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文 〗
或在須彌峰,爲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 釋義 〗
或在須彌峰,爲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在須彌高峰頂,被人推墮懸崖下,心念觀音威神力,如像太陽虛空住。)《異談可信錄》書中有所驗證。
明代人沈文崧在山東做官。他有位同僚,雙親年邁,膝下無子,奉命將往西藏出差,沈文崧慨然代其前往。他跋涉險阻,叁年才回來,聞者都贊歎他的高風仁義。隨行他的仆人夏祥,爲人最是忠心。有一日天色昏暗,濃霧漫天,沈文崧帶著兩個仆人正走在陡峭的山坡上,下臨萬丈深淵。一不留神,二仆墮下深淵,沈文崧騎的馬,也前蹄踏虛,險急萬分。忽然他仰面看見雲霧之中,觀音大士手持青蓮花,向他引導。一會兒,他身子已飛越深淵,到達平地之上。痛失二仆,他心中悲痛不已。此時天色仍很昏暗,他聽見有人語聲,急忙呼喊,走近一看,原來是夏祥。他忙問怎麼脫險的,夏祥說,落下深淵時,有一身長丈余、渾身綠毛的怪物,把他接住並背負上來。于是主仆二人相抱大哭。後來,有個叫高文良的人,畫了觀音大士像、寫上日期記錄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