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百羅漢 497、思薩埵尊者

  思薩埵尊者,薩埵,王子名,爲佛祖前世身。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稱薩埵爲有情,即爲情意之義;《佛地經論》卷二則作勇猛之義。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識、衆生等諸義。薩埵亦指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于密宗,則指金剛薩埵。此外,印度數論派以薩埵乃至自性所具叁德之一。

  尊者以造作自心成佛性而獲正果。佛祖成佛前曾轉生無數世,世世造功德,最終才悟得正果。佛祖前世轉生爲王子,名薩埵,心性慈悲。他曾在深山林中見一母虎産七子而無奶,虎子七日未食,饑渴待斃。王子見狀心生悲怆,決心以身飼虎,委身臥于虎旁,母虎畏懼他的慈悲威力,退縮而不敢食,他登上高山,投身而下,被山神接住,未曾傷損,他用竹刺穿頸脈,血盡而亡。此時大地發生六種震動,天花飄落。餓虎見其己亡,舐血食肉,母子得救。尊者以薩埵王子慈悲爲榜樣,利益衆生,功德圓滿,獲羅漢果位。

  薩埵,又作薩多婆、薩和薩、薩婆薩埵、索埵,含有存在、生、實、直、美、善、賢等義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