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七品 精進 第一百零六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該像佛陀那樣,以無比的力慢去摧毀煩惱。

  上師曾經講過:“小乘認爲貪心最可怕,菩薩乘認爲嗔心危害最大,密乘認爲癡心 是最大的違緣,叁乘分別可對治叁大煩惱。但在對治的過程中,自己應該勇猛精進,應該有一種自信心。”什麼樣的自信心呢?——我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傳承弟子,我不能摧伏煩惱誰能摧伏?曆代高僧大德都能摧毀煩惱而獲得解脫,煩惱沒什麼了不起的,我肯定可以一一戰勝!如果有了這種自信,心的力量非常強大,即使平時的煩惱再深重,我們也不會特別苦惱。

  很多人就是這樣,以前沒有學佛或是學得不好時,整天都是愁眉苦臉、悶悶不樂,一旦佛法融入了自心,對世間的執著就越來越淡,智慧、信心、悲心的力量與日俱增,在生活中爲了自己的苦惱漸消于法界,而爲了衆生的發心日益增強。包括我們在座的有些道友,以前每天所說的話題是“我心裏很痛苦”、“我對這個事情很執著”,整天關在一個小圈子裏,苦不堪言。等到自己的心量越來越大,才明白“我”並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利益衆生,要利益衆生的話,不通達佛法沒辦法真正幫助他們,于是自己開始勇猛精進。這時候精進的力度,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這裏有好多出家人,以前在家的時候,可能混得特別特別可憐,但不管以前混得好,還是混得不好,現在不要混得太厲害了,一定要頭腦清醒,經常想到佛法和利益衆生,只有這樣,修行才會逐漸逐漸成功!

  寅叁、呵責所斷之傲慢: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自信不隨惑,此信製惑慢。

  傲慢與自信截然不同。有些人認爲要增上自信的話,自信就是一種傲慢,它跟傲慢有什麼差別呢?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傲慢是染汙性的煩惱,能使人墮落,而殊勝的自信並非如此,它根本不隨煩惱所轉,反而能製服被煩惱所轉的傲慢。

  若沒有用佛法來調伏相續,傲慢就會自然而然生起,那時不管你是什麼身份的人,最後都有可能墮落。以前沒有傲慢時,自己非常清淨,一切違緣都無法危害,可是一旦生起了傲慢,行爲就完全改變了,很多違緣也就有機可乘了。

  以前谛閑法師有個弟子,他學佛非常虔誠,發心出家時,他太太想不開,于是就投江死了。她變成鬼之後,始終跟著那個人,但因此人修行很認真,十多年來無法害到他。後來他成了寺院的首座,還收了不少徒弟,吃、穿、供養哪樣也不缺,心裏就開始産生傲慢。他一打妄想,道行就退失了,護法神也離開了。他太太的鬼魂乘機附在他身上,使他身不由己地要跳江,好幾次被人看見,把他救了上來。谛閑老法師聽說此事後,親自去金山寺把他接回來。坐船回去的途中,那人趁人不注意,從房間的窗戶跳出去,還是投江淹死了。

  過了幾天,他的女兒哭著來找谛老,說晚上做了個夢:父母今天上任,父親當土地公公,母親當土地婆婆。谛老一想,恍然大悟:原來寺外不遠處,新建了一個土地廟,今天正好啓用。谛老到了那裏後說:“若是某某法師在此的話,也顯靈給我看看吧!”這時來了一陣大旋風,轉了半天。事後谛老感慨道:“參禅人一念之差,就落得這個樣子,可悲啊可悲!”

  我們在座的很多法師,現在看起來很老實,也是真正的修行人。但以後如果有了很多眷屬、錢財、寺院,有很多大老板弟子,跟政府的關系也不錯,得到衆人恭敬的時候,自己會不會生起傲慢,認爲:“我真的很了不起,以前到過佛學院求法,像我這樣的高僧大德,這個世界上可能不太多了!”如果有了這樣的傲慢,那以後肯定非常可憐。

  我有時候經常想:“跟我一起求學的道友,有些人雖然有名聲、有財富,表面上勢力非常大,成千上萬的信徒都知道他,但他的道心不知道怎麼樣了;有些人雖然沒有這些,但二十年來默默無聞地修行,跟我們比起來的話,他們的修行非常好,一生可能會以最圓滿的方式來結束。”每每想到這裏,自己就不敢傲慢了。從曆史上看,傲慢也確實非常可怕,大家以後稍微有點能力時,一定要想到這些教言,否則,本來是很好的修行人,可能因爲一念之差就墮落了。

  若欲消除傲慢,最好的方法就是頂禮。《大圓滿前行》在講“七支供”時,對此闡述得比較清楚,《六祖壇經》裏面也說:“禮本折慢幢。”有傲慢心的人,從來不願意頂禮,所以若想摧伏傲慢,當早晚精進禮佛,即使成了一個大法師,如果經常頂禮的話,相續中的傲慢也會比較少。

  大家每天早上起來應該叁頂禮,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你們來經堂聽課的人,如果頂禮時比較擠,那作意禮 也可以。但是在家裏聽的人,早上頂禮了沒有?頂禮了的話,在家裏給我舉個手……舉完了嗎?沒有頂禮的舉手?這麼多人啊!(師言:“我現在看不見。”衆笑)那從明天開始,你們要頂禮啊,不要再傲慢了!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爲仆食人殘,

  蠢醜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傲慢與自信有很大的差別,《俱舍論》裏面講了七種慢 ,認爲自己很了不起的心態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慢將會導致什麼過患呢?由于它屬于六根本煩惱,故能令人墮入惡趣,即便轉生爲人,因爲以前的異熟果所感,也會不斷遭受各種痛苦,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經常成爲他人使喚的奴仆,食用的是殘羹剩飯,而且愚笨、醜陋、體力不足,處處受人輕賤和蔑視。

  世間上本來人人平等,但因各自業感不同,不平等的現象隨處可見。有些人從小就受人贊歎恭敬,做事既能幹又有智慧,體力智力樣樣具足。而有些人什麼都不行,自己也認爲跟牦牛沒什麼差別,活著還不如死了好,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前世傲慢所致。堪布根霍在講義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醜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

  佛經中也有一個公案:在佛陀時代,有個人叫尼提,專門替人除糞來維持生活。他每次挑著糞桶走在路上時,任何人都蔑視他,甚至有些小孩用石頭打他。後來他被佛陀攝受,並度化出家。佛陀告訴他:“江河之水,誰都可以飲用,同樣,我的教法,不管是高貴者還是低賤者,誰都可以修行。”尼提出家後精進修持,很快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卑賤的尼提證果後,最初很多人都不認可,但因爲阿羅漢的智慧和功德無邊,後來大家也不得不折服。

  當時有弟子問佛陀:“尼提是什麼因緣生爲種姓低劣者?又種了什麼福德,能蒙佛攝受而證阿羅漢道?”佛陀說:“在迦葉佛的時候,尼提是一位寺院的住持,他驕傲恃勢,經常讓弟子們爲自己做事,甚至以珍寶器盛裝自己的大小便,驅使弟子拿出去棄舍。在他的弟子中,有已證初果的聖人。因爲他非常傲慢,令初果聖人除糞,從此五百世中爲人除糞,到了今世,仍是一個最下賤的糞夫。(所以有些上師不要認爲自己很了不起,如果下面的弟子已經得果,而自己還是一個凡夫,隨便讓弟子做事非常可怕。當今這種現象也比較多……不說了!)好在他過去曾出家,由于嚴持戒律的功德,才有因緣遇到我聞法得道。”

  因此,我們不管有什麼樣的地位、勢力,千萬要注意:不要隨便讓下面的人幫你做事。如果你是爲衆生發心,別人幫你也可以,但若不是爲了衆生,而是以傲慢心命令他人,那你來世會變成什麼也很難說。值得一提的是,尼提因在迦葉佛的教法下持戒清淨,故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有機會獲得正果。同樣,我們若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持戒清淨,或發心比較圓滿,彌勒佛出世時也有可能得證聖果。

  總之,我們沒有什麼可傲慢的,不管是學問、智慧、地位、相貌,世間上超勝于己的人不可勝數。即使在一個小範圍裏自己比別人強,那也不值得驕矜自滿,否則今生來世都會極爲痛苦。上師如意寶講過:“有些人沒有任何理由,每天就覺得痛苦不堪,而有些人雖然身體不好、困難重重,但每天過得非常快樂,這都跟前世的業力有關。”所以,大家若想生生世世利益衆生、不被別人歧視,現在就要消除傲慢,不然會變得愚笨無比,醜陋如青蛙,身體也很虛弱。有些人胖得不行,像一塊肥肉一樣,眼睛都不知道在哪裏,有些瘦得皮包骨頭,連挑一桶水都非常困難,這都是以前傲慢導致的。倘若沒有傲慢,人人見你就會心生歡喜。有些人經常發脾氣,抱怨很多人看他不順眼,這也是傲慢的果報,即生中要盡量地忏悔,多念金剛薩埵心咒!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七品 精進 第一百零六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