。所以經典是緣,在叁因佛性裏面是緣因,善知識也是緣因,有善知識、有經典,把我們自性裏面真實智慧帶動起來,好!讓我們對這些事情逐漸,佛在經上講的我們能接受,我們能夠體會得到,漸漸我們也能悟入這個境界。雖然不是真實境界,但是接近邊緣,一天比一天近了,他怎麼不歡喜!對于六道叁途,我們跟它距離是愈來愈遠,快樂無比。所以能生萬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宇宙的緣起,不是什麼大爆炸,大爆炸講不通,那裏頭問題很多。佛給我們講一念頓現,它沒有先後。真的就像我們看電影的銀幕一樣,鏡頭一打開,這一張幻燈片打到銀幕上是一時頓現,決定沒有說這個現相在先,那個在後,沒有,一時頓現。而且大乘教裏面說得很清楚,這些形相「各各不相到」,這句話你看講得多好,就跟講電影的底片一樣,一張是一張,前一張不是後一張,後一張不是前一張。所以這個相續不是真的相續,叫相似相續;真的相續,那前面跟後面是一樣的,不會有兩樣。念念不一樣。

  所以底下一段這就講依正的現象,它講了叁個周遍,第二個講出生無盡,那個就是變化無窮,真的就像萬花筒,用萬花筒來比喻我們能體會。萬花筒我們看到很簡單,它是動,我們佛法也講動,你只要動,心動,它就起變化。心動是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是歸納起來了;要細說的話,說不盡!這波動的現象很複雜,不是那麼簡單的。這粗的現象,整個宇宙。地球以外的我們不談,太遙遠了,我們就細心觀察這個地球,觀察我們眼前,你對于佛在經典所講的奧義,宇宙真相,你就能體會得到。念頭裏面有染有淨、有善有惡,染淨善惡差別很大,既然有動,它就有形,它就有識,形識的變化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些事實真相什麼時候你能看破,看破之後出現一個非常微妙的境界,那就是不二,染淨不二、善惡不二、天堂地獄不二、生佛不二(就是衆生跟佛不二),不二就是一體,說明整個宇宙依正莊嚴是一體。如果能入這個境界,好!這個境界叫什麼?證法身,叁因佛性裏面正因佛性現前。肯定了因跟緣因具足,你真正肯定,一點疑惑都沒有,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這個時候你的性德圓滿現前,性德裏面最重要的大慈大悲、真實智慧都現前了。現前之後,你准備怎麼幹?肯定像過去一切諸佛如來一樣,教化衆生。用我們現在人間的話來講,你在這個人間扮演什麼角色,他一定扮演老師。你看釋迦牟尼佛,老師的身分出現,曆代這些祖師大德全是老師身分。你肯定是這樣的,你會把一切世間這些榮耀、這些權位、這些利害得失統統舍得幹幹淨淨。你要教人放下,自己先放下;你要教別人回歸自性,那你自己真的回歸了。回歸與我們現前的示現一點沖突都沒有,這叫隱現不二,于是我們才得到真實受用,不再有疑惑,貪瞋癡慢疑統統斷掉了。大乘經裏面講的法身、般若、解脫,確實得到了,就是得到受用,無論是什麼環境,你的享受是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常說的「孔顔之樂」,孔子、顔回之樂,他樂的是什麼?樂的是對于諸法實相真正明了。這個樂是真的,不受任何影響,不是外面的刺激,是從內心的喜悅,內心裏面往外流露。所以這是學習大乘經教真實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攝受力。爲什麼它有這麼強的攝受力量?我們在此地透這麼一點信息。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十四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